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语录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的只有那么几步。”
“我这是担着担子进城,只有人家碰我,我不敢碰人家,一碰这一篮子家当都没有了。”
“忍耐是比激动更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事业对人的一种强制。”
“有一天,写不出东西了,收起你的笔,做一个于世无害的好人,也算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作家的倾向,是在生活中决定的,作家的风格,是在生活中形成的。”
打开电脑,上网搜索“柳青”,网页显示的内容多数是“中国IT教父”柳传志之女柳青的靓照和她的奋斗史,再有就是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的人物角色,就连网络百科词条优先推送的也不是作家柳青。年轻一代更是知道的不多,知之更少的还有他的代表作《创业史》。直到今天,当代著名作家柳青诞辰100周年之际,网上才出现寥寥一些关于这位作家的新闻。
如此情景,不免让人觉得悲凉和叹惜。那是怎样的一个人?!能在火红的年代掀起文学风潮,能在艰苦的环境下建设一方热土,他的一部《创业史》代表着新中国文学的巅峰,而后更是成为不少作家学习创作的范本,他的精神永远绽放着耀眼的荣光。对这样一个人我们怎能忘记?又怎该忘记!尽管柳青生活的年代和笔下的时代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但他的故事和精神却是我们应该牢记和学习的榜样。
壹 与人民为伍、与人民同心,才能写出光芒四射的作品
柳青,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1934年初中毕业后,投奔在西安当高中教员的长兄,正式邂逅文学。从陕北到省城,柳青如饥似渴地博览中外名著,开始作诗、写散文,还学习翻译外国文学作品。1935年冬,柳青在上海《中学生》季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散文《待车》。1943年,柳青在米脂县民丰区任乡文书,和当地干部一起开展减租减息、反霸反奸斗争和大生产运动,通过丰富的生活积累,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1951年,在经历从大连转战陕北之后,他又写出了反映战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铜墙铁壁》……柳青的文学是姓人民的,在他的字里行间,处处吐露着对人民、对基层群众、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至高忠诚,其文学成就也得益于丰富的、与群众面对面的生产和生活。他的著名长篇小说、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性著作《创业史》就是最好的印证。
1952年8月,柳青担任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县委副书记,主管农业互助合作工作,他深入调查研究,给区乡干部、农民讲社会发展史,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亲自指导王莽村“七一联合农业社”、皇甫村“胜利农业社”,使长安农业社运动健康发展,成为陕西和西北的先进典型。1953年,他辞去长安县委副书记职务之后,为了创作《创业史》,柳青把家安在了皇甫村的一座破庙之中。“脚上穿着烂皮鞋,裤腿上满是泥点子,手里拿着哮喘喷雾器,没日没夜在村里和田里转”。在这里,柳青跟当地农民一样,剃着光头,穿着对襟黑袄,时常戴一顶当地农民喜欢的帽子。为了熟悉集市上农民的粮食买卖情况,他甚至学会了把手缩进袖筒里,非常在行地和卖主捏指头讲价。他的装扮,他的言语和动作,和地道的关中农民毫无二致,甚至在村子里住了14年,村民都不知道这竟然是当代著名的大作家。柳青深爱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他与乡亲们水乳交融,就连他自己也说:“我就是农民。”
写作是“愚人的事业”,是精神的修炼。柳青总说:“要想写作,就先生活。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先塑造自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北京的小洋楼到皇甫村的破庙洞,从舒适的城市生活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下农村,柳青体察着农民的疾苦,倾听着人民的心声,丈量着黄土的厚度,感受着生活的脉动。1960年4月,柳青将《创业史》第一部10万册的稿酬16065元,悉数捐给王曲公社做工业基建费用,自己却和家人节衣缩食、吃糠咽菜。1961年,为了给皇甫村拉电线,柳青向中国青年出版社预支了《创业史》第二部的部分稿费,还说:“我有工资,不需要这些钱,让它给社员办件有益的事吧。”1963年到1964年,柳青两次参加长安县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冒着风险,和打击一大片的极左思潮进行斗争,保护了一批农村干部,深得群众好评。
正是这赤子般的拳拳之心,让柳青无时无刻不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扎根皇甫村的14年里,柳青不仅创作了《创业史》、《我们这里已是早晨》、《灯塔,照耀着我们吧!》、《狠透铁》、《王家父子》、《邻居琐事》等文学作品,还写了一些关于耕畜饲养的经验总结与发展农业生产的建议文章,比如《耕畜饲养管理三字经》、《建议改变陕北的土地经营方针》、《关于王曲人民公社的田间生产点》、《怎样沤青肥》等等。柳青用自己的行动印证,生活才是文学艺术的源泉,人民才是创作的根本。
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曾说:“柳青深入到生活之中后,他的心进去了,感情进去了,就有了一般作家所缺乏的使命感。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农民,变成了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变成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一个作家,而不是一个搜寻写作材料者,一个旁观者,一个局外人。所以,我们读《创业史》,才能解读出那么丰富、浓厚的生活内容,更能读到文字之中和文字之外充盈的饱满的情感。”
贰 《创业史》:中国文学的经典,柳青未竟的遗憾
在柳青的文学生涯中,最为世人铭记、影响最大的还是那部《创业史》。《创业史》是柳青深入长安县(今长安区)皇甫村14年,与当地农民同生活、同劳作,根据丰厚的生活积累创作的优秀长篇小说,是一部表现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转变的鸿篇巨著,被译成日、德、西班牙等文字。小说真切生动地描绘了陕西关中渭河平原农村人们的生活,反映了深刻广阔的思想内容,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创业史》的问世,不仅代表着柳青文学创作的新高峰,对中国文学史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据柳青的女儿刘可风回忆,父亲创作《创业史》时,《悲惨世界》、《包法利夫人》、《红与黑》、《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托尔斯泰的《艺术论》、刘勰的《文心雕龙》……随时在柳青的案头、床头和手头出现,“他反复对各种有典型意义的文学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创作进行思考。”
1960年,《创业史》正式出版,引起极大社会反响,柳青也因此成为全国瞩目的作家。但是,问世的作品只是其中的第一部。在柳青的计划里,《创业史》一共分为4部,在出版说明里柳青写道:“全书共四部:第1部写互助组阶段;第2部写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巩固和发展阶段;第3部写合作化运动高潮;第4部写全民整风和大跃进,至人民公社建立。”然而,柳青的创作愿望并没能完成,“每天女儿用自行车驮我看病,淹没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没有皇甫村的牛哞马叫,没有水田麦地、蛤蟆滩的蛙声,进不了梁生宝、梁三的生活氛围……”1978年5月,柳青到北京治病,他想利用医院的现代化条件支撑身体,为创作争取时间。但因体质太差病情严重,终于6月13日不幸离世,终年63岁。
刘可风回忆,“父亲去世前几个月还一直在写作,《创业史》第2部前14章就是在那个时候修改的,有的章节还重写了。而且,他又对《创业史》第一部进行了修改。”“他说小说的高潮在最后,矛盾冲突肯定在第4部。”刘可风说,“但父亲的遗憾永远留下了。当他知道自己无法左右命运的时候,绝望了,流泪了。”柳青久悬于心的创作愿望——续写《创业史》终究未能按计划完成,为中国文学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叁 前人已树楷模,后人循迹前行
柳青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句话、一篇文字、一部书籍,作为陕西乡土文学流派的开创者,柳青某种意义上是陕西作家的“文学教父”和精神导师,他与他的文学已沉淀为一种文学精神的标本,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最为宝贵的传统,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最值得珍惜的精神资源和精神遗产。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雷达曾说:柳青是一个伟大的践履者,身体力行者。他深入生活不仅是身入,更是心入,是情感的深度投入。在对人民群众的尊重、学习,与人民的同甘共苦上,柳青做到一呼一吸皆关情。他的小说在今天的认识虽然已有很大变化,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笔下人物生命的鲜活和永久。这是生活战胜了观念,人物超越了政策,艺术赢得了时间。
柳青的一生,是满怀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投身火热生活和革命实践的一生,是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一生。他一生都把文学事业作为人民的事业,描绘人民群众的生活场景,书写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讴歌人民群众的精神品质。他常说:“作家要进生活的学校,政治的学校,艺术的学校。”“生活的学校”就是真正的深入群众生活,感受时代的进步和脉搏,反映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做一个人民的作家;“政治的学校”,就是要作家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为人民写作的立场;“艺术的学校”就是要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有所创造,有所突破,为祖国和民族创作出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
除此之外,柳青对文学规律的坚守还在于他常提到的“60年一个单元”和“文学是愚人的事业”。在柳青长期坚持并终生实践的文学道路中,他孜孜不倦、卓绝坚守,尽管遭遇坎坷和磨难,也未能磨灭他对文学的执著追求,即便疾病缠身,也不能击垮他朝圣文学的精神。在柳青眼里,作家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脱离人民、背对时代,而是要经得起金钱与名利的诱惑,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沉心静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全部的生命精力,充沛的热情和力量,为人民写作,努力攀登文学艺术的最高峰。衣带渐宽终不悔,咬定青山不放松。正是凭借这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文学坚守,柳青才著就了一部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学作品。
对于柳青,为人和行文是合二为一的,他所走过的文学道路和所取得的创作成就,都是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柳青已经用自己的作品和人格魅力为人们树起了精神的丰碑。今天,我们对柳青的学习和纪念,除了为他树碑立传,更应该是对其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认为,要学习和弘扬柳青对人民群众的文学情感,要学习和弘扬柳青对人民群众的文学责任,还要学习和弘扬柳青对人民群众的文学坚守。
人民是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我们要时刻铭记,只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只有真正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感知人民群众的冷暖、学习人民群众的品质、汲取人民群众的营养,才能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时代精品。唯有如此,才是对柳青最恭敬的纪念。
文/高山 李向红 原刊《陕西日报》
延伸阅读:中国作家的一面旗帜——纪念柳青诞辰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