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指通过谈话或其他方式与孩子进行对话相互了解的过程.人与人之间,当然也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都需要沟通,需要了解和理解,才能更融洽地生活,沟通应是为人父母者都要学会的一门艺术.一旦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交些什么朋友?这是非常可怕的,你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对孩子心理与行为把握的机会和能力.当你的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严重的走上歧途时,你已经无能为力了,所以,父母与孩子间良好积极的沟通非常重要.缺乏亲子沟通,必然会严重影响孩子社会性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孩子日后人格、心理的正常成长和成熟.媒体报道中的很多犯罪人变态的犯罪心理的产生,追其根源大多是由于孩子早期生活经验中缺乏正常的亲子沟通,或是由于畸形的亲子沟通而造成的.对于缺乏亲子沟通的危害性,每一位教育者、每一位家长都是颇有感悟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越来越难了.为什么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把自己摆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隔膜.
在"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与教育"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父母愿意与孩子沟通,绝大多数孩子也愿意与父母交流.但由于一些父母与孩子所处的地位不同,与孩子所关心的内容不同,与孩子谈话的方式使孩子难以接受等,因而造成父母与孩子沟通的障碍.认为"我爸爸很理解我"、"我妈妈很理解我""非常符合"自己情况的,仅为36.6%和48.2%,都没有超过半数.也可以说,相当一些父母与孩子谈话,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长者教训孩子的姿态出现的,并没有使孩子产生愉快的感受,孩子一听大人讲话就烦,又怎么能进行很好的沟通呢?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日美三国的3575名男女高中生进行调查,在回答“你最尊敬的人是谁时”,日本学生的答案第一位是父亲,第二位是母亲;美国学生的答案第一位也是父亲,第三位是母亲;而中国学生的答案前十位中竟没有父母亲.这样的调查结果是令所有对孩子倾注满腔爱心和付出精力的中国父母伤心和不解的.由此,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同时又是教育者的父母,必须要重视并研究与孩子的沟通,使亲子间的沟通对孩子具有吸引力并富涵教育意义.
沟通前提:平等的亲子关系
一般来说,亲子沟通活动表现出下面三种活动形式.(1)家长→孩子:指家长用语言、行为等方式作用于孩子.例如告知、讲述、要求、命令、指使、示范等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基本上处于看、听状态.即家长主动、孩子被动.(2)孩子→家长:指孩子用语言、行为等方式作用于家长.如:讲自己的事、谈自己想法、介绍自己朋友、倾诉感情、发泄不满等.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主要是听、看状态.即孩子主动、家长被动.(3)孩子←→家长:指孩子与家长用语言、行为、情感等方式相互作用.例如:互问互答、共同商量、讨论、互相争辩等.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两者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从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和观察中看出,家长和孩子的交往大多属于第一、第二种形式,尤其以第一种为多见.在亲子沟通中,家长一直习惯于以长者自居,时时处处体现出“一家之主”的风范,口口声声都离不开出于为孩子好的内心而表达的诸如“应该、不该、最好、不行......”等的语词.亲子之间沟通只是停留在形式层面,只是完成了表面的一些事务,而未能进行真正的沟通、深入的交流,因而不能较好地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良好亲子关系.
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必须依赖于互动的亲子沟通活动.也就是说,要采取上述第三种亲子沟通形式.在这种形式的沟通中,父母和孩子都是主体.就像抛球和接球的过程一样,一方把球抛出去,另一方要把球接住,然后再把球抛给对方......这种不断的互相抛球和接球的过程表达了亲子之间合理的沟通和交往过程.我们暂且把“抛球者”视为信息的发出者,抛出的球可以是口头或身体的语言方式表达的指令、提问、评价、询问、请求等;把“接球者”视为信息的接受者,接住的球可以是用口头或身体语言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的加工、处理和反馈.抛球和接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两者的角色在一定情况下会自动转换.接球者对抛球者作出响应(加工、处理)后,同时接球者又作为抛球者,再把球抛给对方,先前的抛球者此时就成为接球者......
这种平等的亲子关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简单.尤其对受长期传统教育影响的中国家庭来说,尤为如此.在此,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些西方国家的做法.
天津市实验中学的刘柳同学去美国一年,回国后,他非常留恋美国家庭和睦的家庭关系和宽松的家庭环境:
"他们的家庭关系挺和睦的,人与人之间挺亲切,父母对孩子是在管教上比较宽松.我住的那家有三个孩子,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孩子出去活动,父母要求他们一般是晚上10点之前回来,至于去哪里,跟谁在一起,就无所谓了,父母并不过问.像一些小事,比如去看一场电影或者出去玩一会儿,都可以是孩子自己决定,不用告诉父母.但是一些大事,比如参加学校的篮球队,就要跟父母说一声.
"我比较喜欢他们家庭中轻松的氛围,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朋友关系,有什么事都摆在桌子上,而不是父母要孩子做什么孩子就得做什么.比如说爸爸我觉得您这点做得不对,我觉得应该怎么样,咱们商量商量.
"特别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女孩找男朋友父母是一定要管的,尤其是小孩子.在这个民宿家庭中,有一天小妹妹对她妈妈说,我今天碰上了一个小男孩,他长的特别帅,特别好看,我特别想成为他的女朋友.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国内妈妈肯定会说:‘你怎么能这样呢?可别弄这样的事情,回去好好学习!‘但是小女孩的妈妈却说:‘哎呀,是吗?等哪天领回家给我看看.‘这样处理问题的方式很轻松,也许只是小妹妹随便说说而已,妈妈并没有大惊小怪的.如果以后真的有什么事,小妹妹肯定还会乐于告诉妈妈,妈妈丝毫不必为孩子担心."
郭惟苗同学说,美国的父母比较关心孩子会交什么样的朋友,但他们不会说你不许跟谁在一起,而是会问"你最近和谁在一起,都去哪里?".到同学家里去玩,父母一般不会限制,但会规定时间,比如晚上12点、1点以前要回来.那儿的孩子、至少是我认识的朋友到时候会准时回家的,好像父母和孩子间都有一种默契.我也很喜欢这种朋友式的、但又不失父母权威性的关系.再有就是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关系到孩子发展问题的时候,总是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性.当然,父母也管孩子,特别是交朋友方面.父母常常请孩子把自己的朋友请到家里来玩,实际就是想了解自己的孩子和什么人在一起,但不会非常直接的"审问"式的了解.
北京四中陈朋同学说:"美国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亲密得有点让我想象不到.他们的孩子每天出门的时候都要和父母拥抱一下,亲一下父母然后再走.晚上睡觉前孩子们也会和父母拥抱一下.每天放学回来后,他们会帮着父母做各种各样的家务活儿.孩子们每次考完试都会主动把成绩向父母说.每天他们无论做了什么事,都会和父母交流一遍,他们的父母会特别耐心地去听他们讲这些事.记得有一次我们开联欢会,开完之后又去看电影,直到夜里12点多才回去.但他们的父母一直都在家等着他们,还做了一些小零食,等他们回来和他们交流一下一天都发生了些什么事,然后才去睡觉.其实,他们父母工作了一天也挺累了,但父母就是要等着孩子回来交流交流.我觉得这种家庭气氛特别温馨和睦,挺令人羡慕的."
天津市实验中学的翁玲同学说:德国的父母总是创造条件和孩子们一起活动.比如到了圣诞节,德国人不像我们在国内,大家坐在一起看电视,而是认为这个时间应该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感情的时间,不应该让电视占据了.在吃饭前会去专门的幼儿教堂,虽然有汽车但是这时不开,孩子们穿着裙子,大家有说有笑一起走着回来.一家人走在雪地里,充分感受大自然带给的和谐、温馨.
由此可见,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反映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上也有所不同.中国的父母趋于保守,管孩子事无巨细,而西方国家趋于开放,一些父母对孩子只管原则,不拘泥于小事,给孩子自我管理的空间;中国的父母习惯于站在"长者"的位置上对待孩子,西方的父母更愿意做孩子的朋友;中国的父母疼爱孩子热衷于替孩子做事,西方的父母把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作为爱孩子的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