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剩女”多,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当女性经济开始独立的时候,她对男人的依赖性就降低,对男人的要求当然也就高了。中国的剩女该何去何从呢?
“所谓‘剩女’,是指年龄在27以上,同时有高学历或者高收入的职业女性。”来自香港大学的杜先致说。“外界批评她们,说她们之所以被剩下是因为择偶的条件太高,但我的研究发现不是这样。”
“比如,有些女性因为很好的经济条件被歧视;有些女性被她们的伴侣要求在‘职业’和‘婚姻’之间做出选择;而有些女性因为工作时间过长或其‘过度’的消费的生活方式受到指责。”
杜先致调查了50位单身职业女性所面临的境况,发现剩女被剩的更多原因,更多的是来自于她们的伴侣或者追求者的大男子主义和传统观念中的男性主导思想,使她们没法达成婚姻的目标。杜先致把这些定义为择偶中的性别限制,并将其分为歧视性和控制性两类。
杜先致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女性,采取了不同策略来应对这些性别限制:
1、进取型
她们通常会由于其所取得的成就而面临着被中国男性拒绝,她们可能会选择她们认为更加开明的西方男性,但这同时也会引起她们父母的反对。进取型女性可能还会选择经济条件比她们更好的男性。还有一种可能是她们在约会的时候,就隐瞒她们的成就,以避免一开始就被男性拒绝。
2、妥协型
妥协型女性具有的传统经济价值观不太强烈,希望寻找更加具有平等主义态度的男性。
这类女性在当面对男性主导的时候,会通过选择经济地位较低的男性来扭转局面。这些男性由于可以不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就不能期望女性遵从传统的性别角色安排,从而也就不会对女性的生活模式产生干涉,甚至还会分担更多的家务劳动。
3、突破型
突破型女性会选择通过婚姻以外的关系,比如同居而不结婚,或者通过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就是单着来应对这些性别限制。不过虽然这种方法能使她们逃避传统的家庭角色,但也可能以招致父母反对作为代价。
突破型女性可能代表了中国女性支持新式情侣关系的趋势,但是大部分女性仍然将传统婚姻视为她们的婚姻目标,并下定决心要摆脱她们的剩女状态。
4、传统型
传统型女性以结婚为目标,想要找到一位有很好的经济实力并成为家庭经济支柱的男性。但是因为这些女性在遵从传统要求的同时,在选择伴侣的时候缺乏积极主动的策略,这使得她们最有可能成为“斗战剩佛”——最高级别的剩女。
这项研究在解释中国女性如何准备应对性别限制和社会期望的同时,还表明大部分女性并不排斥将婚姻作为传统形式的伴侣关系。“这项研究表明,阻碍女性进入婚姻更多的是传统期望而不是个人选择。”杜博士总结。这项研究为中国的剩女现象提供了多样而全面的了解,还为中国之外的男权主导社会中的优秀单身女性解决单身问题提供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