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高风险变成低风险?惯常思维告诉摩擦不断的夫妻们:如果想白头到老,先把婚姻最短的那块板补上吧。
婚姻危机从夫妻平淡相处开始
在婚姻的开始和终结上,现代人表现得越来越豪爽,“大不了就离婚!“很有几分路易十五“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豪迈。但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一项投资,对自己未来负责的人不会草率决定伴侣人选。豪爽、冲动、讲义气等词,都被过来人列入“最不受欢迎行为“的黑名单。
结束单身的理由很多,不管出于什么理由,进入婚姻都等于下注,把自己投身于风云莫测的变化中。婚姻是世界上最不靠谱也最靠谱的生活方式,知道自己想要哪种生活的人,可以把钢丝走得如履平地;但更多人带着茫然和怀疑上路,把通天大道走出迷宫的味道。
理想的婚姻,自然是低风险性质的,满足了挑战乐趣的同时,也不会有破产危险。但男女需求不同,如果将其描绘出来,会是两幅截然不同的画:男人只手擎天,娇妻幼子偎依在旁,享受被遮风挡雨的福利;女人手执武器,与男人并肩作战,夫唱妇随。
大部分女性想要的低风险婚姻,是安全、温暖、内敛的,被人保护,扩张意识淡薄;而男性想要的低风险婚姻,是服从、理解、刺激、扩张的,外向性强。两性心理需求的分歧导致了双方对风险的理解不同,对利益的偏向面不同——而所谓风险,除了是外界对家庭施加的压力,也是团队中个体因观念与利益产生冲突,让堡垒攻陷于内部的几率。
用最古老的木桶理论比喻,婚姻若是一只由若干木板箍成的桶,双方能达成共识的部分,就是最长的那块板,优势一目了然;充满矛盾的那部分,就是长度最短、疤痕裂隙最多的那块板。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块板就是“蚁穴“。
不可否认,与冲突不断的现代婚姻相比,旧式那种“妻子绝对服从丈夫“的婚姻模式,也许会因索求少、冲突少而更稳定,但它简陋,容量小,装不进更多的生活内容。现代婚姻虽然因想法太多而变得危机四伏,但它是社会转型阵痛的投影,符合男女走向平等的大势。一旦双方摸索到了利益的平衡点,婚姻会有更大发展空间,变得更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