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上海方案”终于出炉了。3月2日,《上海市2019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正式公布,此共识由代表上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最强医学力量的30位专家,通过对临床300多例病患的研究总结,并充
正文摘要:
备受关注的“上海方案”终于出炉了。3月2日,《上海市2019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正式公布,此共识由代表上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最强医学力量的30位专家,通过对临床300多例病患的研究总结,并充分吸取国内外同行的救治经验,最终形成“上海方案”。这份方案有哪些亮点,患者是否能更快痊愈了?“上海方案”将患者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四类,潜伏期为1-14天不等,多为3-7天,平均为6.4天。“上海方案”提醒,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表现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此外,“上海方案”特别指出,中西医结合救治能提高患者协同疗效。“上海方案”谈到,目前仍应密切随访。专家说新冠肺炎应更改名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谷晓红:病毒已变异成另一种病,新冠肺炎应改称新冠病毒传染病
持续三年的新冠疫情进入关键时期。新华社12月5日晚发文指出:“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走过,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减弱,我们的应对能力在增强,这为持续优化完善防控举措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当晚,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召开专家共识会。据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主任委员谷晓红向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介绍,这次会议上,她和十几名副主任委员达成共识:新冠肺炎应更改名称,改为新冠病毒传染病。
在预防和治疗方面,谷晓红认为应侧重中西医协同,预防思路也应该从被动检测向主动预防转变。在出现轻症的情况下,可服用中药汤剂或常见中成药居家治疗。如出现发烧、咳嗽气喘、胸闷胸痛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主任委员谷晓红
“新冠病毒已变异成另一种病”
谷晓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疫病研究院院长,兼任教育部中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主任委员等职,同时也是国务院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专家。
“实际上,新冠病毒在2019年年底出现时,使用‘肺炎’称呼就不是很准确。因为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得肺炎,可能造成的还会是肝功能、肾功能损害。经过这三年,从专家的角度来说,病毒已经变异成了另一种病,很少造成肺部感染,主要感染上呼吸道,但同时传染性极强,我们就称之为新冠病毒传染病。”谷晓红说。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极强,R0值超过10,即一个感染者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传染超过10人。目前北京市流行的奥密克戎BF.7亚分支R0值可高达18.6,在病例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市民面临着感染风险。
“目前,各地都在积极解读和落实二十条和第九版防控方案,一些政策正在调整。如何面对新冠病毒,已经不仅是一个健康方面的问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已经达成共识,把新冠肺炎改为新冠病毒传染病。之所以没有叫‘新冠病毒感染病’,是为了强调它的强传染性。”谷晓红说,目前广东一些专家提议把病毒称作新冠病毒感冒,但“感冒”同样没有强调传染性。命名突出传染性,有助于提示民众做好防护,因为有基础病的人还要注意防止感染后发展为重症。
思路应从被动检测转向主动预防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2月1日在国家卫健委召开的座谈会上提到,经过近三年的抗疫,我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拥有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特别是中药,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
谷晓红认为,当前面对奥密克戎,中西医协同应是重点,在未来应更多强调。预防思路应该从被动检测向主动预防转变。除接种疫苗外,中药在预防、治疗、诊断方面都会起到很大作用。“从预防来讲,《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说体内的环境调整后,包括新冠病毒在内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病毒和细菌,不一定会使人感染。所以有的人会得,有的人不得,和内因有很大关系。”
谷晓红表示,因此从中医的角度预防新冠感染,一方面要调整内环境,中医称“內证态”。一方面也要设法抑杀病毒,“扶正祛邪”。冬春季节,可遵循“一病一方”的原则应对传染病。
过去两周,北京中医药大学刚刚经历了一场疫情的“遭遇战”。疫情发生后,即采用新冠病毒的中药预防药方进行预防。由学校代煎药,为密接学生每天服两次,连续服用三天到五天,起到了较好效果。
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很强,现有预防措施无法完全避免感染风险。谷晓红表示,一旦“中招”也不必过于紧张,中西医在治疗新冠方面都有办法。以中医来说,首先可以根据是否发烧进行分类治疗。如果没有发烧,出现嗓子疼、干咳、全身酸沉、疲乏无力等症状,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的药方,通常每天一副药,服用三天至五天就可以有效缓解。她介绍,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近期的疫情中,药方疗效已得到验证。
市民还可以服用金花清感、银黄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中成药。“我们自己感冒了,也经常不去医院,吃几天药就好了,现在也是一样的。”谷晓红说。
什么情况下需要到医院就医?谷晓红表示,如果出现了发烧、咳嗽气喘、胸闷胸痛的症状,说明病情加重,需要尽快到医院就医。如果出现一些相关的不确定的症状,应该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她特别提到,由于奥密克戎感染后出现发烧症状的情况比较普遍,感染者发烧后可能应更多选择自己居家治疗。这种情况下,可以针对成人或儿童采用不同的中医应对新冠感染后发烧症状的药方,相对于服用西药退烧药,能够起到治本的效果。
在日常调护方面,感染后居家期间要注意与同住人保持距离。最好独居一室,戴口罩、勤洗手,杯子、毛巾、衣物等单独涮洗。屋内定期通风、消毒,可以采用化学的消毒方法,也可以采用中药消毒的方法。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煎炸和生冷食物。劳逸结合,打太极拳、八段锦等,适当锻炼。不熬夜,保证睡眠,放松心情,“心平气和抗新冠”。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
编辑 王琼
流程编辑 马晓双
“上海方案”出炉,专家为新冠肺炎更名了
备受关注的“上海方案”终于出炉了。
3月2日,《上海市2019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正式公布,此共识由代表上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最强医学力量的30位专家,通过对临床300多例病患的研究总结,并充分吸取国内外同行的救治经验,最终形成“上海方案”。这份方案有哪些亮点,患者是否能更快痊愈了?
起名“2019冠状病毒病”,老年慢病患者“高危”
“上海方案”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同行救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细化救治方案,从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与诊断、救治方案3个方面形成了专家共识意见。
“上海方案”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上海救治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胡必杰教授分析更名原因在于,新冠病毒引起的人体疾病并不局限于肺炎,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可伴有流涕、咽痛、胸闷、呕吐和腹泻等全身症状,部分轻症病人中甚至并未出现肺炎症状。
“上海方案”明确,COVID-19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均可传播2019-nCoV,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但病情较轻。“上海方案”将患者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四类,潜伏期为1-14天不等,多为3-7天,平均为6.4天。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称,老年人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极度肥胖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部分患者在发病后1周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损伤。进展至重症的时间约为8.5天。
“上海方案”提醒,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表现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
中西医综合治疗体现上海特色,康复者血浆疗法纳入
在救治方案上,“上海方案”提出可试用硫酸羟氯喹或磷酸氯喹、阿比多尔口服,干扰素雾化吸入,不建议同时使用3种或以上抗病毒药物,“所有抗病毒治疗药物的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评估”。
上海方案”也提醒,医生需慎用糖皮质激素;每周2次皮下注射胸腺肽,对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阻止病情重症化、缩短排毒时间有一定效果。
针对不同类型患者,“上海方案”进行详列。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在国家版中没有详细展开,“上海方案”中提及,保持免疫功能良好状态,包括饮食、电解质平衡、适当吸氧、睡眠管理、情绪管理等都很重要。
上海发现确诊患儿症状均较轻,作为执笔专家之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主任曾玫告诉记者,患儿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不盲目追随抗病毒药物,“轻型患儿仅需对症口服给药治疗,普通型患儿除对症口服给药治疗外,辅以中成药治疗”。
针对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国家版之前在第六版诊疗方案出台之后,专门增补一文。“上海方案”将两者融合在一起,除强调循环支持、肺部保护、冬眠疗法,还提及肠道功能等内环境紊乱的调整与保护。至于此前提及的“炎症风暴”问题,临床并不多见,还是局限于少数病例中。
最新版国家指南提到的对重型和危重型病毒核酸阳性患者,试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上海方案”也纳入了,并明确:起病14天内予以输注可能疗效更好;在病程后期如持续检出病毒核酸,也可试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
此外,“上海方案”特别指出,中西医结合救治能提高患者协同疗效。对普通型患者,给予中药达原饮、甘露消毒丹等加减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普通型转重型的发生;对于纳差、呕恶、腹胀、乏力、焦虑失眠等,给予中药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
明确“六大出院标准”,出院后管理也写入方案
对全国一直在关注的出院患者管理问题上,“上海方案”提出了6条标准,必须同时符合才可出院:
体温恢复正常大于3天;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后,粪便病原核酸检测也阴性;总病程超过2周。
出院患者如何管理?“上海方案”谈到,目前仍应密切随访。建议在患者出院后居家休息2周,第2周和第4周至指定的随访门诊进行随访。对出院患者的管理,“上海方案”还建议2周内由专业人员上门测量体温,询问健康状况。
作为“上海方案”执笔专家之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ECMO治疗中心李欣告诉记者,“上海方案”最大亮点在于是以临床证据说话的,是总结了300多例上海确诊患者的救治经验,治疗上注重患者整体免疫机能的维护和内环境与营养的整体维持,以及时纠正缺氧为第一要务,根据阶段性临床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方案。
“上海方案”的执笔专家是包括张文宏、胡必杰、卢洪洲等在内的18位来自上海各家医疗机构的相关学科专家;咨询专家为12位。
截至今天,上海已累计治愈出院294名患者,包括多种重症危重症患者,这是上海连续奋战一个多月的“战果”。此前多次采访里,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胡必杰、卢洪洲向外界提到过“上海方案”的部分内容,应对新冠病毒没有现成先例可循,全体专家全力护航每条生命,始终如组长张文宏所说的那句话——“把上海方案写在病人身上”!
30名专家,30多个日日夜夜,300多名患者的救治方案细节浓缩于“上海方案”。
“上海方案”专家全名单:
作者:唐闻佳 李晨琰编辑:唐闻佳责任编辑: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