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图片源自网络))
广秀老师:
我婆婆曾在镇中心小学教书30年,如今退休在家。生孩子前我们与婆婆分开过,无任何矛盾。生下儿子后,因老公在外地打工,我住进婆婆家。婆婆照顾孙子非常尽心,我亦非常感激,然而婆婆经常在我啥也不知道的情况下打电话向老公哭诉。
我请求婆婆如觉得哪件事我做得不对,当面教育我,但她依然如故。老公从小被婆婆溺爱的厉害,现在对婆婆言听计从,婆婆一哭诉,他马上打电话指责我,导致我们夫妻感情出现裂痕。
实际情况是公公一直称赞我通情达理,婆婆多次捏造的事情,在对质时才发现都是她暗自揣摩和杜撰的,不明白婆婆为啥非以“我是恶媳妇”的心理来过日子,总把我的一片好心当成是驴肝肺,这样能过好才怪。
还有,婆婆带孩子的某些观念不对,如从秋天开始给儿子穿衣服,从来只加不减,而且不准我减,导致儿子经常大汗淋漓。冬天儿子的上身穿了内衣1件,毛衣3件、马褂2件(与棉袄几乎一样厚的无袖棉衣)、棉袄3个,都是很厚的那种,衣服脱下来都快20斤啊!
又如,儿子被蚊子咬了一个小疙瘩,她竟然用3种不同的药消疙瘩,还包括含激素类药;另外坚决不让儿子活动,一天到晚要抱着,导致儿子8个月不会坐,不会翻身,拿玩具时手需要绕一大圈才碰到玩具;她喜欢不停喂儿子吃,每次体检医生都让我们给儿子减肥,说严重超重,她出门就忘,还说这是奶胖,没事。我阻止她多喂,她就偷偷的喂,我急在心里,怎么沟通都不听啊。
今年过完春节后,我带着儿子与老公团聚,一来孩子可以自己教育,二来希望恢复夫妻感情。可是,婆婆非要以照顾孙子为名跟着来,婆婆想好好照顾孙子是真心的,可是她附带着不停在老公那儿说我的坏话,可怕的结果出现了:我们夫妻感情被破坏得更厉害!老公几乎没有什么责任感,我本来希望他在帮我带孩子时,慢慢建立家庭责任感的,婆婆一来全部玩完儿。
现在老公除了上班就是上网,其他一切均与他无关。我与老公沟通时,他不是闭目睡觉就是走开,无论我怎么和颜悦色。婆婆跟来照顾儿子我一直是反对的,但是他们母子决定的事情,我怎么反对都无用,老公觉得他妈妈怎么养孩子都是对的,我的苦啊,一言难尽!
现在我就想如何才能让婆婆回老家?因为公公独自在家,公婆关系很好,公公对她一直非常纵容。我希望我的小家能够正常运转,让孩子得到正确的喂养。车老师,帮帮我!
小春
【答复】:
小春婆婆某些不合情理的举动应该跟退休综合症有关。退休综合症是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空虚或忧愁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行为的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受这种症状困扰的人情绪变化大,易急躁和发脾气,对周围的人和事容易滋生不满情绪,并在“悲观怨世”情结下做出报复周围人、单位或者社会的行为。
小春婆婆退休前是小学教师,30多年的从教生涯赋予她较强的成就感和权威感;在家里又一直被丈夫宠溺,让儿子言听计从,养成了优越好胜的心理。退休后,工作中的权威感和成就感丧失殆尽;因为小春的加入,她被老公和儿子尊崇的地位也受到威胁。因为前后落差太大,心态严重失衡,偏激地把小春当做假想敌,通过向儿子哭诉,说小春的坏话等方式缓解内心的焦虑和失落感,捍卫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
跟这样的婆婆相处确实很辛苦,尤其是在老公习惯于对婆婆盲从,又缺乏家庭观念的情况下。但小春以为让婆婆回老家就万事大吉,这种想法也是错的。因为即使婆婆真回了老家,心病不除的话,照样可以通过电话遥控和干涉他们的生活;而丈夫匮乏的责任感也不会因为婆婆回家就一下子建立起来。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改变和婆婆相处的模式,帮婆婆摆脱退休综合症的困扰。具体如下:
一 、尊重婆婆,投其所好
当惯了教师的婆婆,权威意识比较重,自尊心也比较强。小春坚持她的教子方式是错的,她会更固执己见;她向子哭诉后,小春和她对质,证明她纯属捏造,公公又夸小春通情达理,会进一步激怒婆婆,加重她的敌意,让她更加觉得小春不好,千方百计跟她对着干。
所以,小春要改变和婆婆沟通的思路,变否定为肯定,多请教她,多赞美她,多和她谈及她的教师生涯,对她曾经的过往表示羡慕和尊重。
比如,以请教的口吻:“妈妈,医生老说我们的孩子需要减肥,您是教师,懂得比我多,您觉得怎样喂养能让孩子体重降下来?”
以求助的语气:“还是妈有办法,说什么他(小春老公)都听,我说什么他都不理我,妈妈,您教教我,怎样让他少上网,多陪陪孩子。您是教师,肯定明白男孩子由父亲多陪着玩儿,性格会更好!请妈帮帮我吧!”
当着婆婆的面,以赞美和感激的语气对老公说:“你看妈把孩子照顾得多好,到底是当过老师,比我能干多了。我真幸运,有这么贴心的好婆婆!”
这种谦虚的,温婉的,以退为进的表达方式容易满足婆婆的自我价值感,拉近婆媳距离。而且,婆媳真的消除了成见,亲密无间,结成统一战线,更容易训练丈夫的责任感,修补婚姻裂痕。
二、帮婆婆扩大人际交往圈,找寻发挥余热的舞台
在职场忙碌惯了的婆婆,一下子闲在家里专门带孩子,容易烦躁、偏狭。除了每天坚持多陪她聊天之外,多介绍婆婆认识一些同龄老太,鼓励她参加社区的一些老年人活动,建议让她定时出去练练气功,和同龄的老姐妹唠唠嗑,到公园走走或者到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散散心,以及在家里侍弄花草,看书读报等等,既可以缓解情绪上的压力,又可充实其精神,她的精神愉悦,内心充实了,自然不会再将矛头对准媳妇。
还有,如果婆婆的身体和精力许可的话,可以打听一下,在老家或者本地的一些民办学校和文化机构是否需要她这种资深的老教师,如果能帮婆婆找到发挥余热的舞台,继续她喜欢的教育工作,既可以使她重新获得精神寄托,实现自我价值,也可以淡化她对儿媳及孙儿的关注。
总之,婆婆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期,比较敏感、脆弱,对她多一点体谅和宽容,多一点善意和尊重,发自内心地爱她哄她,会逐渐赢得她的好感并因此换得丈夫的感激,培养出丈夫的责任感(注:更过婚恋情感文章,欢迎关注“广秀说男道女“”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