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以下的问题,这些问题多是近些年一些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方面从认知到行为的难点、疑点或误区。归纳起来供大家思考、借鉴或吸取教训。
(一)抚育、教养孩子,“严格”与“严厉”有区别:
有的家长坚信“严师出高徒”,认为“严”就是“严格”,“严格”就是“严厉”,“严厉”就是“打”;理由是,“三天不打,(孩子)上房揭瓦”。
(二)爱抚与“溺爱”不一样。
(三)充分爱抚与逐步培养独立性,两者并不矛盾:
讲《365夜》里“狐狸的一家”的故事。狐狸妈妈告诉小狐狸说长大了要自己觅食。人,更应如此。所以在孩子3岁以后逐步培养独立能力,也是一种爱抚。
(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与遗弃孩子,有本质上的区别:
一对夫妻离婚,孩子才3岁,母亲坚决不要,“断给”了孩子的父亲。邻人有非议,她说:“这对孩子也是一种锻炼嘛,可以培养他的独立能力!”
(五)这期间,爸爸妈妈爱抚与爷爷奶奶爱抚也是有区别的:
防止亲子关系的“代沟”。
(六)父母两人的教育方法不一致,也是不卫生或扭曲的爱:
父亲主张“小孩是破车,敲打敲打强老些”,母亲则事事处处袒护。一些父母因教子方法的分歧而吵起架来;而犯了错误的孩子要么无所适从,要么溜之大吉。
(七)语言的熏陶和训练不等于是刻意地背诵唐诗宋词:
有极个别孩子的模仿能力超长,但不是理解能力。
(八)也不要急于叫婴儿认字、写字:
那是学龄前的事。
有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幼儿时期,不要过多地进行抽象思维的教育,如识字、背古诗等;只能用孩子的感性认识所能接受的形式来指导孩子认识世界。通过讲童话故事、绘画、唱歌等来引导孩子认识大自然和社会,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能力,使他们能在自由游戏中,接受知识和新事物。
当孩子还徜徉在童年世界时,家长不必急于催赶,不要搞什么“速成”,不要提前被“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吓破胆,而应让他们多享受一些童年的欢乐时光,——这是人格健康顺利发育、发展的需要。
(九)留心孩子对“母爱”的本能“测试”:
1.一个人在遇到突如其来的惊恐、极端的悲痛或严重的困苦等情况的时候,都会采用“呼天抢地喊爹妈”的心理防御方法,这是发自潜意识里的呼喊。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孩子只是哭或者咬着牙一声不吭,这往往是无奈或坚强的孤儿、弃儿或流浪儿。
2.如果孩子喊出“天哪!”这可能是有点知识的、成人化了的孤儿、弃儿或流浪儿。
3.如果孩子喊出“妈呀!”这是人格正常的孩子的反应。
4.如果孩子喊出“奶奶!”这往往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的孩子。
5.如果孩子喊出“老师!”这可能是“长托”或长期住校的孩子。
6.如果孩子把奶奶当妈妈甚至喊成妈妈,就说明孩子主要是由爷爷奶奶在给他爱抚。
7.如果把妈妈当阿姨,就说明孩子长久不与妈妈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妈妈可能是个“工作狂”、“女强人”。而“工作狂”、“女强人”同时又做母亲,是难能“鱼与熊掌兼得”的。
8.当有了情感、记忆、语言、认知、逻辑思维时,如果孩子说出:“我怀疑你是不是我的亲妈!”那很可能是做母亲在情感呵护方面的失败。
(十)保姆—潜移默化—幼儿:
如今,许多家庭为了减轻育儿负担,纷纷请进了保姆。而保姆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以及对幼儿身心发育、发展的影响,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保姆的言行举止、情绪、情感对幼儿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还真值得思考。
1.文化素质。如果保姆初中或高中毕业,并掌握一些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就会情不自禁加以运用。例如,经常给幼儿介绍周围的事物、自然现象等,或是给幼儿声情并茂地讲故事,那末孩子的语言能力提高就相对比沉默寡言的保姆带出来的快。这能更好地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的世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促进其智力发展。
2.性格特点。常有这种情况,父母的性格都比较活泼、开朗、善于交际,而他们的孩子却文静内向、不擅与别人和睦相处,原因是与他朝夕相处的保姆的性格正是如此。还有的幼儿甚至连处世的态度、说话的表情都酷似保姆。由此看来,保姆性格的优缺点很有可能为幼儿个性的形成,打上一定的烙印。
3.特技特长。如果保姆有歌舞、绘画、手工等特长,用以引导婴幼儿,则会培养其相应的兴趣,并得到相应的发展。如果是个笨手笨脚什么都不会的呢?
4.普通话水准。小保姆多为初中生,来自农村,带着浓厚的方言应职。她要是把孩子教成“南腔北调”呢?
当今的现实,基本上说,有水平的初中生也不会来给别人看小孩。可见,“看小孩”是怎样的一种层次或水平。
(十一)幼儿园几乎是100%的阿姨或女老师,这不是科学的编制
这容易造成幼儿的思维、观念和行为都女性化,使男娃娃从人格发育起就“男”不起来,对以后人格的发展及成熟包括性别角色的扮演和区分,很是不利。
(十二)学龄期后,可以让孩子接受适度的“应激源”,以培养意志:
不是所有的“应激源”都坏;也不是所有的人对同一个“应激源”都会产生坏的结果。
(十三)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这一点,迄今尚未引起广大家长的广泛重视。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说谎、懦弱、自卑、孤独、固执、粗暴、性情怪僻、喜怒无常、紧张、焦虑不安、离家出走、逃学、“逃夜”、违法犯罪等。
说到“说谎”。家长一方面教育孩子“不可说谎,诚实是好孩子,说实话不打你”;另一方面,孩子说了实话,却又要遭受责罚甚至是挨打。这种矛盾冲突的结果,导致了孩子说谎。这种说谎是为了“自卫”。善意的和自卫式的谎言,是孩子人格走向成熟的表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谎言表示气愤。其实,一个充满宽松氛围的、没有责罚的家庭,孩子会知道他实在没有说谎的必要。
(十四)一份调查显示:
70%—80%的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与家庭有关,特别是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和交流沟通方式不当有关。
(十五)“体罚”与“心罚”:
任何惩罚都要适当,“心罚”也如此。用的时候,首先警示自己:“罚”的本身只是一种手段,而绝不是什么目的!
(十六)“早期教育”不能揠苗助长:
“早期教育”的定义范围很宽,从胎儿期到婴幼期到学前期,都称为早期教育。对于胎儿的早期教育就是“胎教”。幼儿从一岁左右开始学说话,3—4岁的儿童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能够掌握基本完整的语言。幼儿语言和认识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孩子获得更多知识和对智能的培养。
幼儿期是人一生当中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而生活环境的影响,对智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事例证明,人如果在幼儿期没有进行过教育和训练,成人后永远达不到他们原来应该达到的智力水平。如印度狼孩卡玛拉17岁时,智力水平只相当于4岁左右的孩子。
从心理学角度说,在早期教育中,应更强调的是心灵教育。
“早期教育”不能揠苗助长;而是早期引导,因材施教,“水到渠成”。
(十七)教养、监护的动机不是要取得对孩子的“控制权”:
父母对孩子施爱(“母爱”)与“控制”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现象和过程。“母爱”是指对孩子的情感呵护包括通过物质表达的情感呵护,孩子能体验到并接受,进而产生快乐并把快乐的感受反馈给父母,这就是“母爱”的心理现象和过程。
笔者通过案例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甚至是规律:孩子0—3岁时,“母爱”很有效果;3岁以后效果见差;青春期前后,效果越来越差,每每产生副效果——形成“控制”。
“母爱”与“控制”两者有什么区别或怎样鉴别?简单地说:施爱者无条件地施爱并体验对方的感受就是“母爱”,有附加条件地施爱并只顾自己的感受就是“控制”。
孩子是谁的?18岁以前,委托父母抚育;18岁以后,是上帝的,是社会的,是孩子自己的。
(十八)不要随意对孩子的“好动”定论为“儿童多动症”:
此处从略,参见本文“六、不可让少儿遭受严重的心理伤害(二)儿童期易患的心理疾病和产生的心理问题5、‘儿童多动症’”部分。
(十九)独生子女易出现的几种“心理偏异”:
1.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娇宠,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不知为别人着想。
2.长辈舍不得约束孩子,“独苗苗”被百般袒护。孩子在家庭这个最早加入的社会结构中,未能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走向外部社会也不懂得尊重别人。
3.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小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集体活动的机会、条件;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
4.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工作,这就易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也会缺乏劳动自觉性。
5.家长“望子成龙”,请家庭教师,买钢琴,成天逼孩子认字、作文、弹琴、习画、学外语等,没完没了。孩子缺乏应有的游戏时间,会产生厌学情绪。
独生子女产生“心理偏异”的情况也是复杂的,不独是父母的“爱抚偏异”所致。
独生子女是指夫妻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现象。在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后,独生子女问题才成为社会的普遍性问题。
独生子女逐渐成为中国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据权威机构统计,至1995年,中国3.2亿个家庭中,独生子女家庭占20.72%,独生子女已达6600多万。这些独生子女大部分生长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大部分将成为未来社会的骨干力量。
这些年来,独生子女的教育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种实证性的探索和规范性的研究应运而生。如,“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与教育”、“独生与非独生学龄儿童行为特征的比较”、“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问题”、“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性问题”等。
(二十)关心、关爱与关注、教育、教训是两组不同的概念:
关注未必是关心,也不是关爱;教育不等于关心,教训就更不是关心。
孩子生活的内容不只是读书考试,父母和孩子见面的第一句问话不一定非要是“作业做完了没有”或者“这次考了多少分”不可。
(二十一)你了解少儿的心理世界吗?
少儿有少儿自己独特的心理,他们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
然而在多数父母的观念中,少儿就是“尚未变成大人的人”。于是居高临下地看待、了解孩子,因此很多时候无法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甚至存在着与童心世界相隔离的心理障碍,经常发生剥夺童心、童趣的事情。例如:不许弄湿鞋袜,不许玩泥沙,不许上树,不许这样那样,认为玩耍是浪费时光,强行安排孩子的课余时间,外加做家长诸如练书法、学弹琴等的作业,孩子没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
不管家长认可与否,游戏是少儿抒发情感、认识世界的主导活动之一。也许孩子的许多言行、举止、乐趣和爱好,在大人眼中是荒唐可笑的,难以理解的,但是在孩子心中却是美妙的,是他们的天堂和乐园。孩子通过自由游戏获得感性知识,观察世界,接触世界,开发智力和创造力。在自由游戏中,他们渐渐明白了怎样和自然界打交道,怎样和小伙伴打交道,劳动怎样改变世界,自己应怎样接触世界?不管是做什么,如:捏泥巴、挖沙子、绘画、做玩具、过家家、垒房子等,孩子的双手灵巧性受到锻炼,四肢的运动促使了大脑最富创造性区域的开发。如果认为孩子会越玩越野,因而横加阻拦,试图束缚其手脚,那末,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只在孩子玩耍入迷或出格时,教育他们注意安全和卫生,诱导他们将兴趣转移到高雅、有益于智力开发的游戏上;而不应粗暴地干涉、严厉训斥甚至拳脚相加。
有心理学家提倡在人格方面,孩子与家长共同发展。这应该做得到。
(二十二)每个做父母的,你认为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
目前,有的城市在拟举办有关“21世纪父母的标准”研讨会,其动机与用心可以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