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小编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心系着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但是家长应该有个度,如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绝不是盲目地给孩子贴标签,要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自己去解决问题。
案例:偷看日记求证孩子“心病”
一段时间,孩子情绪低落,家长认定孩子得了心理疾病。在询问无果后,家长将孩子的房间翻了个底朝天,收集线索不得,家长便拖着孩子求助心理医生。心理教授遇到了这样一件尴尬事。
这名带孩子前来求助的家长姓魏,是名家庭主妇,从女儿上小学开始,她就一直悉心照顾着女儿的生活和学习。电话中,魏女士告诉记者,女儿今年刚刚上初一,开学后没多久情绪就一直低落,变得不太爱说话了,喜欢一个人想事情,“我问女儿有什么事,她总说没事,她越是这样我越是着急。”
魏女士猜测开了:是否女儿人际交往上出现了问题,是否学习压力过大,是否女儿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孩子是否因此得了心理疾病?魏女士还开始收集女儿“心理疾病”的线索,趁女儿不在家,她翻遍了女儿房间每一个角落;她翻看了女儿的周记本,甚至女儿房间的废纸篓她也要检查,寻找蛛丝马迹;她还跟踪过女儿,但都没有发现异常。
思来想去,魏女士拖着女儿求助心理医生。当着心理教授,魏女士陈述了自己数十条的猜测,她说:“我希望女儿开心起来!希望治好女儿的病!”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心理教授发现这个女孩心理单纯而健康,完全与心理疾病挨不着边。女孩告诉心理教授,上初中以后她有点不适应,她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问题。但看着妈妈神经兮兮的模样,又是翻抽屉,又是跟踪,倒让她心生反感,“再这样下去,我没病也被她害得有病了。”“孩子没病,是她长大了,她需要自己的空间!”面对这样的结论,魏女士无法接受,接着恍然大悟道:“孩子是不是早恋了……”心理教授连连摇头。
案例分析:家长病了
家长对于子女的心理健康关注易显现出两个极端,一是完全不关注孩子的心理,不承认孩子会有什么心理疾病;另一种则是像魏女士这样,过度关注,不给予孩子心灵成长、自净的空间。而这两种极端的做法,对孩子都是不利的。他表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应该有个度,如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但绝不是盲目地给孩子贴标签,要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自己去解决问题。一旦孩子自行解决不了问题,他们就会出现反常而怪异的言行,遇到这样的信号后,家长就应该介入了。
总结:家长要学会和孩子沟通
沟通并不完全是说、讲、谈,真正重要的沟通元素是“倾听”。父母要开启和拓宽亲子沟通的渠道,在倾听中让孩子能够真诚地表明想法和感受,而不必担心被拒绝。在心理学上,倾听更具有净化的作用,当孩子遭遇挫折、困难,感到沮丧或难过时,倾听能够沉淀和过滤孩子复杂而激动的情绪。
1、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无知的人尽量少在家中接待。另外也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
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要对孩子做到欣赏优点,包容缺点,允许孩子有不完美。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3、多赞美、少批评,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4、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