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近日遭遇持续降雨,多地接连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城市内涝严重。根据气象部门的数据,10月2日-7日,山西有近2/3地区降雨量超过了100毫米,最大降雨量达285.2毫米。而对于山西大部分地区而
正文摘要:
山西近日遭遇持续降雨,多地接连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城市内涝严重。根据气象部门的数据,10月2日-7日,山西有近2/3地区降雨量超过了100毫米,最大降雨量达285.2毫米。而对于山西大部分地区而言,此轮降雨雨量是常年同期5倍以上。中国环境报记者联系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冯爱青,专家表示,“2021年,整体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雨带北移且高强度,这正是极端气候的表现。”由此可见,气候变化就在我们身边。2021世界城市日推广活动启动仪式日前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举行,其年度主题确定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专家:未来极端暴雨不可避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下好防汛“先手棋”打好应急“主动仗”
6月25日,洛阳市举行防汛应急救援综合演练。郭抗抗摄
□本报记者 郭北晨
盛夏时节,行走在南阳街头,目之所及皆翠,行之所至皆景。该市按照韧性城市建设理念,完善绿地服务设施,提升公园绿地功能。同时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提质升级,统筹做好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完善重要区位人防工程,建设抗风险能力强的韧性城市。
郑州今年举行近2000场防汛应急演练,全方位、实战化检验城市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能力;洛阳加快推进水毁工程建设,对影响防汛安全的水毁工程限期完工;开封在地下空间、医院、学校等重点场所,提前预置救援力量和装备……主汛期临近,全省上下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严阵以待,全力做好暴雨洪水防范应对各项工作。
为科学防汛装上“智慧大脑”
“与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不同,洪涝灾害是可以预测并提前预防的。”6月27日,由省应急厅、河南日报社等单位主办的河南省首届应急管理与公共安全论坛举行,在论坛上,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孙东亚说,要充分利用洪涝灾害的这一特点,提前做好方案预案、建好统一指挥平台、备足物资队伍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6月26日至27日,我省刚刚经历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
各地闻“汛”而动,加强在岗值守,加大对本地区雨情、水情、汛情以及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综合分析研判,精准及时下达指令,最大限度降低灾情、减少损失。直至暴雨结束,我省河道、水库水势平稳,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没有接到险情和灾情报告。
此轮暴雨成功防范应对,离不开指挥信息平台这个“智慧大脑”。“构建‘一张图’‘一张网’的指挥信息平台,聚焦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工程抢险、人员转移等环节,做到各部门之间信息实时共享、工作无缝衔接、技术方案合理、人员合力增强,提高整体应急响应系统化能力。”孙亚东说。
“韧性城市”为洪水预留出路
城市规模越大,暴雨洪涝灾害带来的影响越大。道路以及建筑物占据城市的绝大部分,加之雨水管网系统不健全,就会引发严重内涝,这也是“大城市病”。
“‘洪’和‘涝’其实是两个方面,但总是并行出现,这就说明城市建设存在问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文杰说,极端暴雨事件不可避免,但可以坚持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加强韧性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减少灾害的危险性。
近日,省政府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明确表示将“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聚焦重大风险防控薄弱领域,完善体制机制和防灾减灾设施,全面提升城市抵御冲击能力,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和人民生命健康、财产安全。
“对已建成的城市来说,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城市河湖水系的综合治理和联通,提升调蓄能力。”李文杰认为,在洪涝灾害严重的大型城市,可以建设深邃等大型排蓄水和水处理系统,对防洪减灾的效果十分显著。
以练为战筑牢防汛“安全墙”
2021年汛期我省有17次强降雨过程,特别是郑州“7·20”特大暴雨洪水,在防汛救灾中暴露出应急指挥能力不足、预案应用能力不足、抢险救援能力不足、信息收集报送能力不足、自救能力不足等短板和弱项。
今年以来,仅郑州一地就举行近2000场防汛应急演练。通过模拟市区受暴雨影响发生严重内涝,迅速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开展山洪灾害紧急避险、地下空间应急处置、水库险情抢护、医院应急救援等多个科目的现场实战演练。下一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还将协调各地各部门,分别开展黄河、海河、淮河、南水北调防汛抢险演练,持续推进防汛演练工作。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省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出现暴雨洪涝的可能性大。“我省将坚持底线思维,下好防汛‘先手棋’,打好应急‘主动仗’,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山西强暴雨追踪:专家表示极端天气未来将趋于常态化
山西近日遭遇持续降雨,多地接连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城市内涝严重。根据气象部门的数据,10月2日-7日,山西有近2/3地区降雨量超过了100毫米,最大降雨量达285.2毫米。而对于山西大部分地区而言,此轮降雨雨量是常年同期5倍以上。中国环境报记者联系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冯爱青,专家表示,“2021年,整体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雨带北移且高强度,这正是极端气候的表现。”
由此可见,气候变化就在我们身边。“由于气候变化对整个气候系统的反馈作用,极端事件日益增多。气候变化离我们并不遥远,以后我们也会越来越多的遭遇这种极端天气。不仅强度日益增大,发生频率上也有显著增加。”冯爱青说。
气候变化将对我国带来哪些影响
“根据IPCC AR6第一工作组的最新研究结果:人类活动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得全球变暖趋势日趋显著,自2001起至2020年的20年间,全球地表温度与工业革命时期相比已经上升了0.99摄氏度。”冯爱青介绍说。
当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达4摄氏度或更高,全球气候变化风险为高至非常高水平,气候变化将对全球自然系统、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管理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生命之源面临风险,气候变化将导致西北、华北水资源风险突出。冯爱青表示,在未来30年中,中国北方地表水资源含量将减少12%-13%,南方地区水资源含量将减少7%-10%,北方水资源的减少幅度明显高于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湿润、半湿润地区更敏感,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的风险水平很高。
食为人天,农为正本,气候变化给水资源带来威胁同时,同样会给农业带来显著影响。比如,气候变暖使得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的种植边界北移,作物的布局也随之发生改变,适宜种植区面积将逐步扩大。
“生长期的变暖已经造成了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生育期缩短和关键生育期的前移,沿海城市面临的风险同样不容小觑。”冯爱青补充道。
气候变化将加剧河口和海岸的侵蚀程度,造成土壤盐渍化;海平面上升叠加台风-风暴潮,加剧滨海城市洪涝灾害风险;未来海平面将继续上升,沿海多地当前百年一遇极值水位的重现期将显著缩短。其中,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地区洪水淹没风险突出。
气候变化在给中国各类资源、行业、城市带来风险的同时,由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将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极端天气常态化已有迹象
“在不同的增暖阈值下,中国极端高温将增多增强、极端低温将减少减弱;区域平均强降水量和频率都将增加,干旱日数将减少,且各指数的变幅增多。极端降水未来变化的年代际变率较大,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冯爱青表示。
实际上,极端天气的常态化在日常生活中早有显现,自今年1月起,极端天气如洪水猛兽般步步紧逼。与以往冰天雪地的一月不同,北方的人们大概感知到今年1月中旬后,增温现象明显,呈现出“暖冬”现象。
从全国范围来看,不少地区也出现了“反常”现象。比如,5月,湖北武汉出现13-14级雷暴大风,强对流天气给湖北带来了重大的气象灾害与经济损失;5月中旬,苏州、武汉两地遭遇龙卷风;7月以来,河南普降暴雨、大暴雨,局部地区遭遇特大暴雨……
“在未来的几年,多年一遇的极端天气将会渐渐变成常态。因此,城市都要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准备。”冯爱青表示。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同样表示,“在适应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提高预防极端事件的能力。气象灾害和极端事件频繁发生,将来在某种程度上,应急这种现象会成为常态化。”
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迫在眉睫
针对上述顾虑与担忧,中国科学界早有研究。“应将气候风险管理纳入城市规划设计,将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重大工程建设审批,并且建设防雷系统、海绵城市、通风廊道、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在灾难发生时减少损失。”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廖玉芳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为积极推进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切实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和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建部早在2016年联合发布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提出“要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需增强城市应对内涝、干旱缺水、高温热浪、强风、冰冻灾害等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城市适应气候的变化能力”。
一些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先行先试
湖南省岳阳市气象局此前推出纪录片《水墨丹青入画来——岳阳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纪实》,讲述了岳阳作为28个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之一,将气候变化因素融入城市建设,全市建成6个国家气象站、232处区域气象站、闪电定位仪、大气电场仪、卫星接收系统等,组成立体监测站网。岳阳市采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和城市内涝、城区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提前监测预警。结合岳阳海绵城市建设成果,提升城市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导致的衍生、次生灾害能力。此外,岳阳市还建成了水上安全气象保障平台以及洞庭湖区湿地洪水调蓄。
同样作为试点城市之一的安徽省合肥市,将适应气候的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中、建设与管理各个环节。持续增强城市供水能力,利用科技干预开发利用“空中云水”,加快推进淠史杭区引水工程,新建调蓄设施48座。完善海绵城市建设,加强气象监测体系建设,打造林带穿境、纵横交错、层次多样的“城市绿廊”。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重点在于:找准定位,规划先行,综合应对,协同推进。同时要完善多中心、多主体参与的城市适应治理机制,制定本地化、个性化适应措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刘长松在《城市安全、气候风险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提到。
2021世界城市日推广活动启动仪式日前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举行,其年度主题确定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注意到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急迫性和重要性,也切实开始行动起来。要看到的是,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依然存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建筑和社区的适应性和韧性、增强城市治理能力,以及促进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整体转型等多方面的挑战。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中国环境 记者:童克楠、王鹏辉
编辑:卫雅琦、冯延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