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分享
用心经验

中年人如何做好身心保健

爱图集

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中,中年人肩负的社会、家庭重担显得更为沉重,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矛盾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是因为中年人从事的工作十分重要而且复杂,繁重的脑力劳动,需要他们高度地集中精力和时间;中年知识分子受教育程度高,知书达理,更加在乎父母的精神状态、身体健康以及子女的道德品质和学业状况,为此而倍加伤精耗神;他们的经济条件谈不上优越,生活环境常有不如人意之处,承受着比他人更严重的精神紧张刺激等。因此,中年人的心身保健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是一个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年人无论是从自身健康考虑,还是从国家、民族的未来着想,都应该加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调摄,借以促进心身健康,益寿延年,为人类社会造福。

(一)静思少虑,修身养性

中年知识分子的生活不能没有目标和追求,这对中年知识分子充分享受生活中的真正乐趣,从工作及事业中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柱是十分必要的;而且,理想和信念可以有效的防止心理和生理功能过早的出现衰老,有利于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但是,中年人所具有的生理特征及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沉重负担,又极易使中年人的思想情绪陷入抑郁、焦虑和紧张的状态,以致耗伤精气,损及心神,引发各种心身病症。所以,人到中年应注意“壮不竞时”,适当地“静神息想”,不要过于计较名利得失,避免为生活琐事过分损伤心神;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精神调摄,合理地用脑,以始终保持精神情绪的乐观畅达。为了避免和减轻有害情绪的侵扰,可有意识地采取一些防御措施,如思虑焦躁、情绪不佳时,可对自己的亲朋好友倾吐苦闷,或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使焦虑情绪得以宣泄出去,缓解心理上的压力。

中年知识分子应保留或发展自己的一些业余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借以防止不良情绪的产生或加重。工作、研究之余,可以听音乐、看电视,与子女嬉笑谈天,共享天伦之乐;可以种花养鱼,作画习字,增添生活乐趣,摆脱思绪的困扰;逐渐养成百事不思,宁心静坐片刻的能力和习惯,必要时让自己跳出紧张的精神氛围,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生活在愉悦舒缓、充满活力的良好环境中。此外,还应适当注意自己的仪表仪容,让自己的装束趋向年轻化,这有利于振奋精神,保持豁达的心胸和旺盛的斗志。

(二)量力而为,切勿过劳

中年人年富力强,大多挑起行政或科研的重担,生活中还要赡养老人、抚育子女和负责安排家庭生活,一般均处于长期的“超负荷运转”状态。不少中年人为了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额定工作,不辞辛劳,废寝忘食,缺乏应有的休整和调养,过度劳累,以致积劳成疾,心身俱废。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中年人应该在保证充分摄取营养的前提下,善于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和休息,量力而为,停止超负荷运转,促进心身健康并提高工作效率。

合理地安排工作,是一种最积极的休息方式。对于各种繁重的工作事务,宜分清轻重缓急,主次先后,有节奏有步骤地分期分批逐一完成。这样可在某个阶段性的工作完成之后,有一定的时间,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心身得到一个短暂的休整,防止疲劳日积月累,损及心身健康。将日常工作分阶段地进行,还可从阶段性的成果中获得乐趣,有利于精神和体力的迅速恢复。

工作之余的休息,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工作日程灵活选择。忙里偷闲,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适当的运动,就是一种省时有效、积极主动的休息,比如做课间操、椅子操、上下楼梯等活动。中年知识分子无论是搞教学工作,长久站立,还是搞研究工作,久坐少动,在用脑耗神的同时,也容易因某种姿势持续过久,导致局部的肌肉疲劳紧张。这时候,单单是静坐休养,往往不易在较短时间内消除精神及肌肉的紧张,而适当地运动则可通过改变大脑与躯体、肢体与肢体之间原来的兴奋与抑制关系,获得良好的消除局部紧张疲劳的效果。另外,可利用等车、坐车时间,做一些叩齿、咽津、提肛等养生功法;还可在每天的工作结束后,进行一些有益的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如打太极拳、做健身操,以及对奕、习字、绘画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是中年人防止过于疲劳、恢复精力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中年人不可因工作或研究经常开夜车,更不能经常性地通宵达旦地工作或夜生活。

(三)预防疾病,防止早衰

人到中年,生理功能逐日衰退。长期而繁重的工作和生活负担,使中年人的体力消耗达到了相当大的程度,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步下降,各种疾病侵入机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中年人应该加强防御疾病、防止早衰的意识,掌握一定的防病治病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疾病和衰老虽然不同,但两者关系十分密切,即疾病催人衰老,衰老容易得病。衰老,在理论上可分为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但在实际生活中,单纯的生理性衰老是几乎不存在的,伴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功能逐渐减退的同时,或多或少总会患有这样或那样的慢性疾病。正是由于衰老和慢性疾病的相互循环作用,才使大多数人的寿命不像中医学和现代医学推测的那样活到120岁以上,“度百岁乃去”。在衰老过程中,早衰显著受疾病影响,机体功能过早地表现出衰老的征象,寿命一般在60岁以下。这在知识分子中,也不乏少见。据国家体委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只有58岁,比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68岁整整少10年。说明预防疾病、防止早衰对于中年知识分子的心身健康和延年益寿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学一贯的思想是“治未病”,认为“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这种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认识,对今天的医学有很大的影响。中年人应充分认识人类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体力耐受,轻视日常生活调理和定期的健康检查。尽管有时已觉得力不从心,仍旧像年轻时一样,凭借着激情和冲动去应付日常的工作。中年人的工作负荷常常挤掉了他们锻炼身体和调剂生活的时间,这是造成中年人健康状况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注意妥善安排工作与生活,重视日常生活中的保健,是中年人防御疾病的首要措施。有关日常生活保健涉及面较广,比如饮食调理、睡眠保健、体育锻炼、起居作息、卫生保健等等。

为了有效地防治疾病,中年人应对自己的健康状况给予足够的重视。许多慢性病都会在身体的一定部位、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出来,所以,中年人经常留心自己在体重、面色、大小便、睡眠,以及饮食、精力方面的变化,若有不正常的表现,应认真对待。因为疾病开始时大多有相应的症状,中年人应把它们作为警报信号,早去医院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从这一点上看,中年人还应学习掌握一些有关的医学知识,以科学的态度关心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表现,积极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内容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找资源联系: (复制)婚姻学堂 » 中年人如何做好身心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