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亲这个角色的两面性
近日韩国的一条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一名三岁女童被遗弃在家活活饿死,发现时孩子已经变成了一具干尸,警方对其DNA检测时发现,外婆石某才是女童的亲生母亲!
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石某涉嫌把女儿的亲生骨肉卖出后,换成自己的私生女让女儿抚养!
网友评论:编剧都不敢这么编啊!
的确,现实的生活往往比影视剧更离奇!人心之险恶,总是一次次冲撞着我们的认知底线!
世界上有多么恶毒的母亲,就有多么伟大的母亲。
然而,有些母亲的伟大,往往用错了地方,用错地方的“伟大”,不仅谈不上伟大,往往还让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婆婆只顾女儿不管儿,终落得年三十有家无门进
收到粉丝晓桦的私信,她在私信中讲述了她老家邻居的悲惨遭遇。
晓桦说,今年回老家过年,跟往年不太一样,从小到大,第一次有外人在自家过年,那个外人就是她家的邻居王婶。
晓桦说,其实,自己已经多年没有见过王婶了,因为这几年以来,王婶一直不在家,都在上海帮女儿带娃。
说起来,王婶在村里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虽然寡居多年,但当年女儿考上上海名牌大学后,村里和镇上的领导,都特意来她家祝贺,一时风光无限。
与村里很多重男轻女的父母不一样,王婶一直偏爱女儿,因为女儿聪明,上进;而相比之下,儿子则有些木讷。
为此,村里很多人都说,王婶女儿之所以聪明,肯定是因为“吸走”了儿子的半个脑子。
王婶的儿子比女儿小两岁,人憨厚老实,但绝不傻,只是看上去木讷少言,做事却稳重踏实。
儿子不是读书的那块材料,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后来进城打工,挣来的钱供姐姐读书。
王婶以前经常在村里说,将来指望儿子不如指望女儿,尤其是女儿考上上海的名牌大学以后,王婶更加得意,逢人就说,以后她要跟女儿去上海享福了。
果然,女儿也足够争气,找了个外地老公,两人都收入不菲,很快在上海买了房子,安家扎根。
女儿结婚时,接亲妈到上海小住,大大开了眼界,王婶成为全村第一个去过上海的女人。
见识过大世面的王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观点,以后享福肯定得指望女儿。
相比之下,儿子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甚至很多人还说他将来娶媳妇都成问题,但让人意外的是,儿子竟然自己谈了个女友,人家不嫌弃他家贫,很快结婚。
对于儿子的婚事,王婶草草了事,她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了女儿一家。
三年前,女儿生孩子,离生产尚有半年,王婶就提早准备行李去了上海,她跟村里人说,女儿娇气,她不放心,所以要尽早去照顾。
其实,女儿也有婆婆,婆婆本来要去照顾儿媳的,但让亲家母抢先一步,于是人家就放弃了。
王婶刚到上海三个月后,儿子给她打电话,说媳妇怀孕了,孕期反应特别厉害,希望老人能回去照顾儿媳一段时间。
因为儿子已经打电话问过姐姐了,姐姐一直在上班,根本不需要人照顾。
但王婶就是赖在女儿家不想走,她找尽了各种借口,甚至不惜装病。说到底,王婶不想去跟儿子儿媳住出租屋,哪有女儿的高档小区舒服!
王婶的儿子虽然木讷老实,但儿媳却不好惹,这件事让儿媳跟婆婆结下了梁子。
女儿生了孩子以后,请了月嫂,后来又请了保姆,几乎用不到亲妈照顾,但王婶总是以不放心女儿为由,赖着不走,就这样,一口气帮女儿带娃三年,直到女儿孩子上幼儿园,女儿才找借口让王婶回老家。
其实女儿也有苦衷,虽然亲妈帮她带了三年娃,但这三年,她彻底把弟弟和弟媳得罪了。
因为在弟媳看来,婆婆不帮她带娃,肯定大姑姐也没安好心,所以生了孩子以后,彻底跟大姑姐断了联系。
与此同时,女儿跟婆婆也闹不和,婆婆总是嫌弃她总让亲妈住那里,压根没把婆婆放在眼里。
逢年过节,儿子儿媳总是借口不回老家,王婶也不想回,于是整整三年,老家的大门紧锁,全家人都不回去。甚至,自从孙女出生后,王婶都没见过一面。
女儿的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王婶才回老家,到家的时候正是年关,王婶发现,自家的门锁打不开了,后来才明白,是门锁被人换了。
原来,儿媳由于赌气,把家里所有的门锁都换了一遍,既然婆婆不想回家,那就干脆永远别想进这个家门!
王婶坐在门前发愁,有人建议她进城找打工的儿子和儿媳,于是王婶就去找儿子了。
结果到了城里,儿媳说自己的出租房住不开,把婆婆赶了出来,王婶又给女儿打电话,女儿说,她把公婆接来了,家里实在住不开!
偏心婆婆不管亲孙女,帮女儿带娃三年,终落得年三十有家无门进
晓桦家看王婶可怜,就把她请到了家里一起过年。
王婶在饭桌上后悔地哭了,她说自己这个当妈的做错了,以后一定加倍好好补偿儿子和儿媳。
3.为人父母应找到爱的平衡点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这包不包括父母对子女们的爱呢?当然包括。
父母之爱如三月春晖,普洒在每个子女身上,但不得不承认,这束光,也有照耀不到的地方。
随着年龄渐长,很多老人们开始在子女身上寻求“安全感”,有时候更像是一种投资,预先评估哪个子女更利于自己,便将更多的爱与关心投注在哪个子女身上。
但既然是投资,就有投资失败的时候,最后不仅得不到预估的回报,甚至还会寒了子女的心。
十根手指不一般齐,子女也不是个个都一样,为人父母就是要在这种“不齐”中,尽量找到爱的平衡点,只有这样,家庭才能和睦幸福。
文/无笔
你怎么评价偏心的父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