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不科学、负性和消极,是指不符合心理卫生,进而有可能破坏心理健康甚至产生心理疾病,而不是是非对错的“非”和“错”;因为心理学一般不讲是非对错。
这里剖析、点评若干案例如下(没有先后顺序)。
1.说到“撒谎”。家长一方面教育孩子“不可说谎,诚实是好孩子,说实话不打你”;另一方面,孩子说了实话,却又要遭受责骂甚至是毒打。
这种矛盾冲突的结果,导致了孩子说谎。这种说谎是为了“自卫”。善意的和自卫式的谎言,是孩子人格走向成熟的表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谎言表示气愤。其实,一个充满宽松氛围的、没有责打的家庭,孩子会知道他实在没有说谎的必要。
2.似乎只有考上大学才是孩子唯一的生路,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甚至不切实际:要求孩子在中学要考到前5名,上大学必须是名牌大学,毕业要分配到外资企业从事白领工作或政府部门从事公务员工作。望子成龙,不能成虫。
首先,按照《义务教育法》本来的含义,100%的高小学生必须上初中。
其次,按照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趋势,下一步应该是100%的初中生必须上高中;但目前还不是12年义务教育,因此初中生通过考试还要有10%的不能上高中或中专技校。
再次,以城镇户口的生源为例,早些时候,大学录取率为20%~25%,扩招后上升到70%~75%。我们假定参加高考的100个高中生,个个都考满分如600分,但也不能都进大学的门,假定75%的录取了,还得有25个落榜的;也不能都找到工作,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分配率或就业率很不好统计,假定为70%,这样,就业者为75×70%≈53人;其中“好工作”的位子为整个编制的30%,这30%里面还包括一半其他因素占用的名额,这样,凭满分、高分找到“好工作”的为53×15%≈8人,加上其他因素的共为8×2≈15人,这些人是“成龙”、“精英”、“佼佼者”和“幸运者”;这样下来,前后就有75×30%+25≈47人得不到工作,尽管当初他们也是满分、高分。
所以,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大学的招生名额和用人单位的员工编制问题,也是社会人才或人力资源的布局或配备的问题。
所以,有的家长和学生渐渐悟出这个道理了,就树立这样的理念:只要努力了,如果考试失败了,就认了。这样的认知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
3.“网吧”,是当今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许多学生迷恋、沉溺到废寝忘食、耽误学业的地步,都是事实。
笔者做过问卷:10个家长、10个老师,就有20个主张“禁止孩子玩电脑游戏”;而10个心理咨询师就有10个主张“不要禁止”。前者的“堵”,是怕影响学习;后者的“疏”,是怕孩子产生心理困惑。
4.当今有的“智力开发者”(倒不如称“智力开发商”恰当些)宣称:不需要任何的筛选,只要交钱,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神童”!
既然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神童,那还有什么可“神”的呢?连小学生都会觉得这话没有道理,可是一些大人却偏偏相信!他们抵挡不住智力开发商承诺的诱惑,因为他们“望子成龙”心切!
孩子早聪、早熟,若不能及时教育,对孩子是个损失。
孩子不早熟,本是个正常的聪明的孩子,可家长却希望他“不正常”,想方设法对他进行超负荷的知识填充,希望他早熟,对孩子同样是个损失。损失天性,损失玩乐,损失兴趣,损失童年应有的天真,实在是得不偿失。
在我国,对95%的孩子来说,提前上学,随便跳级,都弊大于利。因为中国学生负担本来就重,教育部的一位老领导曾说过:我们高中一年级教材的难度就抵得上美国高三年级的教材了!
这样比人家难两个年级的代价,就是学校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因为违反教学规律,能有多大的收获?正常入学,孩子已经够苦的了,再要提前入学,再要跳级,挤在比自己身高一截的哥哥、姐姐的行列里,再一块去挤升学的“独木桥”,孩子怎么能不苦呢?心身怎能不受到摧残呢?
每当看到父母陪着两三岁的孩子识一大堆字,每当看到提前入学的五六岁的孩子瘦弱的肩上背着硕大的书包,每当看到父母在夜阑时还监督、催逼孩子做作业,每当看到孩子拿着分数不高的考试卷接受父母的责骂甚至罚打,每当听到有孩子离家出走的消息的时候,笔者都感到深深的悲哀!
实践证明:正常的孩子按正常的程序去学习、成长,会比跳级、智力开发学得更快乐,更有效,德智体美各方面都会发展得更好!在我国,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例子证明“人造神童”是失败的!
5.孩子有时考试没有考好,有些父母责骂自己的孩子是“笨蛋”。孩子有时考试没有考好,笔者总结出十条原因:
⑴遗传因素。
⑵智商不高。
⑶不感兴趣。
⑷考前生病。
⑸考前受到较大心理创伤。
⑹一时失去信心或意志。
⑺有考试焦虑症状。
⑻有“考前紧张综合征”。
⑼因家长或老师的期望值太高造成心理压力。
⑽脑器质有损。
⑾其它。
如果你用心一看,就会发现,这其中,父母就占了4~5条。
于是,这不禁要问:为什么孩子考不好,家长总是把罪过和罪因都定在孩子身上?但这“笨蛋”是你生出来的,“笨蛋”的基因是你遗传的呀。——还不如骂自己!
6.孩子都“逆耳”了,家长的“忠言”还能不能“利于行”?
俗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没错,问题是要用对地方、时候和对象。对血缘关系的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从心理健康角度说,既然都“逆耳”了,那孩子是听到而未进去,或者进去而不欢迎,如孩子捂着耳朵说:“我不听,我不听!”你说,这时还能“利于行”么?你讲的道理在孩子那里变成了“唠叨”,不论你说得如何有道理,孩子都听不进去,你的话就是无效的,甚至会起副作用。这时,其实只剩下一个目的:为了父母自己的迁怒或发泄,而不是或不能解决孩子的烦恼或困惑。正像“苦口”的“良药”,它再“良”,但“不对症”,会、能“利于(治)病”么?
7.家长一些行为考虑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了么?
⑴老师反映孩子的问题(在孩子心目中这叫“告状”),家长往往听信老师一面之词,与老师搞成“统一战线”,特别是自己一旦受到老师的责备,回来就迁怒,火上浇油,不问青红皂白,审问孩子。
⑵在对孩子的问题上,父母虽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但常因观点与方法有分歧难以搞成“统一战线”,在批评孩子的错误的时候,往往当着孩子的面就发生“战斗”。本来是要解决孩子的问题,结果引发出夫妻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老实的孩子无所适从,机灵的孩子则坐山观虎斗或溜走。
⑶在父母观点、方法发生分歧的情况下,往往又冒出爷爷、奶奶。他们过于溺爱孩子,当着孩子的面严厉指责孩子的父母。这就使处理孩子错误问题更加复杂化,并常因此引起家庭纠纷。
⑷无辜怀疑、严厉打压孩子,不听信孩子的解释和申辩,教子方法生硬、武断。
⑸学生一回家,除了满足物质主要是吃饭的要求,再就是马上督促孩子做作业,与老师“配合默契”。
⑹想直接辅导孩子,但水平不够或与老师讲的不一样因而不能胜任。孩子要求出去找同学切磋,又往往得不到允许,认为这是想借故出去玩。
⑺灌输“可以不参加劳动(主要是家务活),可以轻视副科课程”的思想,不惜花钱,重视在“孩子成才工程”上的投资。
⑻父母的或离异形成“单亲家庭”、或其它一些品质德行(如自己招一帮子人吆五喝六地打麻将却要孩子专心“给我做作业”)离表率榜样很远等原因,给家庭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进而给孩子的人格发育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如,前不久,笔者到某中专学校做心理咨询,了解到该校的两个班,分别有50%和70%的家庭是父母离异。这给孩子们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
8.母亲偷看青春期孩子的日记!
有的孩子不但把自己房间的门上了锁,就连写字桌的抽屉也上了锁。那抽屉里藏着日记,分明是严防父母偷看的。
可有的母亲胆子就是大,以帮助打扫卫生为由,偷着配了钥匙,趁孩子上学而私闯子宅;抽屉没有上锁的,直接打开翻看,上了锁的,竟给撬开……
不知道能不能把这种母亲同阶级斗争年代的“极左人”类比……
笔者手上就有因母亲偷看青春期孩子的日记而引发出“悲剧”的案例,可以想见,故不举出。
9.有的家长苛求心理咨询师说:我是一名家长,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他是不是有“学习障碍”?想请你给做做咨询,提高考试分数。
首先,不能把“考试分数升不上去”作为孩子“学习障碍”的症状。真正的学习障碍范围很窄,一些老师和家长通常所说的或认为的学习障碍其实都不是学习障碍。学习障碍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在实际当中,大量的情况反倒是现行的应试教育及执行应试教育的老师在操作考试的行为中,给孩子学习带来障碍,而不是孩子本身。
其次,作为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担任或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对于服务于孩子的角色:父母——抚养监护,教师——教书育人,心理咨询老师——心理辅导。心理咨询老师的职责是通过对孩子宣传普及心理卫生,进行心理按摩、情感呵护,与孩子做心理沟通,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人格,适应客观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考试现实。
再次,身心健康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或载体。如果“身心健康—学习包括考试—好成绩包括考分高”这三者相关的话,那末,心理咨询老师的责任或任务是促进孩子的心理或身心健康,吸引或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至于孩子能不能学习好或考高分,那不是心理咨询老师的事。
结论:孩子的考试分数能不能上去的因素包括可变因素很多。心理咨询老师能够引起或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排解或缓解考试焦虑症状等,但不能保证孩子考试分数的提升。
10.有的家长来电话问:“我的孩子昨晚离家出走,你能不能帮找回来?”或有来信咨询:“我的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首先,笔者认为,只是帮助把孩子给找回来或做工作叫孩子听父母的话,这不是心理健康工作者职责范围内的事,换言之,心理健康工作者如果这么做了,那他就不是心理健康工作者了。
其次,要把孩子给找回来或做工作叫孩子听父母的话,第一步要弄清楚孩子离家出走或不听话的原因,尤其是父母方面的原因;第二或第三步才是与孩子沟通交流。据笔者近年的调查问卷和个案咨询发现,青少年有心理问题的恶性刺激源,75%是来自“问题家庭”。
结论:孩子产生了心理障碍,父母或监护人应首先接受心理咨询。
11.“母子黏结”
⑴比如孩子17岁左右还同母亲睡在一起,并且往往是在单亲家庭里发生,这样双方就都没有独立性了。
⑵外省有这样一个故事:高中一女生考上了北京一名牌大学,临行的一天,母亲哭着喊着企求女儿“不要撇下妈妈!”女儿最终没走,继续留在母亲的身边。
⑶笔者的一个案例:昆明市一“男同志”。原因之一是直到12岁才同姐姐、妈妈分床,把自己一直当成女性。
这都是病态,是亲子“情感依赖”、“恋母情结”达到严重地步所致。
12.“替代生存”
替代生存就是父母对孩子“包死包抬包埋”。这会使孩子产生依赖,进而陷入空虚、迷茫,什么事都不会亲自动手,甚至到了青春期,自己的内裤、袜子还是母亲给洗。
对孩子关注过多,会使孩子成长的空间过小。
对于已经有独立意识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能或应该自己做的事,母亲一定不要主动伸手帮助;如果孩子主动向母亲提出求助,母亲这时一定要帮忙。本质的区别在于孩子是否主动求助于你、是不是“情感依赖”或“替代生存”。
亲子分离阶段一定要避免替代生存;如果存在替代生存,就没法分离、独立。
家长的“前心理问题”(心理的亚健康)很成问题。一些家长怕孩子在学习中失败,所以几乎是替代孩子做一切事,除了直接学习的事。
其实孩子必须要经历这个阶段和经受这些挫折。不但道理要接受,实践也要让孩子这么去做。
13.“情感补偿”
有的母亲,把一岁的孩子(如“留守儿童”)交给别人抚养,几年后接回来,结果亲子生疏。母亲感到这些年对不起孩子,欠孩子的,想加倍做情感补偿。但这往往无济于事。因为亲子关系是在长期的连续性的情感呵护与被呵护中,在渐进中,形成的。
14.对孩子管得太松,可能会把孩子送进监狱;管得太紧,可能会送到精神病院。目前家长最怕的是送进监狱,而忽略了精神病院。或是送进监狱,或是送进精神病院,这都是比离家出走更可怕的“一步一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