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分享
用心经验

媒体:未来两月全国疫情或迎来峰值,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爱图集

如何落实“二十条”的精准防控?11月21日,石家庄市长安区一小区内,居民排队做核酸检测。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一周后,石家庄市的防疫政策再次收紧。11月20日夜间,石家庄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发布最新通告,宣

正文摘要:

如何落实“二十条”的精准防控?11月21日,石家庄市长安区一小区内,居民排队做核酸检测。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一周后,石家庄市的防疫政策再次收紧。11月20日夜间,石家庄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发布最新通告,宣布未来5天,将在主要6区启动全员核酸,并要求居民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离石。而在7天前的13日,石家庄官方刚发布了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称市民应该是“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坚决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紧接着,全市取消全员核酸,公交地铁不再查验核酸,商场开业、学校开学…16日,也是取消全员核酸后的第4天,石家庄的疫情趋缓。媒体:未来两月全国疫情或迎来峰值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如何落实“二十条”的精准防控?

11月21日,石家庄市长安区一小区内,居民排队做核酸检测。

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一周后,石家庄市的防疫政策再次收紧。

11月20日夜间,石家庄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发布最新通告,宣布未来5天,将在主要6区启动全员核酸,并要求居民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离石。

而在7天前的13日,石家庄官方刚发布了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称市民应该是“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坚决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紧接着,全市取消全员核酸,公交地铁不再查验核酸,商场开业、学校开学…..

一周之内,发生了什么?

戏剧性变化

11月13日,生活在石家庄桥西区的李明(化名)所在小区业主群里收到通知:“小区不再查验核酸证明。核酸异常人员请及时向社区报备并按要求实行居家等管理措施,不得出入小区及公共场所。”

让李明没想到的是,接下来,乘坐公交地铁不查核酸了,学生开始复课,餐饮也能堂食了。

11月18日,石家庄12345热线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慈善家》,石家庄地铁和公交方面虽然不再查验核酸证明有效期,但在公共交通场所,乘客进站仍需扫码,显示绿码没有弹窗就可以乘坐。而在火车站和机场,来石离石人员都需要核酸,包括酒店、旅游景区仍需要有效期内的核酸阴性证明。

石家庄地铁里,开始挤满了通勤的年轻人。市中心街边大多数商铺开门营业,大街上的人流、车流量逐日增多。

“感觉一下子回到了疫情前,都有点不太习惯了。”李明告诉《中国慈善家》。

14日,因工作需要,李明要做一次常规核酸检测,但他跑了几个检测点,都已关闭。打了居委会的电话,被告知只能去附近的医院做。在医院,排队花了近一个小时才完成了核酸检测。

第二天,李明的核酸结果还没有出来,他意外发现,原本已经撤销了的小区的核酸检测点又回来了。

16日,也是取消全员核酸后的第4天,石家庄的疫情趋缓。从官方公布的数据看,当日无症状感染者从541例下降到了182例,新增确诊已连续两天“清零”。

虽然外界一片叫好,但作为石家庄本地市民,却并没有因此而放松,甚至整个城市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李明看到有不少人抢购连花清瘟,他也立即赶去药店,但跑了附近的好几家店,连花清瘟均告断货。平时没什么人的药店,这时在结账柜台前也排起了长队,大家都是来囤感冒发烧的药的。

11月19日,石家庄,部分大学生放假,学生拖行李回家。

17日至20日,石家庄官方公布无症状感染人数连续上升,而确诊病例和“放开”前基本一致。

到了20日,石家庄新增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升至639例,飙升的数字让许多人不安。当晚,石家庄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发布通知,未来5天,在桥西区、长安区、裕华区、新华区、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并对超过24小时未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予以河北健康码赋码。

另外,通知还要求居民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离石。

这一天,李明所在小区的出入口又关闭了。

“二十条”精准防控

《中国慈善家》根据河北省卫健委的数据梳理发现,石家庄本轮疫情始于10月26日。当天,石家庄市长安区在常态化核酸筛查中检出阳性感染者2例。

此后数天,新增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在个位数。11月3日,石家庄划定了21个高风险区,1个中风险区。即使是在当时,无论是每日的确诊还是无症状感染人数,仍在低位。直到11日,石家庄新增无症状感染者达到289例,石家庄再次划定了50个高风险区。

随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对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提出了二十条措施,这个被民间称为“二十条”的通知明确,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

“二十条”为全国疫情防控提供了政策依据,于是,石家庄率先落实“二十条”,取消全员核酸检测,取消公共交通场所的核酸查验要求。

11月14日上午,根据媒体的公开报道,石市委书记张超超赴河北师范大学检查疫情防控工作,他强调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疫情防控举措,是贯彻落实中央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的具体行动,决不是“躺平”、放任不管,也决不是所谓的“全面放开”。

《中国慈善家》试图采访石家庄疫情防控部门,被告知“以区疫情办的答复为准,市疫情防控的政策就是属地管理”。

“(疫情防控)政策变化太快,一般下发到辖区政府。”长安区政府便民热线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每个地区和每个小区的防控等级都不一样,网上“放开”的说法并不准确。

记者注意到,从取消核酸检测点到恢复,仅隔了一天时间。网上流传的一份石家庄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核酸检测分指挥部的通知显示,要求多个区域迅速开放核酸检测点,自11月15日起,各区每日开放采样点不能少于30个。

11月15日,石家庄部分核酸采样方舱恢复免费。

“关于一些政策问题,具体要问自己所在小区的居委会,他们最了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街道办工作人员向《中国慈善家》直言:“我们都是在严格执行国家的二十条,上面怎么说的我们就怎么做。”

这名工作人员还称,网上所谓的“石家庄放开”只是那几天不再做全员核酸,有的商圈让开业了,小学也让开课了,一些公共场合不查24小时核酸了,但不是所有区域都放开了。

不过,记者发现,即便是在“放开”的时候,一些学校也并没有恢复线下教学。“说实话,家长也在观望,不敢将孩子送到学校去。真的放开了,家长反倒觉得学校更不安全了。”一位家长说。

“如果你是石家庄人,现在点赞为时过早,等两星期之后看什么情况吧。或更长远一点,三个月以后看什么情况吧。如果不是石家庄人,那只管欢呼、点赞就行了。”上述街道工作人员说。

未来两月或迎来峰值

近期,全国疫情呈现出多发的迹象,已经至少连续5日单日新增已经超过20000例。

从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看,11月初,单日新增本土感染者总数在2千多,随后开始呈现迅速上升趋势。11月7日新增感染者总数突破7千例,11月10日突破1万例,11月15日突破2万例,11月16日以来,每日仅无症状感染者数就已突破2万例。

除了石家庄外,北京也呈多点暴发态势,社会面筛查病例数迅速增加,存在多点多面社会面隐匿传播风险,疫情上升势头明显,叠加京外、境外输入及冬季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疫情防控压力进一步增加。

另外,广州作为本轮疫情的重危区,仅20日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96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高达7885例。

“未来两月,气候条件加上人群活动,防控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流行病学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表示,新冠病毒属于呼吸道的病毒性疾病,目前已进入高发季节。

在姜庆五看来,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还没有进入到最严峻的季节,未来两个月,挑战会更大。

“疫情防控一是考验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二是考验医疗资源的承受能力,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都要做好相应的预案。”姜庆五说。

姜庆五建议,未来两个月,民众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活动。“不过,万一感染了,也不要恐慌,好好休养,这个病的病程很短,危害程度有限。”

11月18日,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在海口举行的第六届海南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上表示,新冠病毒致死率已经非常低,但改变不了病毒变异带来的极快传播速度。他认为,新冠病毒在自然界规律发展下,逐渐进入稳定期,而且对人类造成的损害也在逐渐降低。

“目前,病毒毒株变异一直维持在奥密克戎家族内,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也在逐渐降低。”张文宏说。

面对目前逐日增加的数字,专家认为没必要出现恐慌。“每天感染人数并不重要,因为防疫的工作做得越细,数字就会越大。”姜庆五说,防控措施越精准,就离回归正常生活越近。

作者:温如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IC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邱宇

媒体:未来两月全国疫情或迎来峰值相关阅读:

印专家:1月底将迎来第三波疫情高峰,病例数超第二波

海外网1月10日电 据印度亚洲通讯社报道,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教授曼南德拉·阿格拉瓦尔10日表示,在新冠病例激增的情况下,印度的第三波新冠疫情将在1月底达到高峰,届时,确诊病例数会超过第二波疫情。他同时预计这波疫情将于3月中旬结束。

报道称,阿格拉瓦尔正和其他研究人员通过运行计算机模型来追踪印度的新冠疫情发展曲线。阿格拉瓦尔表示,印度首都目前日均新增病例约为2.2万例,在高峰期日均将新增4万例,预计将在1月中旬达到顶峰。

根据印度卫生部10日公布的数据,印度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超过17.9万例,累计确诊超过3552万例,新增死亡病例146例,累计死亡483936例。此外,累计报告4033例奥密克戎病例。(海外网/李芳 实习编译/董荟荃)

来源: 海外网

内容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找资源联系: (复制)婚姻学堂 » 媒体:未来两月全国疫情或迎来峰值,究竟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