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的话题,自古经久不衰,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难念的经。
你看邻居家的男人,下了班就回家做饭,收拾家务,你呢?
回到家沙发上一躺,孩子的作业你也不去辅导,只是自己在那刷手机。
我也要上班,你就不能替我分担点么?
我当初怎么瞎了眼嫁给了你?
久而久之成了祥林嫂式的“怨妇”。
当女人开始抱怨的时候,伴侣唯恐避之不及,而男人这样做只能招来女人更多的抱怨。
女人看男人,是干啥啥不行,女人抱怨的背后是一份需求,只是很少有男人能看见这份需求。
心理学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
人类对抱怨的爱好很可能衍生于我们的祖先在遇到威胁时发出的大声呼喊。
人是喜欢表达的动物。
我们谈论那些干扰我们的事物,从而寻求别人的帮助,或者组织力量展开反击。
现在我们虽然不用再面对丛林世界的威胁,但我们已经形成了需要别人善于倾听自己的人。
所以,女人抱怨这个习惯是我们进化时而来的,很难改变。
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男人没有担当,有了孩子怎么办?
在此,我想说明两点,许多时候我们会把事情混淆,男人没有担当和有了孩子是两回事,多数人总是把两件事当成一件事。
亲密关系中你所问的道德和规范,在向他人表达之前,多问自己几句:为什么?
这是自己的标准还是别人的标准?
男人没有担当有两个原因
1. 在原生家庭里没有学会什么是担当
2. 强势的伴侣会把男人的担当压抑的躲藏起来。
如果是男人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那么这个部分需要他自己去看见,成长是他个人的事,而你能做的只是陪伴。
当你的指责出现的时候,潜意识中你成了对方的父母,你站在了比对方更高的位置,这样的位置导致亲密关系的失衡。
在亲密关系里的关系,双方之间永远都是对等的。
亲密关系失衡,最后可能是分道扬镳。不平衡的伴侣关系无法长久,这是一个铁律。
如果对方曾经也尝试过和你一起承担家庭的责任,而你对于伴侣的付出感到失望,感到对方什么都做不好,那么这是你需要调整的部分了。
在两性关系中,男人需要的是鼓舞和启发。
他们的自我很强大,只有回家时他们才能放下防卫。
男人希望找到一个让自己崇拜的女人,希望从女人那里得到启发。
假如在女人那里得到的都是挑三拣四,那么男人孩子的一面会被激发出来(即使已经是个大男人了),要么直面的对抗、要么逃避、要么忍而不发。
两个本来就互相不满意的人,好似不配套的零件,在无穷无尽的生活道路上折腾,稍稍一震就散了架。
时机到了,男人也会有爆发的时候,不是有了外遇,就是心已经在这个家了。
孩子从来都不是维系亲密关系的纽带。
婚姻生活,注定有太多的琐碎和凌乱。
孩子!孩子!孩子!
一直以来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认为离异家庭的孩子一定很苦。
当夫妻间的爱无法再继续,经过无数次挣扎后,一些夫妻最终会选择离婚。
这种观念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从来都没有想它到底是对还是错。
离异这个行为本身,并不会导致孩子出现问题。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好”的关系,而不仅仅是“有”的关系。
当孩子渐渐呀呀学语,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中缺少一个重要的人:爸爸(或者妈妈)。
这时候,无论孩子的照看者是谁,都面临这个问题,告诉孩子爸爸或者妈妈是什么?去哪里了?
帮助孩子在心理上建立对父母的健全概念。
记住:这是照看者的重要任务。
此时,告诉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说类似下面的话:
“你爸爸(或妈妈)不要我们俩了!”
“他(她)死了,不准在我面前提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他(她)去很远的地方不再回来了!”
“他(她)不爱你了,因此不会来看你了!”
父母切忌在孩子面前贬低对方,表达自己的愤恨。
例如,有的母亲会对孩子说:“你看,你爸就是一无是处,什么都不管,就知道好吃懒做。
这些年,里里外外都是我一个人在撑起这个家……”。
结果就是,孩子最终会跟父母中的某一方走得比较近,厌恶其中一位家长。
这种情况在现实家庭中很常见
请记住:这个时候,是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的时候,因为对父母的心理概念(我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是孩子重要的自我意识的一部分!
离婚,受伤最深的永远是孩子,如果父母双方都不能尊重对方,在孩子面前贬损对方的话,孩子的内心就分裂了。
换一种方式相处,对孩子来说,我们仍然是一家人。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是从离婚对自己的影响而过渡到对孩子的影响的。
也就是说,离婚本身对孩子的影响是1,而陪伴者对孩子的影响则是这个基数的1万倍。
作为父母的功能、形象都在对方的话语中,而这些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精神世界。
一个没有担当的男人,在孩子那里,一样可以是一个好父亲;
一个怨天尤人的女人,在孩子那里,一样可以是一个好母亲。
对于孩子来讲,双方都是孩子最爱的人,只是不用给孩子带上有色眼镜去看待TA的父母。
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