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莎 北京报道 据《新闻联播》12月16日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正文摘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莎 北京报道 据《新闻联播》12月16日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另一方面,恢复和扩大消费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国主动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必然战略选择。明年要推动内需恢复,周茂华认为,一方面要支持推动消费动能恢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支持住房改善消费,李宇嘉推测,未来限购政策、二套房贷首付比例和利率、房屋交易税费等都有调整可能。专家:恢复和扩大消费是重中之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重磅!2023年经济怎么拼?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
新华社12月16日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关于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定调。
业内专家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一系列要求、作出一系列部署,为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提供了指导和遵循,特别是会议对扩内需、稳预期、稳定房地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等的强调,回应了社会关切,有力凝聚了稳增长共识和信心,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创造有利条件。
重点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会议强调,对于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要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今年以来,各部门各地区抓住时间窗口和时间节点,推动稳经济系列政策举措全面落地、充分显效,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经受住了超预期冲击因素的影响,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潜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经济回稳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16日表示,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的持续落实,稳经济各项政策效应逐步释放,我国经济增速有望持续回升。
重点二: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2023年,疫情冲击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鉴于我国政府债务水平和宏观杠杆水平仍处在良好状态,继续推行较有力的积极财政政策具有可靠的基础和条件。
多位专家认为,2023年财政赤字率与新增专项债规模均可能高于2022年。连平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可能需要赤字率调升至3.20%或以上水平;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可以设定至3.5万亿元以上,持续发挥基建投资对需求扩张的推动作用。
此外,消费也有望成为财政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明年财政政策加力的重点或在全面提振消费,预计2023年上半年各地财政部门促消费政策会持续加码。
重点三: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
业内专家表示,为稳定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提高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加大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支持,推动更多有效投资加速落地。持续发力“宽信用”,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称,后续货币政策将在坚持稳健政策基调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更侧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部署、使用、加力,以便于货币政策、流动性投放、信用传导更为精准、高效、科学,做到精准发力、充足发力、靠前发力。
重点四: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会议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业内专家表示,消费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国消费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凸显。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具成长性的消费市场,全面促进消费潜力巨大。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扩大内需以促消费为重心、以优化拓展投资为抓手,注重高质量供给带动最终消费。扩大内需战略下,中短期消费修复是大势所趋,长期消费提质升级也值得期待。
重点五: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会议提出,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
业内专家表示,要优化民间投资环境,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撬动作用,有效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促进投资持续向好。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近期针对民营企业、民间投资的支持政策加速出台,在当前政策基础上,保持总需求稳定、进一步优化政策实施细节均对促进民间投资意愿具有积极作用。
重点六: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会议强调,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副总理刘鹤12月15日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的书面致辞指出,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我们极有信心。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足够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长邹琳华表示,2023年房地产政策的重点仍在于防范化解行业风险和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现有房地产政策效果还会继续显现,2023年政策也仍有加力空间,以进一步恢复市场信心。
重点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会议指出,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已是我国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近日表示,下一步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安全网建设,持续强化金融风险防控能力。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原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要增强风险监测的前瞻性、穿透性、全面性,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重点八: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会议要求,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改革成效不断显现,央企尤其是上市央企,盈利能力得到提升、激励机制更趋健全、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展能力和企业价值逐渐凸显。在国企改革领域,央企重组整合是“重头戏”,上市公司层面的运作也逐渐进入实施阶段。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表示,在我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不是非此即彼、此消彼长、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关系。要通过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为国企和民企创造公平平等的发展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点九: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会议指出,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市场预期,资本市场将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科技、产业和金融高水平循环。
“资本市场需加快制度创新,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深化与科技创新体系的融合,通过丰富创新型金融产品、引导多种创新投资模式、支持市场激励机制等方式,促进关键技术、人才、资本等多种创新要素的相互驱动、融合发展。”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认为,应构建包容、完备、适应性强的基础制度体系,结合科创类企业特点和融资需求,推进融资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分拆等制度,不断优化创新资本形成的政策环境。
重点十: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会议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
业内专家表示,更多稳外资政策措施有望出台。近期我国推出了包括新版鼓励外商投资目录、制造业吸引外资专项政策等,明年加码的稳外资政策可能会在市场准入方面,对于负面清单作进一步合理缩减。此外,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可更好发挥外资专班的作用等。
此外,在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的明确方向之下,资本市场下一步国际化改革举措也有清晰预期。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近期表示,证监会将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安排,进一步便利境内外投资者跨境投资。还将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制度框架,加快落实各项开放举措,吸引和集聚更多优秀国际机构和人才参与我国资本市场。
近三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键表述对比
本报记者制图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彭扬 刘丽靓 昝秀丽 王舒嫄 连润 联合报道
编辑:亚文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莎 北京报道 据《新闻联播》12月16日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而数日前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方面,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第一引擎,消费回暖对促内需、稳增长意义重大。今年以来我国遭遇内外多因素冲击,消费活动受到明显影响,住宿、交通、旅游、餐饮等消费低于常年水平。另一方面,恢复和扩大消费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国主动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必然战略选择。
明年要推动内需恢复,周茂华认为,一方面要支持推动消费动能恢复。统筹防疫与经济活动恢复,促进就业改善和增加收入,支持住房、汽车等大件商品消费,支持养老服务等新型消费发展等。
另一方面,要促进有效投资。积极推动重点基建项目落地见效,继续落实好稳楼市政策措施,加大小微企业、制造业、科创企业、新兴领域支持等帮扶支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聚焦消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日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促消费要有新的发展思路,需要有新的消费方式、途径和新的消费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提出,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周茂华表示,房地产市场表现低迷是拖累今年经济的因素之一,由于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长,房地产回暖将成为明年推动内需加快恢复的一大动力。
据克而瑞统计,近年来改善性需求一直是购房的主力。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未来商品房市场要想短期内企稳,对内需和消费有带动,改善性需求释放是关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支持住房改善消费,李宇嘉推测,未来限购政策、二套房贷首付比例和利率、房屋交易税费等都有调整可能。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