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分享
用心经验

不可让少儿遭受严重的心理伤害

爱图集

这是严肃而沉重的话题,轮到哪个少儿的身上,他对这个话题都会感到最为沉重,对这样的遭遇感到最为悲哀甚至无奈!

原先思考这篇演讲的题目就是《不可让少儿遭受严重的心理伤害》;后来应雀巢公司之邀,决定从正面提出,改为《婴幼儿人格发育及成人如何进行情感呵护》;现在再扩大一点范围,定为《少儿期人格发育及成人如何进行情感呵护》,把“不可让少儿遭受严重的心理伤害”作为副标题和正文中的一个中标题。

其实,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里,已经流露出这一观点,这里再明确地做一强调,并提出人生的三大不幸之一是少年丧父,归纳出儿童期易患的心理疾病和产生的心理问题有24种之多。

(一)人生有三大不幸:

人生的三大不幸是少年丧父(没人抚养和不利于人格发育发展)、中年丧偶(缺少合作伙伴)、老年丧子(失去赡养和精神寄托)。一个人只要摊上其中一种,都是他的人生悲剧。这是传统观念和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说。

如果一个人在“少儿期”因丧失父母(“少年丧父”的广义),那他心灵上的创伤,一辈子也抹不掉。这样的少儿,会成为孤儿以至弃儿或流浪儿,这里统一称“孤儿”。

虽有父母包括继父母等监护人,但对孩子从生理到心理都进行虐待,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无法进行正常的人格发育和发展,是为有父母的“孤儿”。

如果一个孤儿受到某慈善者或慈善机构的养育、爱抚,满足了“皮肤饥渴”,使人格的发育和发展健康、顺利,产生出优秀的人格品质;从心理卫生角度说,他不是孤儿,这叫做“孤儿不孤”。

这里主要说前两种孤儿。

人一来到这个世上,就成为社会的人,就开始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孤儿同样也是人,是社会的人,有着社会角色,只是有些角色残缺或扭曲,但残缺、扭曲的原因或责任不在他本人。

他再小,也是父母的孩子或其他监护人的监护对象,是国家的一国民,是社会的一成员,是民族的一“族员”,是某个群体的一分子。

正因为他小(指未到18岁,即“少儿期”);所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国家(通过政府的民政、教委、卫生等部门以及居委会或社区,通过法院)、社会、民族、某个群体,就有责任和义务从生理到心理上对其进行养育、呵护,孤儿有享受来自这些方面养育、呵护的权利和自由,或孤儿有权说:“你们要把我养活到18岁!”

18岁对一个人来说有3个重大的意义:一是,人的人格从3岁发育,到18岁基本发展成熟;二是,18岁读完高中,掌握了工作或劳动的基础知识;三是,从生理方面说,是劳动力长成的时候。总之,18岁是个体开始或可以正式走上社会的年龄。

《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不管是3口之家的还是单亲家庭包括离异的或私生子的)有抚育未成年子女的责任,少儿必须要有监护人;如果没有,则由政府(通过有关机构)履行监护人的职责、义务。笔者认为,如果父母等监护人不履行这一责任、义务,而且还虐待孩子,甚至有遗弃行为,则必须追究其《民法通则》或《刑法》的责任;如果政府有关机构不履行或没有履行好这一职责、义务,则应追究有关负责人或操办者的行政责任。少儿的这一权利必须得到落实。主要包括衣食住行、情感呵护、看病吃药和读书求知等4大块。

衣食住行——是作为社会的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在少儿没有独立的生存能力之前,必须要有有关的人员或机构负责提供服务,并且少儿本人不负担经济责任。

情感呵护——主要是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来进行“情感呵护”;孤儿是弱势群体,全社会都应有“爱心奉献”,不歧视孤儿,对弱者发恻隐之心,这是“人性”的体现。

看病吃药——孤儿应该在民政等部门有登记,凭登记,在患病的时候,可以到任何一家国立医院免费治疗。这是“人道”或“人权”的问题。

读书求知——孤儿有权免费完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读书学习任务。读书求知,也是每一个学龄儿童的义务。

说起“义务”,就联系到《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真正意义应该是:适龄儿童必须上学,起码上到初中,对于孩子来说,这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是在为提高这个国家、民族、社会的综合文化素质负责,所以才用“法律”把它保证;但作为政府和学校,则必须承担孩子在校期间的书费、学杂费、服装等开销即物质保证,并保证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失学或辍学,至少到初中。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务。但我们却做得很不够。有父母等监护人的孩子且如此,更何况是孤儿。

日前,笔者一次晚饭后在街上遇见一位上初一的女少儿。她戴着红领巾,席地而坐在路灯下,埋头在做作业,旁边是一纸“求援书”。……

关于辍学的问题,孤儿的“我要上学”的问题。责任在谁,政府与学龄儿童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这值得每一位负责教育的官员和“教育家”思考。笔者认为,真正的“希望工程”不是社会的“1+1”;而是财政开支,行政拨款,供养学龄儿童顺利读完初中。而对于孤儿,应该是直到培养成人——满18岁,或一直读书到高中毕业。

总之,孤儿的一切经济耗费,应由国家财政拨专款,通过民政、卫生等有关机构,进行开支。而不应该依赖社会捐赠之类的举措。

(二)儿童期易患的心理疾病和产生的心理问题:
1.“儿童孤独症”——
日前电视剧《书香门第》中塑造了个患“儿童孤独症”的典型形象。电视外我们有的心理咨询师在讨论,它主要是由哪些原因或因素造成的一种“精神病”;而好多的年轻父母,则祈祷自己的婴幼儿千万远离这种心理疾病。
“儿童孤独症”又称为“儿童自闭(综合)症”、“荒凉综合症”,是以严重孤独、对别人视而不见(包括父母)、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发展有障碍、刻板重复动作、任性和对环境异常反应为特征的一类精神疾病,现今又统称“孤独性障碍”。无论在成因、发展方式和治疗手段上,和成年人的孤独症都有很大区别,它是一种严重的婴幼儿发育障碍,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这种病症涉及患儿感知、语言、情感、智能等多种功能的损害。“儿童自闭症”通常以3岁前起病为特征,会一直延续到终生。患者男孩子多于女孩子。孩子和父母都痛苦。
“电视孤独症”是“儿童孤独症”细分或新分的一个亚种——患者的玩伴只剩下电视了。

⑴病因:
很大的可能,与孕妇生病吃药、怀胎期间受到强烈的恶性刺激、家族遗传、儿童脑部疾病、家庭环境(如隔代抚养、机械抚养、“冰箱母亲”、亲子关系紧张)等因素有关。
对于孩子来说,在他出生前的一切特别是父母在什么情况下怀的孕,都是先天或遗传因素,都是不可抗力、无可奈何的。
总之,病症在孩子身上;但病因,无论先天、后天,责任都在父母亲身上。

⑵临床表现:
①孤独离群。患儿没有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和要求,对集体生活环境不适应,整天沉浸在个人的小天地里,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甚至当别人喊他时也不理睬。
②情感冷淡。对人包括自己的父母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无面部表情,即使是同母亲分离也没有什么焦虑,不喜欢别人拥抱他,即使在母亲的怀里吃饭也不将身体贴近母亲,看人时常常是眯眼斜视或用余光。
③缺乏社会交往的技巧,不会正常地与小朋友交流。如找小朋友玩时,要么突然拍一下人家的肩膀,或者揪一下、搂一下对方,然后就走开。

④语言障碍。大多数患儿语言发育迟钝,有的语言发育正常但平常语言很少,“心中有事不说话”,显得很安静,有的常常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或要求,有的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而无意义的话,或单纯模仿别人的语言(反射性语言),有的在说话时还会出现人称代词颠倒的现象。
⑤兴趣狭窄,行为活动单调刻板,适应新环境困难。常常是在较长的时间里只专注于某一种或两三种游戏,表现出一种无目的的重复行为,不肯改变所处的环境、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⑥多数患儿智力迟钝;少数患儿可表现出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如具有超常的机械记忆或推算能力,即所谓“白痴学者”。
⑦其它症状。如有的患儿却对某种小动物或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表现出特殊的兴趣,有的有怪异行为如在家里反复地锁门开门,在运动方面缺乏平衡能力。

⑶辅导或矫治:
①加强亲子之间的情感沟通。
②加强语言训练。
③行为疗法。矛盾意向疗法(故意让患儿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正强化法、负性活动练习(让患儿过度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放松疗法。
④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中枢神经兴奋剂。从略,下同。

2.“儿童选择性缄默症”——
儿童在一定场合下讲话,离开这一场合则沉默不语,拒绝讲话,用点头、摇头、手势,或仅用“是”、“不是”、“好”、“不好”等非常有限的单词,或用简单的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表示自己的意愿。
这在儿童“精神分裂症”中较常见,还伴有其它精神行为异常。
在儿童人群中所占比例很小,一般在3—5岁发生,女孩比男孩偏多。

⑴病因:
主要是由某些刺激如受惊、恐惧、抑郁、压抑、孤独等因素而造成精神紧张所引起的。

⑵临床表现:
①在某些场合和人多的地方不爱讲话,特别是在不熟悉的环境中和陌生人面前几乎是不开口,仅用手势等动作来交流。但并没有生理性损伤,也不是智力低下;因为他们在家里或面对熟人仍然说笑自如、正常。
②在性格方面,表现的是孤僻、敏感、害羞、胆怯、情感脆弱,爱哭闹,易动怒。
③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④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
⑤常用消极甚至是错误的攻击性行为控制他人。

⑶辅导或治疗:
①消除引起精神紧张的因素。
②疏导疗法。
③正强化技术。
④药物从略。

3.“儿童抑郁症”——

⑴病因:
可能是多种因素所致,包括遗传、生化代谢缺陷和环境因素等,但主要是因心理遭受刺激而诱发。
①情感上受到重大打击。
②自尊心、自信心受挫。
③自己的不良性格的影响。
④家长特别是有抑郁症状父母的言动的影响。
⑤攻击性所致。自尊心、自信心受挫,就会产生攻击性,而这种攻击性又不直接表现出来,于是转化成抑郁。

⑵临床表现:
①不愿与人交往,孤独,离群,缺乏热情。
②自我责备、贬低。
③性格变得古怪。
④有的还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如头痛、腹痛、失眠、食欲不振、消瘦、全身游走性疼痛或瘙痒。
⑤对学习等活动不感兴趣。

⑶辅导或治疗:
①支持疗法。
②行为疗法。

4.“儿童强迫症”——
发病年龄以10岁前多见。

⑴病因:
①患儿遇到重大生活事件的刺激,使儿童忧心忡忡、胆战心惊。
②性格影响。如性格内向、胆小拘谨、优柔寡断、行动古板。
③家庭特别是父母的影响。如父母性格内向、偏执,有洁癖、强迫行为。

⑵临床表现:
主要是强迫观念和动作。
①反复记数。
②反复洗手。
③反复玩弄手指或反复摇头。
④反复进行自我检查。

⑶辅导或治疗:
①系统脱敏疗法。
②反应阻止疗法。
③思维阻断疗法。

5.“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也叫“多动综合症”、“注意力障碍”、“注意缺陷障碍”,是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
到了9岁是症状最突出的年龄,男孩多于女孩,患病率为3-5%。

⑴病因:
有研究结果表明:产生该病症,80%的是生物学因素、遗传原因。

①遗传因素。
②神经心理学因素。
③轻微脑损伤因素。
④生物化学因素。
⑤心理社会因素。
⑥其它,如饮食方面的营养片面、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以及人工色素添加过多、锌和锰缺乏、铅和镉过多等的可能性。

⑵临床表现:
综合表现是活动过度,无法安静地坐着,言语过多,吵吵嚷嚷,注意力涣散,焦躁不安,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常常干扰别人,好顶嘴、打架,横行霸道,纪律性差,缺乏社交能力,学习困难,做事常常是有头无尾、丢三落四,容易染上不良习惯如逃学、说谎,甚至有不良行为如偷盗,在家里往往是睡得晚、起得早,不习惯与同龄或年长的孩子玩,倒喜欢与比自己年幼的孩子玩,想改正但自控力极差。
概括起来,它的临床特征是,
①多动,活动过度。
②注意力不集中,有注意障碍。
③情绪不稳定,冲动性大,任性。
④有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问题,适应环境困难。
⑤此外,学习困难(主要是对应试教育而言,情况复杂),但大多数患者的智力正常。换句话说,“学习困难”与“智力发展”没有必然或直接的因果关系。

⑶辅导或治疗:
①行为疗法。行为矫正。
②系统脱敏、自控训练。如先玩后做作业,做15分钟作业玩10分钟,逐渐做20、30分钟作业。
③代币制奖罚疗法。
④娱乐疗法。
⑤“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⑥疏导疗法。
⑦支持疗法。
⑧教育引导。
⑨调整饮食构成。近来有研究表明,限制西红柿、苹果、橘子和人工调味品(中有防腐剂)等甲醛水杨酸类食品的摄入,偏多吃绿色食物、蛋类、肉类等,对儿童多动症有较明显疗效。
⑩药物治疗。

⑷“多动症”与“好动”的区别:
①多动症儿童活动是杂乱、无目的的;
好动儿童活动则是有目的、有序的。
②多动症儿童几乎在所有活动中都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好动儿童只是在某一个场合下、某一种或几种活动有多动表现。
③多动症儿童多动不分场合,一些举动难为人们理解。
好动儿童即使特别淘气时,其举动也不离奇,能为人们所理解。
④多动症儿童不能专注于某一项活动,没有什么活动方式或内容能使他安静下来。
好动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能安静下来,能玩或做得很久,直到达到目的或完成任务。

⑸注意:
多动症是由于神经受到一定程度损伤并出现轻微的器质性改变,而导致多动。对它的治疗可以药物为主。而现在许多家长、老师所认为的多动症,其实并不具备这样的特征。许多孩子只是由于大脑、神经发育不成熟,有轻微的脑功能失调,而导致多动。这样的情况,一般只称为“多动反应”或“多动现象”。它是可以通过一些心理疗法收到很好效果的。
①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扣上这个病名。
②活泼、好动、多动≠是多动症状,更≠是多动症。
③孩子3年级以前一般不要考虑是不是此病。
④“多动症”的结论应当由医生或专家来下。
⑤如果孩子患了“多动症”,也应求助生理医生和心理医生,家长是积极配合。

6.“儿童恐怖障碍”——
指在日常生活中,儿童对一般性客观事物和情境产生的恐惧、焦虑,达到异常的程度。
“恐怖障碍”是正常儿童心理发展中可能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它≠“恐怖症”。

⑴产生的原因:
主要是环境和教育造成的,以父母、老师的行为方式、教育方法不当为重点。其中,家庭对孩子的吓唬、威胁方法和对孩子教育的不一致性、不一贯性,负面作用尤其大。
⑵临床表现:
①动物恐怖。
②社交恐怖。
③自身损伤恐怖。
④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恐怖。
⑶辅导或治疗:
①系统脱敏疗法。
②家庭疗法。
③支持疗法。

7.“学校恐怖症”——
指学龄儿童对学校产生一种强烈的恐惧感,重点是怕考试、怕见老师,进而拒绝上学。以男生较多见。

⑴病因:
既有孩子自己的原因,也有学校应试教育的原因和家长的许多原因。
①性格缺陷。如胆小多疑、太仔细、太谨慎、过于敏感。
②父母的过分溺爱和庇护,使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性弱。

③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过高,本来喜欢学习,现在反倒怕学习。

⑵临床表现:
①不愿上学。先与家长提出交换条件,后来条件越来越苛刻以致使家长无法兑现,再后来干脆就拒绝上学。
②害怕上学,害怕考试。
③易产生焦虑症状特别是考试焦虑症状。
④往往是优秀生、好学生、听话的乖学生患此症。

⑶学校恐怖症状与儿童逃学行为有区别:
①学校恐怖症患童毫不掩饰地向家长提出他不想去上学。
逃学行为患童为达到不去上学的目的,常常是制造一系列去上学的假象。
②学校恐怖症患童往往是优秀生、好学生、听话的乖孩子。
逃学行为患童往往被认为是坏学生,他们有违纪行为,上课不好好听讲,作业马虎,成绩差。
③学校恐怖症患童一般是被家长溺爱,父母对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关注,期望过高。
逃学行为患童的家长往往是整天忙于工作,或关系不和睦,给孩子的关心和温暖很少,这样的学生因学习成绩差而遭受惩罚。
④学校恐怖症患童的心理障碍是情绪问题,较常见的是焦虑反应。
逃学行为患童其心理障碍是行为问题。

⑷辅导或治疗:
①暗示疗法。
②脱敏疗法。
③辅助使用一些无副作用的“安慰剂”。
④家庭疗法。
⑤教育治疗。
这成了一个难题。既然恐怖的是学校,那学校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宗旨、方法不改善或不改变,辅导和治疗此病恐怕就无从谈起。

8.“儿童焦虑障碍”——
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恐惧,特别表现在考试方面。考试方面的障碍严重了,发展为“考试焦虑症”。

⑴病因:
①父母的影响。父母的焦虑可直接“传染”给孩子。
②家庭环境不良。
③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方法不当。
④学校与家庭的责任心过强,对孩子的期望太高。

⑵类型及临床表现:
①分离性焦虑障碍。主要在学龄前。
②过分性焦虑障碍。常常对未来或未发生的事情表现出毫无根据的担忧和过分的恐惧。
③回避性焦虑障碍。在陌生环境里或生人面前表现得极其紧张。

⑶辅导或治疗:
①满灌疗法。
②模仿学习法。
③疏导疗法。
④放松疗法。
⑤矛盾意向疗法。
⑥教育疗法。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师。

9.“攻击性行为”——
指个体用言语和行为对他人进行人格和身体的攻击。
有很多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表现出攻击性倾向和一些攻击性行为,但程度轻重不一。男孩比女孩表现得更明显一些。

⑴原因:
①遗传因素。父母身上可能存在着某种微小基因缺陷,受到遗传基因倾向影响的儿童在后天的环境中会将其表现出来。
②心理因素。有情绪问题和行为障碍的儿童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如多动症患儿。
③教育因素。如家长对孩子袒护,会使儿童产生一种随时可以攻击别人的合理感。
④模仿学习。儿童的许多攻击性行为,是从父母、同伴等周围人那里以及电影电视中模仿学习而来的。
⑤饮食因素。如摄入过多的糖。

⑵临床表现:
①言语较多,喜欢与人争执,讲粗话,骂人,好胜心强。
②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如哭闹叫喊、扔东西,或以头撞墙,有的还可能表现出一种“屏气发作”,即大声号哭之后,呼吸暂时停止,再严重时伴有发绀和痉挛现象。
③易冲动,自控能力差。经常向同伴发起身体攻击。

⑶辅导或治疗:
①控制环境的恶劣影响。从社会环境中寻找那些可能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并予以消除。如果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那父母应该做自我检查并改正。
②暂停法。如“关禁闭”(有着严格的操作注意事项)。
③正强化技术。
④“转移注意法”。
⑤“消耗能量法”。
⑥纠正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⑦饮食疗法。如减少对糖的摄入。
⑧药物疗法。

10.“学习能力障碍”(又称“特殊发育障碍”)——
“学习”,应该是广义的。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很有争议的话题。
通常指患儿在言语技能、学习技能(包括阅读、拼音、书写、计算等)、运动技能等方面,发育延迟,虽然也很用功,但与同龄儿童相比和与他实际的智力水平表现有明显的差距。小学生比较多见,约占学龄儿童的7%左右,男孩多于女孩。

⑴原因较多,主要归纳为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
①器质性因素。儿童在围产期造成轻微的脑损伤或轻度的脑功能障碍。
②遗传因素。
③营养因素。如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铁等的缺乏。
④不良的家庭环境。
⑤儿童在幼时未得到良好的教养。
⑥不适龄的学习内容和不适当的教育方法,使儿童产生一种厌学情绪。

⑵类型和表现特征:
①言语技能发育障碍。
②学习技能发育障碍。
③运动技能发育障碍。
④混合性技能发育障碍。

⑶注意的问题:
①学习能力障碍不是由于明显的智力低下、感觉器官有缺陷、有情绪障碍或缺乏学习机会所造成;而是由某一学习技能障碍引起的。
②指儿童在某一科或两三门课程上的学习成绩,比他实际智力能达到的成绩差得多。
③多动症儿童也会表现出学习障碍,但那是由于多动、注意力缺乏和行为障碍所造成的。

⑷辅导或矫治:
①教育训练。针对每位患儿的具体技能障碍,制定出专门的训练计划,在治疗师的示范下进行个别的矫治。
②心理治疗。如正强化法,对患儿每个微小的进步特别是对新技能的获得,都要及时进行表扬和奖励,提高其自信心。
③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正确的家庭教育。

11.“考试焦虑症”。
也叫“考前紧张综合症”或“考场堵塞综合症”。——适度焦虑、紧张≠焦虑症。参阅《学生考试的紧张焦虑及如何调适?》。这里从略。

12.“神经性紊乱综合症”——
由学习紧张、心理压力过重而引起。患者对课堂有一种神经性的条件反射。一进教室就不由自主地挤眉弄眼、打嗝干咳、四肢抖动、目光散乱、自言自语。这些行为一开始并没有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疾病的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是不遵守课堂纪律而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进而使病情加重。

13.“感觉综合(统合)失调症”——
其症状为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紧张、焦虑,人多不敢说话,办事丢三落四,爱哭爱闹,学习不专心,虽然智力不差,但不能很好发挥,并且运动技能和适应能力都差。
“考试焦虑症”、“神经性紊乱综合症”和“感觉综合失调症”等往往交织在一起,所以,可以叫多症并发。可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等。

14.“神经症”。
于“青春期”。从略。

15.“吮手指、咬指甲”——
有调查统计表明,90%的正常婴幼儿都有这样的行为,特别是儿童长牙的时候;所以,在婴幼期是正常现象。儿童到了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
如果过了这个年龄段特别是到了学龄期仍然如此,就是一种心理运动功能障碍。
该障碍不仅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也是儿童内心紧张、压抑、忧虑、自卑和敌对等情绪的表现。

⑴原因:
①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特别是缺乏母爱。
②缺少与同龄伙伴的接触。
③适应新环境困难。
④模仿。
⑤教育不及时。
⑥其它原因,如在饥饿、身体疼痛等不舒适的表现时,吮手指、咬指甲可以转移或分散这些不舒适反应的注意力。

⑵表现特征:
①只要手里、嘴里没有东西,几乎是整天将手指放在嘴里吸吮。
②睡觉时不吸吮,就不能入睡。
③上课时吸吮。
④往往是固定吮、咬某一个手指。

⑶预防和矫治:
①满足孩子被爱、被关注的需求。
②为儿童提供合适的玩具和场所。
③定期给孩子剪指甲。
④厌恶疗法。
⑤负性活动练习。
⑥正确的教育和正性强化法。

16.“遗尿症”——
指儿童5岁以后仍然不能控制排尿的现象。
标准是,5—6岁儿童每月至少尿床2次,再大一些的儿童每月至少尿床一次,便可作出“遗尿症”的诊断。
有调查表明:患有“遗尿症”的儿童占儿童年期人口的15%左右,5—10岁的儿童居多,14岁以后发病率降至3%,男患童是女患童的两倍。

⑴病因:
①遗传因素。
②由躯体或生理的某种病变引起的。
③心理因素。如不被重视或关注、受惊、环境突然改变、遭受重大创伤、过度疲劳、睡眠过熟。
关于“不被重视或关注”一点,大多数父母都忽略或不懂得一个问题:孩子不被父母重视或关注,心里不痛快,于是夜间遗尿便成为一种表达抗议的形式。这是“潜意识”里的事情,孩子不是有意识、故意的。

④教养方式不当所致。

⑵类型和临床表现:
①分为夜间遗尿(尿床)、昼遗尿(尿裤)和昼夜遗尿3种。
②另一种分法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遗尿症”是指儿童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发育迟缓,或从婴儿期开始就从未建立起排尿控制。“原发性遗尿症”患童一般还伴有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
“继发性遗尿症”是指儿童曾经形成过或建立起控制排尿的能力,但后来由于某种或种种原因又出现不能控制排尿的状况。患这种“遗尿症”大部分是由于精神紧张而引起的,同时还伴有情绪不稳、夜间心悸、梦游、言语障碍、多动、学习困难以及不良行为等症状。一般说来,5岁前如果一年以上没有尿过床而后来又尿床者,可诊断为“继发性遗尿症”。
临床表明,“原发性遗尿症”所占比例很大。在性格方面,“遗尿症”患童大多比较乖僻、内向,情绪不安,有自卑感。

⑶辅导或矫治:
①尿床报警铃。
②闹钟惊醒法。
③憋尿训练。
④建立合理或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
⑤重视和关注孩子,让他成为家庭中关系实际平等的一员。
⑥正确对待儿童的尿床问题。不要对患童进行讥笑、羞辱、责骂甚至对外宣扬;若此,患童会感到出丑、丢人,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自卑感和不满以至敌对情绪。应该给这样的儿童以更多的关怀、安慰、鼓励,帮助患童树立起克服“尿床症”的信心。
⑦正强化技术。
⑧饮食疗法。主料:公鸡肠、糯米汤、猪小肚、猪膀胱、鸡蛋、牛鞭。
⑨针刺穴位法。
⑩药物治疗。

17.“口吃”(又称“结巴”)——
是儿童在说话时频繁地不自主地表现出言语重复、发音延长或停止的常见的一种语言障碍。
“口吃”现象大多发生在2—4岁的儿童,约有10%的儿童曾一度发生过“口吃”,但绝大部分者不经治疗会自愈。这是暂时性的“口吃”,属于正常现象;所以父母不要刻意地予以纠正或指责,因为这反而会起到“强化”和“暗示”的作用,患童会越加“口吃”。儿童9岁以后如果仍然“口吃”,则需要矫正。否则会延续到青春期和成人期。男孩易患,比女孩多3倍左右。

⑴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几种可能如下:
①遗传、生理原因。有研究说,与某种脑功能障碍有关,与语言神经末梢缺陷有关。
②心理原因。这是引起“口吃”的主要原因。是儿童在受惊、被斥责、被惩罚、被嘲笑、环境突变、家庭不和以及父母死亡或离异等情境下引起恐惧、焦虑情绪的一种表现或结果。
③整个语言神经功能有障碍。
④躯体的某些疾病。
⑤好奇、顽皮地去模仿和接受暗示。

⑵类型和症状表现:
①难发性。对开头的一个字发音感到特别困难。
②重复性。反复发某一个字的音。
③中阻性。在说话过程中,拖长或中止某个字的发音。有的患者在说话时还伴有挤眼、面部歪斜、唇颌颤抖、歪脖子、摇头、踏脚等症状。这使对话非常困难。

⑶辅导或矫治:
①消除社会不良因素。父母等周围的人不要过分地关注患童的言语缺陷,更不要讥笑、指责等。
②创造宽松、平等的氛围,让患童主动说话,别人不要中途插话或打住,直到他把话说完,别人再说。
③发音训练法。
④言语矫正法。
⑤树立矫正的信心。
⑥放松训练。

18.“肥胖”——
指儿童摄入的热能超过消耗的热能,从而引起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或过剩,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这样的一种代谢障碍。
绝大多数的肥胖儿童是属于多食少动的单纯性“肥胖”,主要是躯体表现,但与心理因素有关。

⑴原因:
①摄入热能过多,使营养过剩。
②运动量过少。
③喂养不当。
④不良的伴食行为。
⑤环境的影响。
⑥遗传因素。
⑦内分泌代谢或神经中枢调节机能失调。

⑵类型:
分“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
“轻度”即“偏胖”。笔者认为,根据时代的发展,撇开“瘦身”的时尚,“偏胖”在当今属于“正常”;并且建议不要轻易提“肥胖症”。

⑶辅导或矫正:
①认知改变疗法。
②限制食量。
③增加运动时间和运动量。

④改正不正确的喂养方法。
⑤培养自控能力。
⑥正强化技术。
⑦制定科学的作息制度并落实。
⑧做少儿减肥操。

19.“神经性厌食”——
一种主要由心理因素引起的饮食障碍。患者自己有意造成体重明显下降至“正常生理标准体重”之下,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这样的心理生理障碍现象。13~25岁的青少年发病较多,且多是女生。

⑴原因:
①喂养方法不当。
②对新环境不适应。
③心理因素。当今社会以“苗条”为时尚。
④遗传因素。
⑤下丘脑功能异常。

⑵表现:
表现为儿童长期对食物不感兴趣,缺乏食欲,食量小,经常拒绝或回避进食,如果强迫其进食,则立刻引起呕吐。总之,是围绕着减轻体重而进行各种各样的非正常活动。

⑶辅导或矫治:
①认知改变疗法。
②行为疗法。
③支持疗法。
④教育疏导。
⑤饮食疗法。
⑥按摩疗法。
⑦药物治疗。

20.“偏食”——
是指儿童不喜欢或不吃某一种或某些食物的不良进食习惯或现象。
偏食主要是后天养成的。

⑴原因:
①大人进食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②不良的联想引起儿童偏食。
③不良的强化。

⑵表现:
①不喜欢吃某种食品。
②由于偏爱某种食品而少吃或不吃其它食品。
③由于特别厌恶某种食品而影响吃其它食品。

⑶辅导或矫治:
①饥饿疗法。
②正强化技术。
③系统脱敏疗法。
④认知改变疗法。
⑤创设良好的进食环境。

21.“异食癖”(又称“嗜异症”或“嗜异癖”)——
指儿童喜欢吃常人不能吃的一些东西,如泥巴、沙石、毛线、头发等,而且对异食感到快乐,不吃就感到不舒服。不常见。发生在1—6岁的儿童,男孩比女孩多。

⑴病因:
是一种心理失常的强迫行为。
①往往与家庭环境的异常状态有关,如失去母爱、营养失调等。
②另外,与儿童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物质也有关,如缺铁、锌等。

⑵危害性:
其重大的危害不在于这种行为的本身,而在于吃下去以后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由于吞食的异物不同,造成的并发症也不同。

⑶辅导或矫治:
①控制环境。
②认知改变疗法。
③正强化技术。

22.“睡眠障碍”——
指睡眠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或时序紊乱等问题。

⑴病因:
①生理因素。与儿童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不完善、功能的失调以及抑制和兴奋的调节不平衡有关。
②遗传因素。
③过度惊吓、兴奋,受到重大刺激,都有可能引起儿童精神高度紧张、焦虑、恐惧而产生睡眠障碍。如晚上睡前看了紧张、恐怖的电影电视,会产生“后怕”而难以入睡。
④躯体因素。
⑤教育方式不当。
⑥睡眠习惯不好。
⑦环境因素特别是居住条件不好。

⑵类型及表现特征:
①入睡困难和睡眠不安。
②夜惊。发作过后仍能平静入睡,醒后对发作的经过基本不能回忆。
③梦魇。发作时伴有防御性的身体运动,醒后往往难以再入睡,醒后能回忆起那些可怕的梦境。
④梦游。梦游并非是做梦。梦游时不会回答别人的问话,但有可能服从别人的命令回到床上。梦游的一些动作似乎有目的性。发作后又会自动上床入睡,醒后对发作经过完全遗忘。

⑶辅导或矫治:
①疏导疗法。
②放松疗法。
③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④改善睡眠环境和条件。
⑤教育方法要正确。
⑥药物治疗。
⑦另外,辅导、矫治“失眠”的一些方法,也适用于此。

23.“小儿屏气发作综合症”——
就是小儿“气死病”。患儿一声哭出,呼吸加快,随后出现屏气,面色发紫,唇青,目肿,眼珠上翻,四肢抽动,全身强直,良久没有声息,呼吸暂停,甚至有短暂意识丧失,这样的现象或症状。
屏气发作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发作性神经官能症,常见于那些被过分溺爱、任性或“神经质”的孩子,年龄大多见于1岁左右的小儿,发作次数少则数日一次,多则每日3次左右。

⑴发作原因或导火索:
每遇发怒、恐惧或不合意之事。

⑵预防及治疗:
①一旦孩子出现屏气发作,应立即采取措施,及时中止发作,以减少因缺氧对大脑的损害。父母首先不要紧张,应立即将孩子抱到床上,保持安静,减少或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一般不需要用药,大多数孩子在半分钟至1分钟会发作停止,个别严重的孩子可能持续2—3分钟。此时可用手指按压人中穴,孩子即会很快苏醒。如果频繁屏气发作,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药。

②孩子屏气发作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科学的情感呵护。父母平时对待孩子要和蔼可亲,避免过分溺爱,要因势利导,耐心教育。如果不给孩子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如果对孩子百依百顺,可能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偏异,这对身心健康不利,其中有可能产生屏气发作。一般来说,大部分孩子3—4岁后,屏气发作会逐渐缓解或停止。
③此类患童多性情暴躁,且有郁滞,加之元气不足;除了心理疗法即科学的情感呵护,还提倡中医调理。

24.“大脑发育不良症”。
关于以上诸多心理病症及其治疗等,除了参阅《学生考试的紧张焦虑及如何调适?》,还可参阅《你认知自己的心理么?》等讲稿。
受到心理创伤的少儿易产生“移情”。“移情”,显现在人生的各个阶段。特别是0—6岁期间的心理创伤很难愈合,能影响一生,常常“迁怒”在他人或别的事情上。
随机调查统计比例的显示:几乎是100%的孤儿、弃儿、流浪儿在以后的人生阶段,个性发展都是不顺畅的。由于每个人的认知、意志等心理因素或叫主观修炼不同:65%的自暴自弃,浑浑噩噩一生;30%的沉沦,走上犯罪的道路;5%的奋发向上,成就了事业(其事业多为社会学方面的,如改革家、作家)。
随机抽样100个作家,发现,70个作家在小时候都有严重的心理创伤,有的就是孤儿如高尔基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些苦难的儿童以后没有颓废、败坏、沉沦,而是“升华”了,“移情”为发愤,著书立说。
从哲学、社会学方面说,是苦难的历程,锻炼了孤儿的意志,实现了人生的“亮点”——这是极少数的孤儿。但从心理卫生角度说,是孤儿时的心理创伤使他们的心理不健康,因为心理的不健康给他们的一生带来苦难——这是绝大多数的孤儿。
在我们美化了的街道上或在“第二自然”的景观里,不能出现流浪儿、少年乞丐。一旦发现,民政部门应负责收容,无监护人者,立即送到孤儿院。孤儿院应该是由财政拨款的真正的慈善机构。
让“雾都孤儿”走出云雾,见到阳光。保证让孤儿不孤。
确保少儿的人格,健康、顺利地发育和发展!

内容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找资源联系: (复制)婚姻学堂 » 不可让少儿遭受严重的心理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