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毛坯房的风越刮越猛。前有去年8月,450㎡江景毛坯凭借4500块的装修,一举带火了「叙利亚风」。后有今年7月,95后女孩花10年积蓄入住毛坯房,引发热议,火上热搜。有网友围观,单纯是为了看个
正文摘要:
最近两年,毛坯房的风越刮越猛。前有去年8月,450㎡江景毛坯凭借4500块的装修,一举带火了「叙利亚风」。后有今年7月,95后女孩花10年积蓄入住毛坯房,引发热议,火上热搜。有网友围观,单纯是为了看个热闹;但更多长期关注「毛坯房入住」相关信息的人,其实是真的在为了自己之后入住毛坯房做准备。坐标广州市花都区的詹先生和女朋友俊童,已经在自家的毛坯房里住了近3年了。在这3年时间里,他们累计花费3W块左右,就慢慢把自己的家变成了「毛坯房入住典范」。省下3年房租,它不香?詹先生今年29岁,老家在东北,现在在广州打拼。不过,入住毛坯并不等于无限度降低生活质量。90后夫妻带3个孩子入住毛坯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夜读|抠出2套房的“抠神”,你能学吗?
白晶晶
说到“抠”,很多人误以为是专属老年人的标签。其实,现在的年轻人除了热衷“搞钱”,在省钱这件事上路子也相当野。
最近,女“抠神”王神爱火了。在一档谈话节目中,32岁的她自述毕业9年从牙缝里“抠”出两套房,靠的是每月工资储蓄率达到90%以上。为了完成省钱KPI,她还从不与同事聚会,视奢侈品为洪水猛兽,衣服都捡朋友的穿,日用品基本不花钱,交通费全靠领券。
在王神爱眼中,别人花钱会快乐满足,她花钱会紧张心慌。端碗豆浆,洒了一点,她觉得浪费了2块钱;邻桌点餐,一盘肉只吃了两块,她觉得那头猪死的很冤……
网络上,围观女“抠神”的人分为两派。一派人认为,为了买房不敢“生活”,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等到房贷还完,都人老珠黄了。难道一辈子的记忆就剩吃着咸菜住新房?另一派人则认为,年轻人终于认清社会真相,与其掉进超前消费的陷阱,不如手握一打房产证安心。
新闻学有个传播规律,说的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上头条”。其实,类似“抠神”王神爱、95后女生入住毛坯房、广州小伙买房没钱装修,住3年毛坯房成网红之类的新闻,之所以引发关注,关键还在稀缺性。
毕竟,“抠神”下凡的青年终究是少数派,多数人还是月光族。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加入了“负债者联盟”。
藏在“欠条”背后的是攀比消费和剁手无度,工资三千也要背LV挤地铁上班,带货主播喊你“买买买”,头脑一热就一键付款。这也催生了一个新词“隐形贫困人口”,即为了符号消费、展示型消费而掏空了口袋。
不过,事情正在起变化。被过度消费搞得四面楚歌的年轻人,正在寻找突围之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拒绝被平台“种草”,做消费主义的逆行者也是一种新生。
在消费理念上,他们选择回归传统,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甚至有人尝试践行不消费主义。豆瓣上出现“抠门女性联合会”“丧心病狂攒钱小组”等群组,几十万成员每天关注省钱大计。“万物皆可薅毛”的省钱模式,也深受年轻人的青睐。
人生的真相是,没有人永远年轻,却永远有人正年轻。对年轻人而言,随着他们组建小家庭,肩负起更多生活的责任,曾经一键“剁手”的青年,没准都会变成拼命攒钱的“抠神”。
或许,生活的压力才是省钱最大的动力。
责任编辑:沈彬
花光积蓄付首付,住了3年毛坯房的90后情侣,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文章转自:借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告删
最近两年,毛坯房的风越刮越猛。
前有去年8月,450㎡江景毛坯凭借4500块的装修,一举带火了「叙利亚风」。
后有今年7月,95后女孩花10年积蓄入住毛坯房,引发热议,火上热搜。
随手在各类社交分享平台上搜索,我们会发现相关词条下的真实生活分享案例不仅超乎想象的多,而且几乎每一条热度都很高。
有网友围观,单纯是为了看个热闹;但更多长期关注「毛坯房入住」相关信息的人,其实是真的在为了自己之后入住毛坯房做准备。
坐标广州市花都区的詹先生和女朋友俊童,已经在自家的毛坯房里住了近3年了。
在这3年时间里,他们累计花费3W块左右,就慢慢把自己的家变成了「毛坯房入住典范」。
01
花3W块入住毛坯房
省下3年房租,它不香?
詹先生今年29岁,老家在东北,现在在广州打拼。
在网络上分享自己入住毛坯的经验时,他自称「入住毛坯房(会长)」;女友俊童则自称「毛坯房 生活小秘书」。
真·家徒四壁
秉承着能省则省的原则,2018年10月,只做好简单的水电,卫生间的防水和回填,会长就搬进了当时还是纯毛坯状态的家。
因为是过渡阶段,再加上没有想好以后家具的布局,房间里水管和电线都是走的外线,硬装一共只花了7000块钱。
不过,入住毛坯并不等于无限度降低生活质量。入住之后,每个月发工资,他们都会给自己的小家添置一两个新的物件。
慢慢地,当初的毛坯房也有了家的模样。
客厅是两人白天待的时间最多的空间,承担了办公、娱乐、健身、吃饭、喂养猫主子等多种功能。
客厅两张桌子,一张办公、一张吃饭;再买几个置物架摆放一些平时经常要用的杂物和书籍。
进门一侧是猫砂盆、猫爬架,是三只猫主子的天下。沙发配上投影仪,直接投在水泥墙面上,又变成了影音室。
角落里是摆放着常用的健身器材,就是私人健身房。
全屋都铺上了拼接的地毯,平时用吸尘器简单清洁即可,沾上了顽固污渍的地方,直接替换一块成本5块钱的备用地毯。
家里一共4个卧室,只打理出来了2个。
距离门口最近的一次卧室自己住,另一个打理出来方便临时接待朋友用。
在广州住毛坯房,卧室里除了床,风扇、空调、取暖器也必不可少。
不想花大价钱装木门,用一个推拉式的简易门就能防止冷气/暖气往外跑。
很多人觉得住毛坯房压抑,会长反而觉得灰色墙面搭配客卧的落地灯,晚上别有一番情调。
房间里只有朋友赠送的一个衣柜,其余衣服就用从宜家淘来的四个衣架来存放衣物。过季的被子、衣服和不用的物件,都用收纳箱装起来,存放在闲置的房间。
厨房乍一看也有模有样,有冰箱、有操作台、置物架,锅碗瓢盆也一应俱全。
但其实总共只花了2000块钱。做饭的桌子是朋友送的,存放碗具的消毒柜是公司发的。
刚开始,会长误以为家里没啥做饭的需求,所以厨房既没有抽油烟机,也没有留好上下水,安装水池。
最头疼的就是现在每次洗碗都得去卫生间,非常不方便。
卫生间是入住毛坯房最麻烦的部分。不想贴瓷砖就必须做好防水,在墙面和地面都刷上防水涂料。浴室、马桶区、洗漱区做好规划分区,再用水泥回填。
最后一整套性价比超高的洁具也必不可少。
网上经常会有人问他们家的装修是叙利亚风。两人却说:「住毛坯房哪有什么风,其实就是没装修,没钱风。」
02
养猫、买投影、用戴森
为什么不愿意刮个大白墙?
仔细看会长和小秘书的家,可能和大多数人想象中的毛坯房都不太一样:地上有地毯,墙上有挂画。
不仅空调、冰箱、取暖器、投影仪一应俱全,吸尘器和吹风机还是戴森的。两人还养了三只猫,用的猫砂盆都是自动的。
大家印象中的毛坯房
很多人对入住毛坯房的认知,都停留在「屋里太暗、墙面掉灰」的阶段。
也有很多人质疑他:「这家只要刮个大白,不就跟简装一样,为什么还住毛坯呢?」
但会长说其实这些并不会影响生活,而且刮白墙大家想象得那么简单:
「刮大白并不等于直接简单涂一层涂料:需要挂网、刷水泥和砂浆、上水泥砂浆罩面、再上腻子、底漆、乳胶漆。整完这些,还得放3个月的味儿。」
工序麻烦只是其中一方面,想攒下钱来以后好好装修才是核心问题:「要不我就好好整,要不我就啥也不整。」
171㎡的大通间
2016年,尽管买房地址已经偏僻到了广州郊区,但光是首付就已经花光了他的全部积蓄,还问亲戚朋友借了钱。
新房每个月需要还9500元的房贷,还得攒钱还房子跟亲戚朋友们借的钱。
会长自己算了一笔账,他家这套房子足足有171㎡,如果想一步到位装修成自己理想中的模样,估计需要50W的预算。
如果在外面租房住,又是一大笔开销:「只需要用在外面租一年房子的钱来装修,就能入住了。」
当然,入住过程中也不断会有新的问题产生。最严重的一次是有网友提醒他,家里用的沥青底背的地毯,很有可能甲醛超标。
收到消息的时候,他直接就被吓傻了。当天凌晨四点都没睡着。后来对比了几种测试甲醛的途径,决定赶紧租一个甲醛测试仪测试一下。
一直等到拿到检测机构出具的CMA报告,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来。
不过,除了既省钱,最重要的一个好处还是:「只有和你的房子长期共处,你才能更好地了解它。」
03
毛坯扶持计划开启
教1000个粉丝住毛坯
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毛坯房入住经验时,会长发现和他一样有过渡阶段的朋友很多很多。
有人跟他一样,付完首付就没钱装修了,为了省租金只能先住毛坯过渡;有的朋友有两套房,一套房闲置,需要简单收拾一下出租······
他决定把有相同需求的人聚集起来,励志帮助1000个和过去的他一样的年轻人,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入住毛坯房。
目前,参加「毛坯房扶持计划」的人已经超过2000人。很多群友陆陆续续开始分享自己简单布置之后,入住的毛坯房照片:
有位于新疆的@锤子仙森,花2W块住进了自己工业复古风的新家:
还有位于广西的@黄倩,入群2个月,花了1W块完成了改造:用废弃的轮胎当茶几,再选暗色家具统一全屋基础色调。
住在北京郊区的@沧海笑笑,用1W块把家做成了杂志风的艺术馆:
从最开始住毛坯到现在,已经3年过去了,会长终于宣布自己家要告别毛坯状态,正式进入装修阶段。
为了尽可能避免装修时多花冤枉钱,他很早就开始自学起装修的一些专业知识。他还坚持把自己家的每一个装修过程记录下来,把需要注意的要点一一整理出来。
看的人虽然不多,但他希望这些视频能成为一个装修资料库。等大家有装修需求的时候,就能随时翻出来看。
正式开工前,他带着女朋友俊童来到了重新变成真正毛坯的家里。俊童指着空无一物的墙壁,开始畅想:
在不久的未来,他们的开放式厨房里会有双开门的大冰箱,以及大大的中岛台。
他们还会有独立的衣帽间和影音室,再大气地拿出一个房间和卫生间合并,做成一个大大的浴室,能放大浴缸的那种。
感谢詹先生和俊童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