虐情故事这一提法的出现,距今只有不长的时间,但它很快就被读者们接受,成为网络爱情小说的一个颇受欢迎的子类。这一类使人阅读得颇为痛苦的作品为何会受到欢迎,是一个让人不禁想要探讨的问题。
有人认为虐情故事是一种悲剧。然而,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两者事实上并不相同。悲剧所展现的是角色的可悲与可叹之处,在这其中,角色本身所感受到的痛苦不是必要的,甚至不是必须的。
而虐情故事所着重的,是角色所感受到的痛苦。这种痛苦可以是肉体的,也可以是心灵上的,但一般而言是两者兼有。虐情小说中时常充满因嫉妒而生的误会、不必要的猜疑、缺乏沟通导致的争吵等,爱情中的双方因为这些而互相伤害甚至自我伤害,构成了常见的虐情小说的主要结构。
在这之中,痛苦与带来痛苦的人物关系成为了故事的骨干,而读者们在阅读时,正是因为能够从欣赏这种痛苦与矛盾而获得阅读的快乐。
释放心理焦虑的逆疗法
虐情故事的读者并不是以人物的痛苦为乐。为了解释虐情故事的阅读乐趣,我们可以做一个类比。
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当内心承受压力、感到焦虑的时候,看场电影,可以舒解压力,使精神振奋。但有趣的是,有时候最能为人解除压力的,并不是欢快、明朗的喜剧,而是让人心惊胆颤的恐怖故事。在自身的安全中承受一些强烈的压力与刺激,反而可以使人轻松起来。
与恐怖电影类似,读者阅读虐情故事时,从内心中把自己与角色重叠起来,真切地感受到文中所描写的痛苦,这种痛苦与读者心中的某种焦虑、畏惧或不 安之处相呼应,使读者内心的弦被完全拉紧。当阅读完成时,读者就如同亲身经历了一场如此的痛苦一般,内心的焦虑自然会随之得到缓解或消除。
我们从经验就可以知道,恐怖电影所唤起的,是人们内心最直接的和最本能的恐惧——杀害、猛兽、无法看透的黑暗等等,这正是恐怖电影所夸大描述的 东西。就如某一个恐怖小说作者所说的,“那些吸血鬼和狼人,不就是被夸大、变形的蝙蝠和大狗吗?而地狱的烈焰,又有谁不怕火呢?”
遵循同样的道理,我们看出,虐情小说的受众被小说所唤起的感情:对恋爱关系的不信任和恐惧。
当人们恋爱的时候,会将自己的一切感情世界托付给自己的恋人,因此与恋人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旦被恋人伤害,就会在心底留下深深的伤痕。对这种伤害的畏惧造成了部分人对恋爱关系的不信任——由于不信任自己与爱人能够保证不对对方造成伤害,因此畏惧爱情。这种畏惧甚至出现在并未真正受过 伤害的人身上。然而,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终究是要与人相爱、最终成为某人的恋人,并因此成为家人和夫妻的,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本性。因此,对这一未来的焦 虑就挥之不去。
在虐情故事当中,有各种因误会、猜疑和沟通不良带来的痛苦事件,这种情节所描写的正是恋爱中的苦果,因此令一部分读者感同身受,虽然大部分读者并没有类似的经历。
正是这些对爱情关系抱持怀疑和不信任的想法,使他们不由自主地接受了文中的痛苦,并借着这种并不会使自己真正受到伤害的痛苦,来释放自己心中的焦虑。
残酷背后的纯美爱情童话
上文说了虐情故事的部分乐趣,但那并非全部。因为,如果真的希望角色们不再受苦的话,我们理所当然地会问:既然他们那么痛苦,那两人一拍两散,从此天涯永隔、再不相见,不就彼此相安无事?
然而,虐情故事之所以成为虐情故事,正是因为,这种轻松的别离并不会发生。在虐情故事中,情人们之所以会相互伤害,时常是因为情人间的嫉妒、独占欲或猜疑心作祟。然而在这种痛苦的相处模式之中,情人们终究会无法离开对方——或许是在开头就已经是如此,或许他们在文章结尾时才反应过来,但他们最终 会意识到,他们两人彼此属于对方,无法分离。
“就算被你怨恨,我也要把你留在身边。”
“即使被你伤害,我也无法离开你。”
“虽然把你留在身边让我痛苦,可是与你分离的痛苦,更胜我千倍。”
“如果我离开了你,这种痛苦,就变得只有你一个人来承受了。”
像这一类的人物设定,已经构成了虐情小说的主流。在虐情故事中我们所看到的,总是这样的一群人:
一个即使不被你信任,依然一心执着于你的情人;一个就算粗暴冷酷,依然绝不抛弃你的情人。无论两人之间有什么样的矛盾和互相伤害,无论两人的爱情是多么痛苦,他们终究是相爱的。当我们体会这故事中的痛苦之处时,更加能够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主角们两人之间的爱意之深,以至于就算如此的伤痛,依然要 将这份爱情持续下去。
如果我们需要归纳一篇虐情小说的主题,将细节与具体形式抛开,我们将得到四个字:“他们相爱。”
当我们在阅读时被故事中的痛与泪所呼唤,使得自己心中的爱情伤痕或畏惧阴影也开始隐隐作痛时,这种确切的、坚实的、无法被撼动的爱情,无疑会深深感动我们。
对抗与自我对抗中的极端浪漫
每个人都曾经憧憬过完美爱情的童话,可惜这种如彩绘玻璃一样美丽的童话也如同彩绘玻璃一样脆弱易碎,年龄稍长时,我们就会知道东家西家的难念的经,无论是邻人还是偶像歌手,大部分我们曾经见过的爱情故事最终都会迎来一个冷淡的续集——一个描写着分别、不和、淡化或者索然之味的续集。
童话的续集终究会变成灰暗而无味的流水帐。当我们以为我们发现的这是一条真理时,爱情童话就破灭了,而我们则慢慢走向它的反面。这或许就是,那种对爱情与爱情关系的畏惧之情的由来。
然而,对爱情童话的憧憬并不一定会离开我们,它或许只是潜藏起来了,埋藏在我们内心中某个连我们自己也找不到的角落里。我们以为我们已经失去了它,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缘下,啪的一声,某道锁被打开了,我们才发现,这种微弱的、深植于心的憧憬还拥有策动我们的力量,催促着我们去感动和流泪。
对于现在的许多人来说,虐情故事已经成了打开锁的那把钥匙。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没有什么外部力量拥有阻止行动的强横权力。无论是罗密欧与朱莉叶之间的家门高墙,还是董永与七仙女之间的身世峭壁,在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看来都只不过是一道脆弱的栅栏。然而,当外部的阻挠力量慢慢失去它的铁腕时,我们与爱情之间的壁垒成为了我们自己。
因此,当我们阅读虐情文学时,我们看到的是我们从自己内心中获得的痛苦——因为懦弱,或者因为不够坚强。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对抗的力量,一种对自己的弱点不会屈服、也不因痛苦而退缩的刚毅的爱情。如果连我们自己都要在爱情的前途上铺满险棘,那这无疑是极端的痛苦。但另一方面,因自己内心的尖刺而血迹斑斑却仍不退缩,则是极度高昂与积极的浪慢情愫。
正是这一点唤醒了我们心中那一点对爱情的憧憬,也因此,它让我们体会到超脱了现实的浪漫之美。
每个普通人都是一个沉睡的浪漫主义者,而虐情故事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唤醒了我们那个身为浪漫主义者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