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就是从立春开始到立夏为止的这三个月。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春季三个月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春归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大自然一片欣欣向荣。同时自然界阳气也开始升发。《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肝是“将军之官,谋略出焉”,是说,肝主谋略,它的作用就是像将军一样统领全军。因而,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肝主疏泄的内涵实质,在于保持全身气机的流畅,调节人体精、气、神、血、水的正常运转。肝应东方风木,通于春气,为阴中之少阳,内合于胆,肝藏血,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充筋华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为四时之首,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因此,春季养肝将带来一年的健康。人的精神心理活动与肝脏的功能有关。怒伤肝。如果肝气不疏,郁结不畅,不仅会导致一个人经常生气发怒,情绪失控,还会因气血瘀滞不畅引起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器官受干扰而导致疾患发作。
一、精神养生:修身养性,淡泊以明志。人的精神活动必须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才能使精神内守。春季要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达到防病保健康之目的。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不良状态时,要及时调摄,努力做到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以保证肝的舒畅通达。不要在春天砍伐树木,应去植树、去播种。
二、饮食养生:增甘少酸,以养脾气。要遵照《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补阳”的原则。春季里肝旺脾弱,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所以春季养肝的同时要健脾,可多吃性味甘平健脾补肾的食物。在饮食方面,要注意清淡,不要过度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增强人体抵抗力,春季肝旺之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多食性味甘平的食品补益脾胃。如:小米、菠菜、野菜、胡萝卜、红薯、黑木耳、香菇、大枣、山药等;此外,要多吃豆芽、香椿芽,还有大葱、生姜、大蒜、韭菜、洋葱等温性食物,能起到祛阴散寒的作用。应少吃黄瓜、冬瓜、绿豆芽等寒性食品。在春天不要做杀戮的事,少吃肉,多吃青绿色植物,吃这个季节长蔬菜的,不吃反季节的蔬菜。早餐或晚餐中进食一些温肾壮阳、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保健粥,如:喝山药红枣粥、猪肝菠菜粥。
三、穿衣打扮:春捂偏蓝和绿。春季冷暖气流互相交争,天气反复无常,穿衣要下厚上薄。以利于春阳之气升发和防阳气升发太过。穿宽松的衣服,别急着减衣服。偶染风寒,易旧病复发,应慢慢减衣,防止受凉。肝对应的是青色,穿衣以青绿为主色,打扮应该向蓝和绿靠拢,别穿白的。
四、起居养生:为了适应春天人体阳气渐趋于表,各器官负荷加大,肢体困倦的情况,在起居上应夜卧早起,经常到室外去散步、踏青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以应春天生长之气。女士不要把头发扎得太紧,应将头发撒开,每天梳头一二百下,以利于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
五、经络养生:按摩三穴位,敲打胆经。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体内所有的脏腑,全都取决于胆气生发。一天的养生是从肝胆起始,子时是胆当令,丑时是肝当令。一年的养生也是从肝胆起始的,春天要护住肝胆的生发之气。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足大趾与二趾骨缝中的太冲穴。肝胆二经互为表里。每天由上到下敲打大腿外侧的胆经,以促进胆经的畅通。按摩大敦、行间、太冲三个穴位,可以排泄肝火,养肝柔肝。
六、运动养生:生命在于运动。动则养形,活则血流,快乐、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身心健康。春光明媚、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时刻,是锻炼身体的好季节。春季,清晨早起人们应该多做户外活动,如登山、踏青、散步、慢跑、打球等,保持体内的生机,有利于防治春病达到健康养生,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七、保健防病:“百草发芽,百病复发”。“春多风病”,风为六淫之首,春季风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万物生发的同时,细菌、病毒也会蠢蠢欲动,繁殖和传播。患有心脑血管病变之人,春季要防中风的发生。春季是极易引起旧病复发的季节,要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肝病患者、肝阳上亢和高血压病人要注意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悦。可根据医嘱吃疏肝药“柴胡”和酸收药“白芍”。
(吴建梅,陕西省政协办公厅宣传处,系陕西省养生协会研究员、陕西中医文化推广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