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分享
用心经验

家庭教育的14个观念

爱图集

  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一、向孩子学习

  看到这样的题目,您也许会疑惑起来: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可学的?历来都是大人教育孩子,哪听说过孩子教育大人?这正是我们需要彻底改变的观念。

  进入90年代,社会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各领域中的知识技术正在迅速更新。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当年所描述的“并喻文化”(两代人互相学习的文化)和“后喻文化”(老一代人向新一代人学习的文化),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行为方式及习惯有很大一部分已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我们的成见、生活经验以及越来越多的惰性常常阻碍我们看到这一变化。20岁左右的青年人很可能轻而易举辞掉一个很稳定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可他的母亲却很可能反对他这样做,因为从她的生活经历来看,稳定的工作比什么都重要。孩子们出生在这个新的时代,成长在这个新的时代,对这个新的时代有天然的适应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向年青一代学习,以使我们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社会的变化,在他们帮助下一起适应新的社会。

  向孩子学习的第二个理由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我们的孩子比我们更快、更好地掌握了新媒体技术,如计算机网络等。1997年4月,在“明日青少年与媒介”巴黎国际论坛上,来自几十个国家的学者形成了一种共识,就是:我们正在被青少年甩在后面,我们感到了挑战,我们对自己的无能和无知感到恐惧。甚至教授计算机的教师都感受到这一点,他们发现,许多学生在老师指导入门后,很快地就超过了老师,最后就变成了相互学习。在有计算机的家庭里,孩子常常成为父母的老师,因为除了他们,几乎没有人可以教父母如何应付不断涌来的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潮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为此提出“以孩子为师”,并倡议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

  许多父母都从切身经历中得到启示,不能不拜孩子为师。因为他们不仅成绩优秀,还有丰富的生活和适应市场经济的多种能力。譬如,对球星、歌星和流行小说了如指掌,对家用电器样样精通。不少大人搞不懂电器的门道,要看录像、VCD等,被各种按键弄得眼花缭乱,常常靠孩子帮忙。孩子们的购物水平也惊人,与商家砍价娴熟自如,甚至充满乐趣;平时,孩子们外出吃饭,大都采用AA制即各付各的钱;看过的书和CD盘也常常折价变卖,让父母难以理解。孩子却说:“物尽其用嘛。再说,我不卖了旧的,哪有钱买新的。”

  不仅如此,孩子身上蕴藏的天然的好奇心常常可以提醒我们;我们自己的感觉正在变得迟钝、麻木;孩子的天真和自然也常常可以纯洁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轻松,生活充满了乐趣。向孩子学习绝不意味着成人的幼稚,恰恰相反,它标志着成人的真正成熟与睿智。在社会学理论里,这种现象被称为双向社会化。

  实际上,稍微留心一些便会发现,在今天,我们的孩子不仅仅受成人的影响,他们也在影响甚至改变着成人。北京市开展“一带一”环保活动,就是一个孩子带一个家长上街清除废物。也许可以说,世纪之交乃至21世纪教育观念最重大的改变就是: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

  二、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一些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自己生,自己养,每天生活在一起,还用了解吗?不然,孩子身上、尤其是心灵上每天悄悄发生的变化,如果不精心对待的话,家长并不能了解。这是父母与孩子的天然差距所决定的。

  父母与孩子的差距首先是由心理发展水平引起的。由于儿童的感觉、知觉、思维等尚未发展成熟,他们对外界的感觉与成人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看电视剧《鲁西西的故事》,当鲁西西趴在床上哭时,成人“看到”鲁西西受了委屈,很难过,但一个4岁孩子“看到”的却是“鲁西西不是好孩子,她穿鞋上床”。有关儿童心理学书籍里,有充分的理论根据说明,成人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有多大的差距。其次,两代人的知识差距、生活经验的差距以及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的差距等都有可能造成代际隔阂。

  作为家长,您也许会无奈地发现,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性下降了,孩子人不大心不小,样子还挺张狂。这是今天许多父母都碰到的难题。退回几十年前,父母对孩子几乎有绝对的权威性。他们喜欢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可是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您敢说比孩子知道得多吗?信息化社会动摇了长辈的权威地位。情况不仅仅如此,计算机时代是成人与孩子同步进入的,而孩子往往比大人掌握得更快,知道得更多,至少在这个领域父母开始失去自己的权威。至于说到孩子的张狂,假如您的孩子在10岁至20岁之间,完全是正常现象。10岁至20岁是国际学术界认定的青春期。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2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轻视期,3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理解期,40岁之前则是对父母的深爱期,直到50岁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因此,10岁至20岁之间是代际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从儿童期进入青春期的少年阶段,最重要的心理现象是“自我意识”的强化。他们渴望独立又屡屡失败,常以苛刻甚至挑衅的目光审视父母和社会。但是,代际冲突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它是社会前进的基本形式之一。当然,父母的权威主要来自人格的魅力,而不仅仅是知识。不过,如何对待新知识和新信息,尤其是如何对待走向新世纪的下一代,往往成为两代人能否和谐相处的关键。当您不接纳下一代时,两代人关系极容易雪上加霜;而当您接纳下一代时,两代人都会生机勃勃富有活力。

  总之,作为成熟的父母,应当是善于与孩子沟通的,即善于发现孩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当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父母不是当即质问或训斥,而是平心静气地思考一下:孩子的行为是否有合理性?如果缺乏合理性又是为什么?经过这样的思考,父母则容易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恰恰是教育的成功之道。

  三、尊重孩子的权利

  有一位母亲当过30多年老师,却犯了一个后悔莫及的错误。一天,她发现儿子在自己的屋子里烦闷地走来走去,非常替孩子着急。她隐隐知道,上高中的儿子在谈恋爱,碰到了什么挫折。她暗暗祈祷:儿子啊儿子,你可有点出息,别为这么点儿事想不开!一会儿,儿子出门了。妈妈再也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想方设法撬开了儿子的抽屉,取出了儿子的日记。可是,当她翻开日记时,手却像被烫了一样,原来儿子在日记中夹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妈妈,我料定您会来偷看我的日记,我瞧不起您!我有烦恼是自己的事,您不必管我,我能挺过这一关!”这位母亲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还是应该尊重孩子啊。”

  尊重孩子,是因为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被认为是一个权利主体。他(她)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他们的人格尊严受国际、国家和地方各种法律法规的保护。所以父母应该尊重孩子。上面这位母亲认为孩子能力提高了,才意识到要尊重孩子,其实是不正确的。从法律角度讲,无论孩子是否有这种“能力”,他们都应该受到尊重。

  尊重孩子,按照《儿童权利公约》所说,就是要尊重孩子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些权利一概受到法律的保护,当然还包括儿童的隐私权(偷看孩子的日记、信件就是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也许,您看了这些权利会坐不住了,这么点儿的孩子有这么多权利,谁还管教得了?其实,一个珍惜自己权利的人,比一个不珍惜自己权利的人更好教育,因为所有儿童权利都在教会孩子做人,而不是其它。当父母们尊重孩子的权利,并引导孩子珍惜自己的权利时,真正有益的教育才能开始。

  从另一角度说,只有被人尊重,孩子才可能获得自尊,并可能学会尊重别人,而自尊和尊重他人是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首要条件。由于孩子年幼,自尊意识处于稚嫩状态,特别容易受到伤害,所以更应当给予保护。可以说,是否尊重孩子,将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值得父母们予以特别的重视。

  四、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

  父母大都喜欢自己的孩子,但能否信任孩子却成了一个未知数,因为许多孩子的行为令大人不解甚至反感,这怎么谈得上信任呢?譬如,当您的孩子考试考砸了,您会相信孩子的陈述吗?您会不会怀疑他贪玩不用功?或者怀疑孩子智力有缺陷?反正,每逢考试过后,常常听到大人训斥孩子:“你这是怎么学的?连这么容易的题都不会,简直是猪脑子!”有的家长带孩子去测智商,有的家长送孩子去做感觉统合训练,花了上千元也不奏效。一位参与过检测的心理学教授感叹说:“这个孩子没毛病,是家长有病!”

  心理学研究说明,在0岁~14岁的儿童中间,弱智儿童仅占1.07%,而超常儿童则在 3%以上。也就是说, 98. 9%的孩子不存在智力问题,而是爱学不爱学、会学不会学、勤奋不勤奋的问题。即使是那1.07%的弱智儿童,经过适当的训练和热情的鼓励,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香港有些弱智儿童种的南瓜个儿特别大,这不是教育的奇迹吗?

  当您的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作为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自己也是很痛苦的,相信孩子也是非常愿意学好的,并相信孩子有能力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这种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使孩子在挫折面前镇静下来,得到精神上的鼓励。与此相似的问题是,当您的孩子闯了祸,甚至犯下严重错误之时,您是否会说他是坏孩子呢?

  “坏孩子”永远是父母的忌言,相反,您应当对孩子肯定地说:“你是个好孩子!”这是一种更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教育思想。

  事实表明,没有信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五、赏识导致成功 抱怨导致失败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这是一位父亲总结出来的教育心得。这位父亲名叫周弘,他的女儿周婷婷幼时又聋又哑。但是,在周弘的“赏识——成功”教育下,加上老师和众多热心人的帮助,周婷婷不仅能听会说,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各种潜能,享受了更多的人生幸福和成就感。1993年她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后来又成为一名残疾少年大学生。据悉,在周弘的“赏识——成功”教育下,上百名被认为是“差生”的孩子转变为好学生。

  奥秘在哪里呢?

  周弘说:“小孩子学说话,不论说得多含糊,父母都报以热烈的赞扬,结果呢,绝大多数孩子都学会了世界上最难的口语。而现在,我们为什么不用赏识的目光凝视自己的孩子,却要抱怨呢?”

  “抱怨教育不承认孩子间的差异,不允许失败,结果使孩子害怕失败,使差异扩大;赏识教育承认差异,肯定孩子的长处和点滴进步,结果使差异缩小、消失。”

  “您想让孩子聪明吗?那么找出孩子聪明的‘星星之火’,吹风鼓气,它就会成‘燎原之势’;您嫌孩子写字慢吗?那么他哪天有进步,您就‘小题大作’、‘无限夸大’地表扬他。一定会有惊人的结果!”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抱怨多于赏识的事实比比皆是,这正是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从某种角度说,中国现行的教育具有淘汰性的特点。每年仅有5%的学生能考上大学,却有92. 8%的家长希望孩子读大学, 19. 3%的家长还希望孩子读博士,而教育几乎成了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这样淘汰性的教育必然是一种导致儿童失败的教育,而期望过高的父母们面对孩子不可避免的失败难免抱怨四起,从而导致大面积的悲剧现象。正因为如此,中国教育界开始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大变革,而“赏识——成功”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作为父母,借鉴一下周弘先生的做法,去赏识自己的孩子,这将是一个了不起的实践。当我们换了一种心态,以欣赏的目光激励孩子时,孩子们的变化会令人惊喜。

  六、“听话”儿童是问题儿童

  中国的孩子从小听得最多的词儿,便是“听话”二字;他们较早接受的观念之一,是“淘气是不好的”。因此,中国孩子最大的缺点是“独立性差”和“胆小”。然而,从现代教育的眼光看,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这种使用频率最高的家庭语言。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曾推出这样两句话:“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同时还提出:“‘听话’儿童是问题儿童。”据说,在上海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为什么说“听话”儿童是问题儿童呢?我们稍加观察即可发现,所谓“听话”儿童,常见的特点是有问题也不提出来,更不与长辈争议。实际上,只强调“听话”容易培养儿童的奴性,使其毫无独立性,对所有问题缺少个人见解,对邪恶势力无力抗争,以至人格扭曲,成为“问题儿童”。媒介中经常报道的某某模范人物自杀或犯罪之类,往往是由问题儿童演化为问题大人的。但是,这个问题至今也未引起人们的警觉,更显示出此问题犹如潜伏的癌症一样可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六大主张”,十分精辟,他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

  假如,中国实施了陶先生的“六大主张”,培养跨世纪的新型人才便有了保障,因为未来人才的旗帜上最鲜明的两个大字是“创造”,而带着锁链是难以创造的。可是,为什么“假如”呢?为什么“假如”了半个多世纪还在“假如”?我建议父母们不要期待上帝施恩,从自己做起吧,从自家做起吧,最先解放者必定是最先觉醒者。

  七、让孩子依赖自己

  作为家长,您是否觉得孩子太依赖大人呢?早晨起来被子不叠,吃完了饭碗筷不刷,甚至忘了带某种学习用具,也怪大人没有提醒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在许多家庭都司空见惯。所以,在调查中发现,独生子女认为自己“有责任心”的仅占45. 9%,认为自己“做事有独立性不依赖他人”的仅占40. 3%。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的独生子女依赖性较强。

  孩子的依赖性是从哪里来的呢?一般来说都与父母的溺爱有关,父母包办代替越多,孩子的依赖性越强。相反,父母如果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的依赖性将会大为减少。

  有个上小学四年级的独生女,习惯于睡懒觉。每天早晨,她妈妈几次催她起床,她总是不情愿地说:“再呆会儿。”如果真迟到了,她会抱怨父母不把她拽起来,害得她受老师批评。父亲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告诉女儿:“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情。从明天早晨开始,该几点起床你上好闹钟。如果闹钟响了你还懒被窝,你就懒吧,肯定没人叫你,一切责任自己负!”父亲心中有数:孩子跟父母撒娇,在老师、同学那里还是很在意自己形象的,岂敢总迟到?果然,第二天早晨,闹钟一响,女儿腾地跳下床来。从那时起至今,五六年过去了,女儿早晨起床上学再不用催了。有时候,父母还在睡觉,女儿早已经骑车上学去了。

  从这个独生女的变化可以看出,孩子的潜力很大,可以做很多事情,只是父母的溺爱剥夺了他们自立的能力。譬如,孩子的学习也是他们自己的事,靠自己认真听讲、认真思考、认真复习和预习,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才能真正掌握学习本领。大人陪读陪写甚至帮写帮计算,都是在帮倒忙,是在辛辛苦苦培养懒孩子。当然,若孩子很勤奋却仍搞不明白,帮他分析一下甚至请家庭教师都可以,但必须以孩子独立学习为前提,切忌包办代替。

  早在 1927年,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提出:“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至理名言。

  八、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是否有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准。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基本内容之一,其中,特别要注意对孩子过失的处理。

  孩子由于年幼缺乏知识和经验,经常会造成一些过失,这毫不奇怪。譬如,不小心打碎了物品、一时冲动伤害了别人、粗心大意造成了麻烦等等。发生这类过失的时候,许多父母会责怪孩子,如这样说:“你怎么搞的?能这么做吗?讨厌!快走吧,回家写作业去。”于是,孩子没事了,什么责任也不必负,回去该学习就学习,该玩就玩。父母则留下来承担责任,又是道歉,又是赔偿。如此这般,孩子怎么可能有责任心?细想一下,不正是父母剥夺了孩子履行责任的机会吗?

  1920年,有位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不小心踢碎了邻居的玻璃,人家索赔 12.5美元。当时,12.5美元可以买 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美国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儿子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美元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美国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位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一般来说,孩子有了过失的时候,恰好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有可能刻骨铭心。当然,在这种时候,父母应当保持冷静,尽量不要大声训斥,更不要夸大其词恐吓孩子,而应当实事求是讲清道理,明确指出弥补过失的办法。

  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可以把孩子发生过失的时刻称为关键时刻,因为能否处理过失具有关键作用,如果处理不当,孩子也许会毫不在意责任心,或者过于恐惧而导致精神崩溃;如果处理得当,孩子可能会吃一堑长一智,由此走向成熟,成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现代人。所以,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应当让他承担责任,这是现代父母的真正爱心。

  九、以群治独

  您是否发现,不少独生子女有某种孤独倾向?譬如,尽管一人在家感到寂寞,却又不愿与人交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偶尔与人交往或参与集体活动,这些独生子女也会表现得不自然、不投入,甚至还会不知所措。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许可以发现一些独生子女还有独占独享等不良心理和行为,同样让人难以接受。

  据1994年4月6日《科技日报》报道,中国目前至少有40万幼儿孤独症患者。而上面描述的那种有孤独倾向的孩子,则远远不止40万之限。由此可见,孤独已经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潜在杀手,必须予以高度警觉。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独生子女之独呢?其一,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而父母又多为双职工,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其二,由平房的开放性转向楼房的封闭性,居住环境的变化使人们之间的交往明显减少;其三,许多家长出于种种考虑,不鼓励孩子之间串门走动;其四,父母对孩子娇宠过度,使孩子误以为只要自己快乐就行,不必关心别人等等。应当指出,上述原因已经构成扭曲孩子人格的危险因素。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恒河猴实验,即将一些恒河猴群体喂养,而将有的恒河猴单独喂养。结果发现,群体喂养的猴子合群、健壮、活跃、生命力旺盛,单独喂养的猴子则孤僻、不合群、胆小,连生殖能力都下降了。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即孩子是不能离开群体的。说得具体一些,孩子身上尤其是人格方面的某些缺陷,靠一家一户的封闭教育是难以奏效的,应依靠群体的作用,以群治独。为了达此目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近些年进行了成功的实验,如“星星河快乐家园”和“假日小队”,便是让孩子们组织起来,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健康的人格。在许多时候,孩子们之间的影响超过了大人的影响,因为孩子更渴望同伴的承认与接纳,而年龄越大此种渴望愈强烈。因此,以群治独,让孩子走出孤独,融入群体,是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明智选择。

  十、莫给孩子“吃偏饭”

  希望老师或有关方面多给自己的孩子一些关照,即多吃一点“偏饭”,这是许多家长的潜在心理,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作为父母特别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孩子总是有太多太多的担心,怕他竞争不过别人受委屈,怕他弱小受到别人欺负,怕他生活能力低麻烦多等等。于是,有些家长千方百计讨好老师,有的甚至竭尽全力为学校做贡献,只求让自己的孩子“吃偏饭”。

  家长与教师的紧密配合是改进教育的必备条件。但是,给孩子“吃偏饭”却有百害而无一利。在1996年第一期《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庄电一曾发表题为《“吃偏饭”对孩子成长不利》的教育随笔,用事实证明“吃偏饭”对儿童成长弊端甚多。

  在群体生活中,共同的理想与奋斗的目标有巨大的激励作用,这对于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孩子们极富吸引力。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往往会设置一些奖励办法,激发学生争取获得成功的荣誉。然而,由于家长拉关系等原因,某些教师有些偏心了,使有的学生过于轻易地获取了荣誉,而使其他学生获取荣誉变得过于艰难了。其结果会怎么样呢?首先,教师失去了公正就失去了威信;其次,“吃偏饭”的学生会受到孤立失去友谊,而其他同学奋进的信心受到了挫折。简言之,这是对每一个人的共同伤害。

  庄电一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银川有个孩子,在他父亲当校长的小学上学,因而他从小学一年级到毕业一直受到老师们的“格外照顾”,少先队大队长的头衔一直戴在他的头上,学习成绩平平却总是当“三好学生”,甚至连他考试打小抄,让别人代写作业,老师也不批评。他的父母以为儿子表现很好。这个孩子升入初中后,各种照顾没了,他的优越感受到打击,班干部、三好学生也都与他无缘。初中毕业了,他连高中都没考上。有位了解他的老师说:“这个孩子本来很聪明,基础也不差,是‘吃偏饭’和优越感误了他!”

  假如,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吃偏饭”的问题,也许可以发现,不吃偏饭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别人的特别关照,一切靠自己奋斗,可能会艰辛备尝,可能历经坎坷,但是,孩子会对这番努力难以忘怀,自然会对这份荣誉格外珍惜。从长远来看,这样一番磨炼,将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使他以一颗平常心对人对事。试想,这一切不正是家长们所期望的吗?

  吃亏是福。让孩子受点委屈吃点亏并不可怕,如果家长引导得当,孩子可因此而更健康更成熟。我依然建议家长们多与教师沟通,沟通的目的不是给孩子“吃偏饭”,而是让孩子生活得更真实更自然更和谐。

  十一、教子应有平常心

  1996年6月1日,当全国的孩子庆贺自己的节日时,青海省西宁第五中学高三学生卢晓珑,在高考模拟考试之后跳楼自杀了!

  据班主任周晋宁介绍,卢晓珑在班里表现很好,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在最近的两次高考模拟考试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5月29日进行第三次考试时,卢晓珑称自己头痛,后两天又情绪不好,随即出事了。《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曾于1995年第一期公布一项调查结果,即对22名儿童自杀行为的分析,该分析发现学习压力过重导致自杀的占45. 5%,高居自杀原因的第一位。

  如前面所说,目前的中国,每年仅有5%的学生能考入大学,而期望孩子考进大学的家长高达 92. 8%,期望孩子将来读博士的家长达 19. 3%。如此巨大的反差,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成就焦虑,甚至可能出现自杀悲剧。

  让我们冷静地想一想,5%是什么概念?它不是学生学习水平的反映,而是中国国情的反映。不管家长如何高期望、孩子如何拼命,5%还是5%,那90%多的家庭岂不要品尝失败吗?他们何以走出这痛苦的沼泽呢?从另一个角度想,成功之路只有考大学一条路吗?不,现代社会已开始由学历社会转向能力社会,成功也由单一模式转向多种模式。况且,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幸福,通往幸福的路更是千万条,父母干嘛要限定孩子的选择呢?

  实际上,只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尊重孩子的人格,相信孩子的选择,孩子完全可能实现对幸福的追求。有个独生女小学毕业时,不愿去重点中学竞争,选了一所以学习日语为特色的普通中学,父亲坚定地支持女儿的选择。如今,三年过去,女儿生活得很愉快,因为是学习日语,已经能用较流利的日语打电话了,还担任了某报的学生记者。这位父亲的感悟是,一个人应先生存而后发展,以生存为基础,发展的路子也就宽了,何必将自己逼上绝路呢?

  十二、为确保小学生10小时睡眠而奋斗

  也许,有人会奇怪,谈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怎么扯到了睡眠呢?睡眠与健康人格之间有关系吗?实际上,非但有关系,而且关系密切。

  据一项国家级调查研究课题显示, 30%的小学生与35%的中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第一症状是焦虑。睡眠状况对人的生活、学习、心理都有直接影响,睡眠不足,导致神经衰弱,心理疾病就容易发生。平时缺觉的时候,我们不是容易烦躁吗?对于孩子来说,睡眠有着特别的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营养学专家高影君,在回答《少年儿童研究》记者提问时说:睡眠有促进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人的脑垂体前叶所分泌的生长激素,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关系最为密切。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睡眠中分泌,白天分泌得很少,并且多是在打瞌睡时分泌的。另外,人体合成身体中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也只有在睡眠和休息的时候才能够很好地完成。所以,睡眠好才可能健康。

  正是基于上述科学依据,早在1951年,政务院就颁布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的决定》,规定学生每日睡眠时间:高等学校8小时,中等学校9小时,小学生10小时。夏季酌量增加午睡时间。1979年,教育部和卫生部又发文规定学生每日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中学生9小时。

  然而,据《少年儿童研究》最新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中小学生睡眠不足,近50%的小学生和近 80%的初中学生感到困乏。以小学六年级为例:睡8小时的40 %,睡6小时的37 %,睡7小时的15%当然,人们不难找出睡眠不足的理由,如考试竞争压力大呀、作业太多等等,谁都相信这是真实的。但是,我们能以牺牲孩子们的健康为代价吗?不!我们应当千方百计地保证孩子的充足睡眠,这关系他一生的幸福与希望。说得严肃一些,任何剥夺孩子睡眠权利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十三、给孩子一个劳动岗位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懒,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90年代初,曾有媒介披露一组数据,即有关方面对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做过统计:美国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而中国仅为0.2小时,即12分钟。当时,不少媒介炒起了“0.2现象”。1996年,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调查也发现,独生子女平均每日家务劳动时间为11. 32分钟!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按说劳动应多于发达国家,却为何如此之少呢?最根本的是一个观念问题。无数家长反复叮咛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是一句非常典型的话,其含义是分数决定命运,一切为了考试,什么道德呀、体育呀都算不了什么,劳动更是不必提及的事。客观一些讲,家长们讲这样的话也是无奈,是被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体制逼出来的。但是,不论有多少理由,我们应首先弄明白孩子是否需要劳动,劳动对于儿童成长有何意义?

  从孩子的成长需要讲,孩子其实是喜欢参加一点劳动的,更喜欢负一些责任,以确立他们在家庭中的位置,并增长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自然需求,我们应该满足他们。否则,他们长大之后会发觉,这一生有无法弥补的缺憾。

  从教育的角度看,独生子女的劳动与健康人格密切相关。这次调查我们发现:第一,独生子女劳动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第二,独生子女从事劳动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勤劳节俭的品德。

  因此,父母们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并以此作为培养优良人格的一个切入点。譬如,在家务劳动中,为孩子选择一个适合他的劳动岗位,郑重其事地交给他,使他具有光荣感和责任感。父母应当经常鼓励孩子,并给其具体帮助,使他感受到劳动的高尚与劳动内容的丰富多彩。

  十四、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自由的人,而自由主要体现在这个人能够自由、有选择地支配自己的行为。这种自由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童年时期对自由支配时间的体验。但遗憾的是,我们这次调查发现,独生子女平均每日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只有68分钟。它说明,我们没有给予独生子女足够的可自由利用的时间,相反,我们用功课以及其它有关学习的活动将独生子女的时间“安排”了,我们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使他们疲于奔命,而失去了选择的机会和能力。更可悲的是,他们几乎成了机器人,在“安排”下失去了自我,以至变得越来越懒散、麻木和消极。有位独生女来信说:“我知道妈妈很爱我,但爱得我想去死,因为我一点自由也没有。”

  自由支配时间,意味着儿童具有了热情地实现自我、用创造性的方法表达自我的机会。剥夺儿童的自由支配时间,实际上是在剥夺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对城市独生子女的调查表明:有更多自由支配时间的独生子女,自信心更强,并且比自由时间较少的独生子女有更强的成就需要。因此,家长们应转变观念,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帮助孩子有效地利用时间,发现生活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其能够更健康更自然地成长!

内容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找资源联系: (复制)婚姻学堂 » 家庭教育的14个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