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婆媳矛盾是“千古难题”,甚至有人认为这道难题的困难程度不亚于解开数学界的一个猜想,亦或是物理学界的一个定律。——婚姻学堂婆媳关系
1.现代社会以前,媳妇基本都落于下风
最初的母系社会,氏族由一个或几个女始祖传下来的后代儿女构成。这样的家庭形式下,只承认女系血统。根据母权制,男人同异族女人生的子女,便只有列在氏族之外,归于女方一族了。所以这时的婆媳概念只存于生理,而不存于伦理,她们的家在不同的部落。
直到父权制家庭出现,男人掌握支配权,妻子和子女成为丈夫家庭的成员,婆媳的伦理关系才正式浮出水面。
夏启之后,宗法权威融入家庭,所有家庭成员的身份都严格地被宗法制度限定。婆婆的地位开始跃然直上,几千年来不曾跌落。
2.现代社会,两个女人争一个男人
到今天,社会变迁带来的现代化冲击着尊母抑妻的伦理风气,但婆媳冲突还没有完全消散。婆婆不再作为传授媳妇单向文化的教育者,当代媳妇在对新事物的信息量上也超越了婆婆的经验知识。这种家庭中的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摩擦。
然后是钱的问题,传统家庭的经济大权总是掌握在父母手里,若面对当代媳妇的独立经济要求,保守点的婆婆也许就会心生不耐。
当然我们最为耳熟能详的,是“两个女人夺一个男人”的戏码,也就是对男人的情感争夺,具体表现就是那个“媳妇和妈妈掉到水里你先救谁?”这样令人纠结的问题,一般都会从媳妇的口中问出。在一部分当代女性看来,婚姻以爱情为基础,情感上自然更加优先,所以,一定要问个清楚!
3.婆媳关系是世界性难题
在婆媳关系问题上,世界各地其实都大同小异。首先说说日本,“儿媳”意味着随丈夫进入婆家,成为家庭成员之一,既要和丈夫和睦相处,也要侍奉公婆。这种家庭观念跟中国传统文化很相似。日本婆婆在家庭中是长辈,需要保持家规、维持家庭秩序。当然,日本丈夫一直是以家族正统的接班人和先导自居的,但是作为儿子,丈夫又得听命于母亲。因此,日本婆婆在家族的地位就此到达巅峰。等儿媳妇熬成婆婆,也就等到了她的出头之日。跟中国古代很相似。
在欧美,其实婆媳关系也是相当敏感的。2001年,德国心理学尤勒对德国大学生进行调查,让他们评价自己的父母跟四位祖辈间的关系,结果在各种关系中,婆媳关系勇夺倒数第一。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曾有一项研究称,娶儿媳比嫁女儿更让母亲担心。受采访的89个婆婆和岳母表示,如果儿子结婚的话,他们很担心以后儿子会不会没以前关心自己、他假期会和家人一起过吗?最令母亲们担心的,是宝贝儿子结婚之后会不会发生“质变”,比如说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以及跟家人的关系。被调查的133名儿媳对婆婆也有着很多担忧,比如说,害怕婆婆以后干涉自己的生活、在乎婆婆背后是如何评价自己的。
从这些心声就能看出来,婆婆和媳妇之间似乎天然地抱着谨慎友好的态度,除了少数能够被传为佳话的案例,大多数婆媳都走上渐行渐远渐隔心的道路。
4.丈夫们要做好润滑油作用
虽然是一家人,但矛盾激烈的婆媳关系跟战争别无二致。表面上,双方争的是夹在“妈妈”和“老婆”之间那个男人。因此,才会有比“哥德巴赫猜想”还难的“我跟你妈妈同时掉水里先救谁之问”。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争的其实是“家庭关系维护者”的传统角色。古话叫“协理六宫”,成为管理家庭各项事务、维护家庭关系的掌权人。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婆媳关系难搞完全是进化的需要。比起跟其他家人的关系,婆媳之间的进化利益是最不一致的。好好的一家人怎么就不一致了呢?
对于婆婆来说,儿子尽可能地拥有更多后代是对她最有利的结果,自己的基因才能够延续下去。当然,放到中国的话,这种想法可能会触犯重婚法、计划生育政策等。儿媳妇的进化策略很简单,让丈夫把所有的资源投入到自己和子女身上。因此,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她们确实是“天敌”。
当然,解决婆媳矛盾的核心始终是夹在中间的“老公”和“儿子”,毕竟,调解好老妈和老婆的关系是每个男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更需要老妈和老婆双方的配合和对“老公”和“儿子”工作的理解与支持。随便说一句,如果处在这个复杂三角关系中的三个角色能明白什么是“可为,不可为”这个中国古之先贤的大智慧,也不乏是一件好事。
猜您喜欢:
心理解读:婆媳关系的关键点
婆媳关系难相处,看见婆婆就烦怎么办?
*文章引用图片均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