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着手探寻解决的最初一系列问题关注的是生理学而不是心理学:妇女在月经周期里的生育能力的性质如何?其机制可能是怎么回事?这是研究人员们1890年以来一直认真追求的问题。1930年达成的共识表明排卵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间,而不是先前想象的在经期。那时的研究缺乏富有经验的自然选择论者的思考:以比较的眼光来看问题,认为人类从低等动物进化而来,只有程度的不同而已,而不是类型的不同。因为观察到饲养的动物都在排卵时具有动情期,所以假设女性在排卵时也不例外地经历动情期。研究人员进一步提出:卵巢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在妇女动情期之后起着重要作用,就像在非人雌性哺乳动物中所证实的那样。
1930年代,这些假设指导着心理学调查研究,第一个调查的内容是:女性在整个月经周期里的性行为模式。关于动情期的两个流行的观点和它的性质展现给研究人员们两种预测。首先,妇女在月经周期的中间将体验到的性爱倾向、性动机和性行为的增高。其次,她们的男性伴侣将会发现妇女在月经周期的中间那几天更加具有性吸引力。人们历经几十年的努力去验证这样的预想,产生的结果却是混乱的。有的研究发现女性性欲的确是在月经周期中间最高,有的却发现是在非生育期,还有的研究表明整个周期里并没有变化。与此相似的是不同的研究也没有证明妇女的生育力能够左右男性的性兴趣和性需求。到了1960年代,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妇女存在动情期。一个流行开来和成熟的观点终于浮现出来:在人类的进化中,妇女失去了动情期。这一发现部分地让研究人员与理论家们自然而然地提出和探讨下一个问题:妇女的动情期为什么会消失?
对这个问题而言,许多预见无疑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为什么包括人类先祖在内的那些种属具有动情期的功能?猪、牛、狗等等都是在动情期变得对交媾积极起来,因为它们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受孕,它们才能积极接受精子。动情期满足了精子获能的需求。雌性动物在动情期变得性活跃的这一现象即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这样看来,既然妇女没有动情期,她们的性行为也就没有必要仅仅是为了接受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