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助(微信:luyuexinli)
女性心理健康与成长专业平台
陪伴你心灵成长 获得幸福生活
预约情感咨询 成长咨询 学习心理课程
文丨 心之助咨询师 冯丹彤
小编 | 心之助云云、安安
网友提问:
关键词不会拒绝
我是一个不会拒绝别人的人。我是我们家最大的孩子,小时候是奶奶带着,她对我很好也很凶,我很怕她。
小学,认识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女生,我们成了朋友,严格来说也不是朋友,因为她比我大,我性格内向又不爱说话,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或者说她一直在欺负我。我却没反抗。
三年级,我有了一个妹妹,特任性,我一直忍让迁就。
四年级,到父母身边生活,但我觉得和父母并不亲近,在这边上学,离家很远,寄宿在别人家。那人家里住了八个学生,年龄相差不大。我们都一起生活,她们喜欢合伙欺负人,我就被欺负。
到了初中才逐渐转好,我没有和父母说过。在这期间,我也多了个弟弟,父母忙,我的任务是带好弟弟妹妹。
大学,也就是现在,发现别人的任何请求都接受,即使是让我做我不想做的事也没办法拒绝别人。别人都说我是大好人,可我很不开心。得了帮助的人也得寸进尺,觉得理所应当。我从没和人吵过架,没有过叛逆期,从不反抗父母。其实我也不想太善良。
咨询师冯丹彤答:
你好,看到你的提问,首先让我感觉到一种沉重而悲凉的感觉,早年的多次寄养变更、严苛的家庭氛围,显然让你经受太多的心理创伤,让自尊和自我认同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我们的成长需要一种相对稳定、友善的氛围,让我们能从持续的交流、学习和认知发展中,逐渐整合出能适应环境、又能有一定安全感、自我认同的感觉,并逐渐累积成为一种言行举止的模式、面对世界稳定的人格结构。
而从你的叙述中,让人深感沉重的是,你在过往的生命中,始终承受着一种矛盾:为了能够活下去,你需要依赖奶奶、父母,以获得基本的生存条件和情感上的关注,这会让你渴望靠近他们;而为了能够靠近他们,你又不得不牺牲自己的需要、压抑自我的性格,来迎合父母和奶奶的性格、家庭的需要,承担一个“分担者”的角色。
所以,在你早年的生活经历里,仿佛被人利用、去满足别人的需要,就等于了一家人很亲密、一家人是和睦的。而你不投入于这个“照顾者”的角色,就会得到惩罚、甚至被排斥,成为“叛逃者”或“被冷落者”。而申张自己的需要、表达自己的需要,约等于,被拒绝、被孤立。
而悲凉的是,你从家里习得的“照顾者”角色,你既厌恶它,又离不开它。因为离开这个角色,我就需要面对很多的未知、恐惧。
你的朋友、你的同学,其实未必了解你的家庭,并不都会合谋欺负你、欺压你。而是你在面对陌生的人际、陌生的群体时,不知如何寻求安全感、寻求与人建立关系的方式。而在这种暂时的迷茫中,大家有意无意都会借用过往的经历,以及部分社会交往的规则,逐渐摸索出交往的分寸。有的人养尊处优、有的人随和友善、都会逐渐展现出来,而你一旦走入这种群体,会为了求得一份安全,首先承担起照顾者的角色,因为这在你以往的生活中,是最有效的让大家你们满意的做法。
此外,尽量不给人添麻烦、尽量不要拒绝别人的要求,都是为了维持关系。至少部分牺牲、部分压抑自我可以换来关系和交流的存在。而一旦拒绝、一旦回避满足别人的需要,你会担心被孤立、被惩罚。甚至生气,就等于要砍断交流,所以,必须压抑掉自己的怒气。
所以,早年的生活和当前的生活联系之处,在于你对照顾者角色的认同。而想要敢于拒绝,首先得从内心敢于去面对一些糟糕的想象,比如你表达自己真实需要后,别人会惩罚你和孤立你;你如果拒绝别人的要求时,别人一定会生气等等。我想,这种首先把别人推到“不讲理”、“任性”的角色上,既是你的担忧、也是你习惯的方式,因为这又在这样的关系里,你保留了一份熟悉的感觉。
但这也恰恰让你一再地错过了认识别人可以包容你的存在、可以尊重你的需要的机会。在这些紧张的时刻,你生活在了过去的阴影,而没看到当下的其他可能性,比如其他朋友不像你父母、奶奶,那么缺乏弹性、或者太需要你作为一个牺牲者。
要想真正学会拒绝,我想最核心的,是提升你的自尊,并逐渐和原生的家庭告别。提升自尊的办法,首要的是有目的地生活,其次是自我负责、自我维护。
有目的地生活,可以是很具体的,“我要健身”、“我要考证”、“我要学习某项技能”,并把它告诉周围的人,让大家意识到你的追求和梦想的存在,可以借此阻挡一些她们侵占你的时间、精力。而对于你的目的、你的意义,要自我负责,逐渐意识到自己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是为了自己。
在离开家之后,你已经走入允许自由探索、自由争取的环境,它不同于在家里,有那么多扯不断的牵绊、和积重难返的模式。而自我维护,是指,在发生边界问题时,能够觉察、敢于判断,是礼尚往来、互通有无,还是处处被欺压、处处自我放弃。这也许会让周围的人觉得你事多起来、讲究多起来、也变得较真儿了,甚至多了一些人际冲突。但是能够面对自己与他人的边界,并为了自己而做一些事情,恰恰是你内心最渴望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