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母亲是个报社记者,工作非常忙,为了一心一意地工作,她把2岁的孩子送进了幼儿园全托,每星期只接一次。
孩子被接回家时,经常会说:“妈妈,跟我说说话。”甚至有一次孩子带着哭腔说道:“妈妈,我知道你忙,没时间在家陪我,可我想每天都回家,你可不可以把我转到离家近点的幼儿园?”
这位母亲还是没有理会儿子的请求,因为她和丈夫都经常出差,没时间照顾孩子。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总是兴高采烈地给妈妈讲幼儿园里的事。这位母亲因为一心用在工作上,总以为儿子的讲话打扰了她的工作,浪费了她的时间。因此每当儿子和她讲话时,她就装出很忙碌的样子,眼睛也不看着儿子,手里还不停地翻着书页。
让母亲始料未及的是,她的行为给孩子带来了语言表达上的障碍。她的儿子其实是个表达力很强的孩子,为了尽快把向母亲讲的话说完,他说话的速度很快,后来竟变得说起话来结结巴巴的。
这位母亲这才意识到倾听孩子讲话的重要性。于是她开始改变自己,尽量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陪儿子。这位母亲的儿子后来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律师。
是母亲的倾听,让他思维敏捷;是母亲的倾听,让他口若悬河;是母亲的倾听,让他自尊自信;是母亲的倾听,让他幽默风趣;是母亲的倾听,让他独立思考……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人倾听,做父母的你们平时注意到了吗?
许多女孩子都喜欢幽默风趣的男人,可这样的男人哪来的,由谁缔造?其实男人的幽默正是女人给予的。第一个女人是他的妈妈,第二个女人是他的女朋友或妻子。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儿子成长为一个有魅力、幽默的男子汉,就从现在做起,俯下身来,与孩子眼神对眼神,听他讲话吧!
当然,女孩子也需要倾听,因为她们的语言系统比男孩子强,表达愿望也很强,您的倾听,将让她成为一个有素养、有内涵的女性。
大人的倾听,能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尊、自信和与人平等地交流。
孩子需要人倾听,做父母的必须认识到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不要等孩子说话紧张或不爱说话时再去改正。有时你对孩子的伤害,会让你遗恨终生。
有一位母亲,她的女儿第二天就要到国外读书了。这个母亲是位部长,平时很忙,总没时间和孩子说话,今天孩子打电话让她回来得早一点,说有话和妈妈说。母亲觉得孩子明早就走,一定有什么知心话对她讲,于是很早就回来了,没想到,孩子一边哭一边控诉对她的不满,说她的母亲哪年哪月对她说了什么,对她的伤害怎么样,哪天对她同学说了什么话……
这些都让她感到不知所措,没想到孩子在临走时竟然对她说这些,而这些事情平时她从来没注意过,也从没有想到过,但考虑到孩子第二天就要走了,她耐心地听完了孩子的讲话,没想到那么乖巧的孩子心里却有那么多的烦恼。第二天,孩子很高兴,也许是因为她终于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了,也让自己的母亲听完了她的倾诉。走的时候孩子说:
“妈妈,谢谢你,我会想念你的。”是啊,妈妈终于认认真真地听她说了一回,她心里只有感激。后来这位母亲与孩子成了好朋友,经常在异国之间利用网络聊天。
当你是一位好的倾听者时,你就有了成为孩子好朋友的资格。没有父母倾听的孩子很可怜。
在《亲情树》这部电视连续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雨乐很想把幼儿园里听到的故事讲给姐姐们听,可是几个姐姐都说没空,他很失望。大哥哥告诉他,他可以和大树说,于是只要有心事,他就到那棵亲情树下诉说他的喜怒哀乐,似乎那棵树真的能听懂他的话,看后让人心中有一丝淡淡的哀伤……
有人说记日记的人不容易有心理疾病,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只要把内心的事情说出来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难道不是吗?如果当初马加爵能有个人倾听他的诉说,也许那样的惨剧就不会发生了,家长们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吧,听听他们有什么心里话对你说,不论自己有多忙,请不要老把“我很忙”这句话挂在嘴边。那样,也许他就习惯了把事情压在心底,或许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的性格也正在悄悄地扭曲变形。
倾听,是一门学问,如何做好这门学问,有以下几个原则:
1.专注的倾听姿势
最好与孩子平视,让孩子能看见你的眼睛,不可居高临下地俯视孩子。身体要稍稍前倾,表示出听的兴趣。此外,不要听时捂着嘴、抱着胳膊或心不在焉地翻动书报,这些行为都会影响孩子的表达。
2.浓厚的倾听兴趣
我们对别人说话时,最扫兴的就是听到对方说:“我早听说这件事了。”这样对待孩子,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孩子的讲话刚开了个头,父母就不耐烦地说:“知道了,我早知道了啊,你别再说了!该上哪儿就上哪儿玩儿去吧,我忙着呢!”
这样,孩子就会感到十分孤独,十分扫兴。父母爱孩子,不应只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应该在精神上关怀他们,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感兴趣,这样全方位的爱才是更博大的爱。
3.专注的态度
倾听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专注的态度,让孩子感觉到他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认真地听到了。听时,要保持微笑,也可以故意做出吃惊的表情,因为孩子们总是夸大其词地说话,希望他说的事能把人吓住,这表明他很有本事,很了不起。
在使用专注表情的同时还要用语言表达你的兴趣,比如“太好了!”、“真有这样的事?”、“你的想法真不错,往下怎么样呢?”、“哇,简直让我不敢相信!”、“是吗?我也是这么想的!”等语言来表达你专注的态度。
真心爱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从倾听他讲话做起。因为“母亲之所以在教育子女方面不能由别人代替,就是因为她能和孩子同感觉,同哭同笑……单靠理论和教训是不起作用的”,这是契诃夫的一句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