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这场疫情,除了波及全国各大菜馆、饭店和商超,还有蜷缩在他们身后角落里,焦虑的菜农们。他们无助地站在田间,看着冻得硬邦邦的大白菜,好些已经烂在了地里。光是河南纸坊镇就有20000吨蔬菜滞销,即使贱卖
正文摘要:
寒冬这场疫情,除了波及全国各大菜馆、饭店和商超,还有蜷缩在他们身后角落里,焦虑的菜农们。他们无助地站在田间,看着冻得硬邦邦的大白菜,好些已经烂在了地里。光是河南纸坊镇就有20000吨蔬菜滞销,即使贱卖也找不到销路,无奈只能剜进地里沤肥了。城里人吃着高价菜,菜农们的菜却滞销烂掉,这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钱又被谁赚走了?殊不知在城市边缘的另一头,菜农们也在发愁自己的2万亩蔬菜滞销,变形的包菜、烂掉的蒜头、蔫了的奶白菜。河北邯郸,一对农民夫妇骑着三轮车,拉了1300斤菠菜去菜市上,结果被菜贩用15块钱就收购了。据统计,纸坊镇目前已经卖出蔬菜1.7万吨,还有2.5万吨囤积。万吨蔬菜滞销 客户来不了供应链断裂 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土特产变身“金疙瘩”擦亮农产品地标名片
来源:经济日报
提起东三省,人们总会联想起肥沃的黑土地,层林尽染的大小兴安岭,高高的谷堆……作为北大仓,农业在东北的区域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打造、维护好东北地标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对东北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一餐五常米,浑忘酒肉香”。以东北最负盛名的地标农产品五常大米为例,每年五常大米总产量在百万吨左右,但市场冠以五常大米名称的产品销量却达千万吨。这就意味着,消费者买到的五常大米有90%几率是假货。不光是五常大米,因品质优良,受到消费者青睐,很多地理标志产品的“金名片”屡遭“李鬼”冒充。印制包装中“搭便车”的状况时常出现,网店的链接标题也“傍名牌”混淆视听。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品质价格参差不齐,让消费者无所适从,劣币驱逐良币,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对正宗产品本身的口碑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和企业品牌不同,以产地为品牌的农产品品牌价值的建立与维护更加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靠“向消费者科普如何挑选正品”,更需要从源头上为地标农产品筑起一道道保护屏障。
首先,要推动建立完整的正品溯源防伪体系,实现从地块、种植、田间管理、生产加工到餐桌全程管控、信息反馈和质量追溯,有效保护地域品牌。其次,要完善涵盖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并严格执行,让整个流程有章可循,把控好地标农产品的质量关,增强产品差异化,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市场附加值。再次,要提升管理能力,建立质量安全检测、供给和消费者权益维护的管理体系,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侵权行为,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同时,打造具有公信力的农产品供给平台,或者联合电商平台开设认证官方店,拓宽优质农产品专属销售渠道,让消费者买得便捷、买得放心。最后,通过成立企业、与龙头企业合作等市场化手段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打造供应链。
总之,建设维护地标农产品品牌,需要多方力量参与,通过严格的标准制定和执行、规范的溯源和品质管理、精准的数字化营销、更高水平的服务等手段,让地标农产品的含金量、附加值持续提升。唯有如此,才能维护好地标农产品“金字招牌”,发挥出带强产业、带富农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晖系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河南2万吨蔬菜滞销烂在地里,城里人却吃着高价菜,钱被谁赚走了
寒冬这场疫情,除了波及全国各大菜馆、饭店和商超,还有蜷缩在他们身后角落里,焦虑的菜农们。
他们无助地站在田间,看着冻得硬邦邦的大白菜,好些已经烂在了地里。光是河南纸坊镇就有20000吨蔬菜滞销,即使贱卖也找不到销路,无奈只能剜进地里沤肥了。
每到年末寒冬,总能刷到这样矛盾的场景。城里人吃着高价菜,菜农们的菜却滞销烂掉,这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钱又被谁赚走了?
为啥菜农的菜总是贱卖?
疫情来袭,多个城市封控原地静默,更是让许多民众直呼“吃不起菜,菜价越来越贵了!”要是碰上一两块促销的青菜,就赶紧放进购物车,像捡了个大便宜似的。
殊不知在城市边缘的另一头,菜农们也在发愁自己的2万亩蔬菜滞销,变形的包菜、烂掉的蒜头、蔫了的奶白菜。
河北邯郸,一对农民夫妇骑着三轮车,拉了1300斤菠菜去菜市上,结果被菜贩用15块钱就收购了。问及原因,菜贩不屑地说,他们的菜好些都蔫了,要是我不收,他们只能泄到垃圾坑里。
面对记者询问,邓州一农民两手一摊哀叹到,6毛也卖不动,全赔了,本钱都没回来。
不光是纸坊镇,周边的漯河临颍、南阳邓州、商丘民权县的千万吨蔬菜也找不到销路,内蒙古兴建村也积压了甘13万斤蓝、8万斤红葱。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蔬菜年年被贱卖?
最致命的,恐怕还是这波疫情冲击。往年这些村镇都有固定的大型蔬菜商,或小公司的菜贩来定期收购蔬菜,收购商提前出好订单,协商好价格,菜农只需要把蔬菜洗干净捆成捆,一车一车拉过去交易就完成了。
无奈下半年疫情几乎波及全国,村镇周围的饭店、菜馆,就连早餐店都会连续关门几个月,市民也接连“蹲在家”。没有消费就没有需求量,连菜贩都封控在家,整个现有的蔬菜链就断了。
就算想卖给社区和蹲在家的市民们,也是难上加难,因为疫情割断的是货物运输的通畅性。特别是货车上了高速,如果不小心经过中高风险地区,手机突然弹窗红码,就要立即原地观察或被劝返。
一来二去,蔬菜运输的成本就直线上升。就算菜农提价,也鲜少有司机愿意接单。毕竟一旦被封控,蔬菜按时交不到收购商手里,又是一大笔损失。
更要命的是,哪个村镇一旦被划定为高风险地区,该地的菜基本就夭折了。社区和蔬菜商宁愿高价购入低风险地区的蔬菜,也不愿批发这些所谓的“病毒菜”。
因为高速封控,河南邓州的白萝卜跌到8分一斤仍然滞销,菜农愁得整夜睡不着。
除了疫情,信息闭塞和销售渠道单一,也是阻碍蔬菜销路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纸坊镇目前已经卖出蔬菜1.7万吨,还有2.5万吨囤积。村民们为了尽快把蔬菜卖出去,硬生生被逼着学会了拍段视频,做带货主播。
这些已经年过50的大龄村民,举着白菜有些局促地站在镜头前,用拙劣的普通话推销着。黄色加粗的大字填满了屏幕,上面标注着蔬菜价格、地址和联系方式。
在此之前,这些农民们几乎都是直接拉到就近的菜市上去售卖。无论贵贱,都不会超过方圆5公里。加上信息网络的隔绝,无法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开辟出多样化的售菜渠道,也是让蔬菜年年滞销、菜价时时被贱卖的重要原因。
钱被谁赚走了?
反观被封控在家的市民们,一边是抢高价菜,一边是愁得卖不出去。这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菜钱又主要被谁赚走了呢?
最容易让人想到的,就是所谓“二道贩子”赚差价。要知道,蔬菜从地里薅出来,到包装得光鲜亮丽摆在超市货架上,中间可能被转手转了几转,菜价也翻了几番,养肥了中间商,菜农们的口袋里却只存进了微薄的收益。
而菜农们大多没什么文化,不擅长使用信息网络,更不知道如何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几乎都是几十年如一日地走老路,便宜地收购给菜贩。
至于菜贩又出多少价钱卖给下一家,又有多少批发商、零售商、菜行参与其中,就不得而知。
除了销售渠道闭塞,种菜本身的利润空间也很低。就种一茬蔬菜来说,光是撒种、除草、浇水、施肥、收割就占据了一大部分成本和精力。如果长途货运,还要加上包装、运费,盈利空间本身就少。如果卖得不好砸手里了,相当于全赔进去了。
根据国家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8年,蔬菜价格上涨了一倍多,但蔬菜行业利润率已经跌了近45%。这一冷冰冰的数字似乎又在暗示我们,菜价为何被拱上去了,利润被截留在哪个环节,菜农们又真正挣了多少辛苦钱。
从蔬菜种植、售卖、收购、定价,菜农始终处于弱势的一方,既不能控制蔬菜价格,更不能协商减少蔬菜的转卖环节,菜农们的未来和希望又在哪里?
菜农的出路在哪里?
其实,用逆向思维来看,现在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未来农耕面积会更加宝贵。按照市场原理,越稀缺的资源就越有经济价值。那蔬菜的利润增长空间仍会继续。也许种菜本身并没有错,菜农们反而可以抓住这个契机,提升认知和能力,来拓展蔬菜的利润空间。
首先,能靠的资源咱们就靠,多依靠政府扶持帮助。近些年国家一直大力扶持三农发展,许多村镇利用优惠政策、技术扶持也在搞技术农业、农产品带货直播等,比如专门为农民开设的技术培训班,教他们怎么优化种植作物,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一些自媒体平台也很支持三农领域的带货直播、视频分享,还出了专门地从零起步教程,除了可以在视频中推销自家蔬菜,视频播放量上去了,也是一笔额外的收入。
如果觉得还是很难,完全可以喊自家小孩来帮忙操作,让孩子成为自己的老师,多利用自媒体网络,慢慢地说不定还能为自家蔬菜打出品牌和名声,建立起稳定的粉丝和客源。
其次,自己也要发挥主动性,打造创意农业。你想想,如果一直按照旧有套路卖新鲜蔬菜,价格的天花板肯定有限。能不能多搜索渠道,从自己这个环节开始,就包装蔬菜,更新产品。有句话糙理不糙的经济学原理,产品越包装越贵。
能不能链接合作厂商,把自己的蔬菜做成“冻干蔬菜”,快餐便当等半成品。这样一来,蔬菜的价格和利润空间肯定会翻几番,二来保鲜时间也会更长。
当然,其中每个步骤,肯定还有很多未知困难要去克服。不过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壁垒相较过去十年已经被打破。我们完全可以发挥主动性,既要积极寻求外援,自己也要主动提升,才能把菜越卖越好,过上更好的生活。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