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分享
用心经验

早期教育不得"揠苗助长"

爱图集

  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学龄前就对孩子进行了大量的"智力投资",进行早期智力开发,这本来是一种好现象。但有些父母却过于性急,结果收不到预想的效果。

  我们来看一个寓言:中国春秋时候宋国有一个人,嫌他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就到地里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点。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许多。"他的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枯死了。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揠苗助长的故事。如果家长们忽视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教育的规律,急于求成,结果也如这个宋国人一样,只会是弄巧成拙。

  据报道,有一位母亲给她5岁的孩子每天都布置许多学习任务,不是写生字,就是算简单的加减法。孩子没有玩的时间,也失去了和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变得呆呆的。母亲全不理会,认为只要上学学习好就行了。结果上学以后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好,母亲根本就不相信:我的孩子在幼儿期就认识七八百字,会10以上的加减法,怎么上学后反而不如别的孩子?

  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呆孩子不善于机变,例题都是活的,他怎么会应对?

  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它自己的规律。如果父母只凭良好的主观愿望,忽略了科学的方法,这样后果往往适得其反。例如,有的父母想要孩子识字,但又不讲教育方法,仅仅在纸上写几个字,让孩子照葫芦画瓢,进行模仿。这样教育,孩子毫无兴趣,自然也学不好。父母便认为孩子是在偷懒,往往采取惩罚的手段。这样的教育方法,只会让父母累,孩子苦,但收效甚微。这种教育方法还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在将来上了学后,也会对学习发怵,甚至出现逃学的行为。

  婴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和直观的行动思维为主,他们在理解事物时,是借助具体事物和直观行动进行的。因此,过早地让他们背唐诗、学习加减法等,往往只能是死记硬背或是囫囵吞枣。说他们会吧,又不会;说他们懂吧,也似懂非懂,就像煮了一锅"夹生饭"。俗话说,"回笼的馒头不好熟"。等上了小学,老师对这锅"夹生饭"也不好处理。

  因此,早期教育应该注意科学的方法,唤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当孩子有了兴趣时,学习才会收效。例如,"寓教于玩"便是早期教育的好方法。因为孩子大多喜欢五颜六色的图画。父母可以在孩子卧室墙壁上贴上图片,让孩子照实物识字,或者用卡片以打扑克的形式教孩子识字。

  "寓教于玩"也是教育幼儿的好方法。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财主家的孩子长到6岁,父母请私塾老师教孩子识字,可是老师怎么也没有办法让孩子识一个字,这个孩子就是喜欢玩。父母认为是教师无能,连换了几个教师,还是无法让孩子识一个字。最后父母出高价悬赏,请天下有本事的老师。

  有一位老师揭了悬赏榜,做了这个孩子的老师。这个老师很有观察力,他发现孩子最喜欢玩捏泥人,捏好便把泥人放在太阳底下晒。于是老师别出心裁,给泥人带上不同样式的帽子,帽上写有"赵钱孙李"一些名字,因为过去启蒙教育往往是从"百家姓"开始。

  孩子很喜欢这个老师,很听老师的话。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后,老师便叫他把室外的泥人搬回室内上彩:"把戴斗笠的’孙’搬回来!"上完彩以后又说:"把戴斗笠的’孙’搬出去!"

  就这样,孩子慢慢地学会了识字。父母称这位老师是天下第一奇才。

  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急于求成,只能是"事倍功半"。

内容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找资源联系: (复制)婚姻学堂 » 早期教育不得"揠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