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分享
用心经验

陕西民俗里的“猴”

爱图集

猴是自然界中最接近人类的灵长类动物,它聪明活泼,惹人喜爱,自古以来,它常被人喻为聪明、机智、勇敢、活泼之兽,是智慧、灵气等的象征。人们对猴更有一种说不出的亲近感。

陕西民俗里的“猴”

唐代诗人朱放在《游石涧寺》中写道:“闻道幽深石涧寺,不逢流水亦难知。莫道山僧无伴侣,猕猴长在古松枝。”在诗人卢仝的笔下,猴则显得更加顽皮可爱,“家僮若失钓鱼竿,定是猿猴把将去”。而在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也是一只由石头孕育出来的猴子,它机智勇敢,疾恶如仇,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百看不厌的神话人物。

1 文学作品中的“猴”

在中国,关于猴子的故事很多,其中以《世说新语》中的一段记载最为动人:“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在刘义庆的笔下,母猿的爱子心切令人感动,让人更厌恶捕其子者的冷漠无情。“断肠”遂成为典故,如柳宗元的《入黄溪闻猿》诗有“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做断肠声”,范成大《八场平闻猿》诗中“雪涧琴心未足悲,须写峡中断肠时”等。

陕西民俗里的“猴”

猴在典籍中也是有名一族。《诗经》、《山海经》、《淮南子》等均有猴子的记载。当然,猴的称谓不一,或叫猿、猨、猱、狙、猕猴、禺、沐猴、狖、参军、王孙、猢狲、石猴等。据说有尾者为猴,无尾者为猿。《山海经》、《呂氏春秋》、《抱朴子》称其为“猿”;《诗经》称之为猱,“毋教猱升木”;《楚辞》里有“猕猴”。东汉王延寿《王孙赋》有“有王孙之狡兽,形陋观而丑仪”;西晋阮籍有《猕猴赋》,刻画了一个“姿便捷而好技”、“形乖殊而不纯”、“性褊浅而干进”的猕猴形象,借以鞭挞那些贪求利欲、献技逞巧、人面兽心的小人。晋人傅玄描述猴子“类胡儿……或抵掌而胡舞”。唐代佛教大兴,印度“神猴”舶来,逐渐衍生了中国的“猴行者”、“孙猴”、“齐天大圣”、“美猴王”等形象。猿猴还会“造酒”,明代李日华有过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猱伺得人,必嬲死之”。清代李调元在其著作中说:“琼州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六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张岱《夜航船》:“沐猴,小猴也,出罽宾国。史言‘沐猴而冠’,以‘沐’为‘沐浴’之‘沐’者,非是。”

2 承载美好祝愿的“猴”

我国官文化浓郁,“猴”与“侯”同音,与仕途经济极有渊源。侯为中国古代的爵位之一。《礼记·王制篇》:“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自古人们希望加官封侯,于是给猴增添了一种吉祥、富贵的象征意义。更有意思的是,猴通人性,智商高于一般兽类,竟然有入朝为官的,而且还忠勇有加。张岱《夜航船》“弄猴”条:“唐昭宗播迁,随驾有弄猴,能随班起居。昭宗赐以绯袍,号供奉。罗隐诗‘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著绯’是也。朱梁篡位,取猴,令殿下起居。猴望见全忠,径趋而前,跳跃奋击,遂被杀。”朱梁,也就是朱温,又叫朱全忠,篡唐立梁。山东“三勿猴石雕”最有名,三只猴子形态各异,一只掩嘴,一只捂耳,一只蒙眼,实际是委婉地劝告做官之人要尊崇儒术,恪守官箴,“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才能拜官封侯,富贵长久。

为图一个好彩头,以猴为题材的吉祥画、剪纸、雕刻、工艺品等大行其道。宋代易元吉擅画猿猴,形象写实,系工笔风格。到了明清时代,猴子骑马看着飞蜂的画很常见,表示“马上封侯”。近代以来,画家画猴的逐渐多了起来,岭南派画家高奇峰以工笔加水墨画猴,齐白石大写意技法画猴,王梦白近乎小写意画猴等。常见的猴画内容会有:一只猴爬在枫树上挂印,表示“封侯挂印”;一只毛猴骑着一匹骏马行走,表示“马上封侯”;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子的背上,表示“辈辈封侯”;九只猴子攀牵或坐在一棵松树中,表示“延年益寿、富贵长久、子孙个个封侯”等;一个大猴身上爬着五只小猴,表示“五子登科全为侯”。剪纸图案为一只猴子屈蹲在桃树上,猴子两只手臂弯伸在耳朵两侧,宛似一对蝙蝠形状,寓意“福寿双全”。猴桃瑞寿剪纸图案,则表示吉祥如意。

3 陕西民俗里的“猴”

民俗专家介绍说,在中国汉族民俗文化中,猴子几乎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是最大众化的“万能之神”。

炕头上的“护娃猴”。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的农家炕头上,常有一个用青石雕刻的小石猴(也有炕头狮),是专门用来拴六七个月刚学爬行的幼儿的。母亲将一根红绳系在石猴腿部的圆孔上,另一头拦腰拴住娃娃。据传说,猴能保佑娃娃平安,娃娃长大以后精明能干。

码头上的“护航猴”。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三门峡、陕县一带古渡口,在木船靠岸系绳的木桩上都雕有一只神采奕奕的猴子,煞有介事地端坐在木桩的顶端,似在东张西望。老艄公解释说,孙猴子水性好,能潜入东海大闹龙宫,敬它可保驾护航,人船平安。

陕西民俗里的“猴”

贺寿之神“抱桃猴”。猴子与桃似有天生不解之缘。自然界的猕猴天性喜食桃子;《西游记》中也有孙猴子偷吃西王母蟠桃的故事。“蟠桃”在中国汉族民俗传说中有两层意思:一曰长寿;二曰“驱邪”。宋代王安石《除夕诗》中“总把新桃换旧符”,即有以桃木驱邪的意思。猴子“神通广大”,还被古代的人寄予“祈雨”、“求子”等希望。总之在人民生活中,无论炕头、墙头、码头、槽头、口头,乃至寺庙石雕、居民建筑都有“猴先生”的位置。

而在陕西当地的民俗创作中,猴子的形象也被广泛使用。华县的皮影、合阳的面花、澄城的刺绣、安塞的剪纸、凤翔的木版年画、吴起的泥塑、绥德的石雕等,都出色地运用了传统文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见证着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延伸阅读:关中农村过年灯俗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请点击下方“订阅”,订阅↓↓↓秦通社头条号

内容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找资源联系: (复制)婚姻学堂 » 陕西民俗里的“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