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第一部分 作者 | 熊太行 来源 | 仕图(ID:shi4tu2)已获授权发布
本文第二部分 作者 | 刘贞华 幸知在线高级情感咨询师 来源 | 潘幸知(ID:sharpshow)
这是一个关于愤怒的血淋淋案例。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有位女游客跟自己的丈夫争吵,在虎区下车吵架,她被东北虎拖走,受了重伤,她的妈妈想去救她,被老虎杀死了。
视频没有血腥的那一幕,但是把这位女游客的愤怒表达得淋漓尽致:停车之后她从副驾驶下来,怒气冲冲跑到驾驶位要男人下来,男人把门关小,看起来似乎是要求她尽快回去。
这个时候女人遇袭,男人追出来,估计是考虑到车内的人(据说还有孩子),又回来了一下,后座的老太太跑出来希望搭救女儿(应该是丈母娘,不是婆婆,亲的才能这样),然后和女婿一起和公园的救援车一起冲往老虎,结果老太太身亡。
想想你是男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不下去,万夫所指,以后都背着骂名,孩子也可能没有妈妈。
如果下去,人类对老虎完全是白给,别相信武松、π、希曼和毛克利,跟老虎打交道九死一生。孩子更可能爹妈都没了。
视频里这个男人犹豫了,最后据说他逃回车里了。这点是他不对的地方,因为他就不该下车,更不该允许老太太下车,人步行,对老虎来说不仅是伏地的战五渣,而且是行走的赛百味。能保护自己的就是车,应该发动汽车逼近老虎尝试着吸引它的注意力。
怎么避免这种纠结和挣扎?直接把这种易怒的人,从你的择偶、择友名单当中剔除掉。
无法有效控制愤怒的人有很多,上个月在海淀区有个人等公交,发生争吵捅死了几个人,被警察通缉后选择了自杀,这种杀人放火的毕竟是少数。
情绪管理专家霍华德·卡席诺夫曾经调查处一个数据,只有10%的愤怒会伴有攻击行为,换句话说,大家每看见十对吵架的,也就只有一对会动手。
大多数愤怒者会让自己陷入危险中,跟你说不要选择这样的人交往,不是歧视他们,而是要你保护自己,免得TA把自己害死了,你会难过会心疼。
挑选男女朋友也好,或者哥们儿兄弟也好,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就是这个人是不是易怒。善于控制愤怒的人,一般都是智商情商双高的人。
我用的是控制,对,有的人是那种我们说“天生没脾气”的人,本身他冲动就少,和这种人不同,本身有愤怒,但能控制的人,那就是狠角色。《三国演义》里说刘备喜怒不形于色,小时候不觉得,成年后想想这样的人真难。
能控制愤怒的人,一般家教都不会太差,父母往往也都是不错的人,做事有算计,格局胸怀就不会太小,很少因为小利而黑朋友和伙伴。
交往的时候看见这样的人,一般他的家庭大多就能在及格线以上。遗憾的是太多人被爱或者钱冲昏了头脑,就会有这样的错觉:
他人帅,会挣钱,人也不错,就是脾气坏了点。
这是不对的,在这里认认真真跟大家说一句:脾气坏就是人不好,这样的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做事不计后果,择偶尽量避开。
著名心理学学者津巴多教授曾经在他的《普通心理学》里,用一个课内小专栏的方式讲述了愤怒管理这个细分领域,心理学上的愤怒管理没有量化标准(所以美国的好多保险公司不报销,你去看焦虑和恐怖症是给报的),一般采用的就是放松疗法。
和中国差不多,美国的愤怒管理一般也是针对路怒症的,放松有一套完整的方案 ,我时常跟问我“怎么控制情绪”的人说,就是数数,一开始生气立刻提醒自己数,数到二十之后再发作。一般就没有什么可发作的了,骂你的人已经走远了,如果他是体育生出身,可能你用步枪都打不准了。
和放松配合的控怒策略是认知治疗,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玩《三国志》、《信长的野望》和《太阁立志传》系列的游戏,有的武将性子急,会中挑“衅釁”,只会傻气腾腾地往前冲,落入敌人的包围。
但是冷静派的武将会答复:“冷静!不要中了敌人的挑拨。”“哈哈,这句话我原封不动还给你。”“你没有必要急着寻死!”
这个釁是繁体,今天我们用的简体字是“衅”,古字带着一个爨字的头,说的是把血抹在器皿的缝隙里,这就是古代的血祭,今天的衅字,意思更直白,发生争端争吵,血一下子会掉一半。两个字都是劝人良方,冲动是对自己的毒药。
但是,津巴多教授也提到过,心理学家们也认可愤怒的积极意义,就是作为策略的愤怒,比如:
换句话说,你每次发怒都应该是策略性的,做给别人看的,而不是冲动的,伤害自己的,越早能做到这点,人际和职场上就会越主动。这点上斯大林是一个大师,凭借着这个技术早早外交凌霸了罗斯福。战后格局是被一个情绪操纵大师影响了的。
也有人到中年才学会了的,在《三国演义》里,张飞俘虏了老将严颜,见了严颜他大怒,估计是想起这仗打得不容易,而且死了不少人。
这个时候严颜说:“你要杀就杀好了,(跟死人)你发什么脾气呢!”那意思是说张三将军太拿衣服,张飞一下子就醒悟了,把情绪管理的大明白人严颜请回来放了,认真请教四川的局势。此后的张飞进步不小,按照刘头的话说:“粗中有细。”
有时候偶尔也会遇到那种发泄愤怒的人,这样的人,冷冷地看着就好了。工作上不会有老虎来吃谁,但是这样的人,根本就不用等老虎来吃。
他们早就已经被自己的愤怒吃掉了。
我们要如何管理我们的愤怒
针对这个话题,我们采访了幸知在线高级情感咨询师 刘贞华:
使一个人容易产生愤怒的两种特性是:
1. “任性”,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或者说不能承受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即刻满足的挫折感。这跟性格中的自我中心很有关系,可能缺乏宜人性,共情能力不足,容易与人对立,习惯从负面看待理解他人,不会换位思考,不愿意妥协。
2. “容易激动”,各种情感很容易被触发。这可能跟气质特点有关系,比如神经质、情绪不稳,容易激动。
事件中的女游客和丈夫在这些方面都有欠缺。好在这两种特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于弱化,事件中的女游客和丈夫都太年轻冲动好强也是促成悲剧发生的重要因素。
女游客和丈夫可能都是容易被激惹、容易生气、主动攻击或被动攻击的人,可能在生活中互相激惹、被激惹的情况比较多。他们的愤怒与他们的固执、对抗、苛刻、倔强、争强好胜、总想压倒对方、没有耐心、乖戾、焦躁、不稳定、恐惧、恼火、不安全、不自在、不快乐的个性有关系,也与他们不善于沟通、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习惯归罪于他人有关系,还与感觉压力大、缺少支持系统和生活不平衡有关系。
不管是任性还是容易激动,都与一个人的先天气质、后天的亲子关系、家庭教养,以及学校教育、社会环境有关系,先天气质和家庭教养是基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是外因,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修养自己是关键。作为成年人,主要应该从自身开始改变成长。
老虎伤人事件本身已经充分地证明,愤怒对他们的危害,所以:伤害他们的是老虎,更是他们的脾气。
那么,愤怒如此有害,我们如何管理和减少呢?
愤怒是一种情感、情绪,也是一种行为模式。先天基因是愤怒的生理基础,家庭教养和家庭氛围是情绪能力的训练场,学校和社会是环境外因。到了成年人,就应该接纳自己的现实,改变自己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模式。
第一,先要真正认识自己的愤怒。“愤怒像一面镜子,它并不能构建性格,只是揭示性格。通过愤怒可以使你和你周围的人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通过认识愤怒来了解自己呢?
这里摘录《控制你的愤怒:调控愤怒情绪的实用技巧》的一段话:闭上眼睛回想上次你对人发火的情况。让当时的情景在你的脑海中固定一两分钟,并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你在生气的那一刻说了或者做了什么?在观察时尽量做到详细具体。在脑海中保留这个场景,直到你能如实地回答这个问题:
我当时的愤怒反应了我的什么情况?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回答:
1.我是一个自私的人,不管什么时候总是先考虑自己。
2.我是一个讲道德的人,相信公平和公正的价值。
3.我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想要什么必须马上得到。
4.我的生活一片混乱,到处都在出问题。
5.我很关心对方,当他的行为会对他造成伤害时我感到不安。
6.我很贪婪,总是想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否则我就会生气。
7.我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尊重。
8.我在任何时候都想左右别人。
9.我觉得自己很特殊,认为自己可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10.我能感受到别人的痛苦。
11.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总觉得情况会事与愿违,而果真如此的时候就非常生气。
12.我的压力太多,负担太重。
13.我必须使我的生活发生积极的变化,我需要换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
你喜不喜欢愤怒照出来的自己?如果不喜欢,那你就应该改变自己。
第二,换位思考,减少愤怒。努力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可以减少愤怒。
愤怒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情感,所以一个人很难做到超出自己的愤怒,来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但是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是建设性地利用愤怒的关键一步。
要了解对方为什么产生某种想法、感觉或者作出某种行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告诉你。如果你不给对方机会,让他告诉你他的想法,那你就只能猜测了,而很可能你的猜测是错误的。
和对方交换角色。把自己想象成对方,然后问自己:
我现在有什么样的感觉?
我在想些什么?
如果别人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做,我将怎么解释?
我怎样才能使对方不这么生我的气?
别人是不是对我不够了解?
对于我的为人和想法别人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我是不是觉得自己的行为很合理?为什么?
当你开始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的时候,也就容易理解出现的问题了,愤怒就比较容易减少。
第三,在了解自己和换位思考的基础上,开始行动并坚持。控制愤怒的办法很多,之所以不容易奏效,是因为没有真正通过愤怒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也没有了解自己的愤怒对他人的伤害。不加管理的愤怒是一种理性丧失,不会带给人任何益处。人们所期冀的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儿女成长、物质丰富、事业发展和人生意义,都不需要依靠愤怒获得,而是依靠良好的积极平和的情绪来帮助自己获得幸福和成功。
在微信公众号搜索“潘幸知”或者 sharpshow,订阅我,和我一起,每天学一点婚姻爱情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