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刊编辑部 专家支持:张丽 新媒体整合:刘特
夫妻间争斗的意义在于,
让我们体验:
从较量走向理解的一个过程。
也许,你知道美剧《权力的游戏》,可你未必知道夫妻之间也存在权力斗争吧。权力斗争,是婚姻必经的一个阶段。有很多夫妻,没能处理好权力斗争,让亲密关系进入了死亡期,致使婚姻破裂。
那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的规避夫妻间争斗的伤害,最终顺利牵手到达幸福的彼岸呢?跟着小婚家从故事里感悟那些暗藏的情感真谛。
小钟和小雅结婚快5年了,小钟比小雅大4岁,在外企做销售。两个人很快擦出火花,坠入爱河。然而,小雅的父母对小钟的学历、工作和收入都不满意,认为女儿这么优秀,嫁给小钟太亏了……
最终,两人还是登记结婚了。一年后,儿子小跃出生。
小跃一直由姥姥姥爷带着,和爷爷奶奶见面的机会特别少。所以,在母亲节前一周,小钟和妻子商量要带孩子去奶奶家过节,小雅随口答应了。
到了母亲节前一天,小钟再次提醒:“明天咱们早点到,礼物我都买好了,能见到大孙子,我妈一定乐坏了!”小雅却很不满:“那我妈怎么办?平时我爸妈带孩子多辛苦,母亲节一大早不去看他们,不行!”
明知是妻子反悔在先,小钟还是哄道:“中午吃完饭就回来,好不好?”见小钟已跟公婆定好,孩子又在欢呼雀跃,小雅虽然心里不爽,还是作罢了。
从爷爷奶奶家回来,小雅要让儿子睡午觉,可他在奶奶家的新鲜劲儿还没过,又听到爸爸说:“爷爷家好吧,奶奶多喜欢小跃啊!”“嗯,妈妈喜欢姥姥姥爷,我和爸爸都喜欢爷爷奶奶!”听儿子说这话,小雅很生气:“姥姥姥爷对你多好啊,你个小没良心的!睡觉!”
说着就把儿子拎到了床上。“妈妈我不困!”见儿子如此委屈,小钟劝道:“孩子不困就先不睡了吧……”
“闭嘴,孩子都让你惯坏了!”一旁的儿子还嚷着:“我就是喜欢爷爷奶奶!”气得小雅差点动手打儿子,小钟也急了,一家三口闹得鸡飞狗跳。
从此,夫妻俩的争吵越来越多。
以前,小雅指使小钟洗衣服做饭,做得不好就一通指责。小钟虽然心有不满,却也照做。如今他却不干了,坚持洗衣做饭要两人轮流做。
小雅早就习惯了做女王,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自然和小钟吵得天翻地覆。最后,谁也不做,只好靠外卖和钟点工解决。
接着,两个人又开始因为钱而争吵。
家里的财政大权一直由小雅把持着,小钟吃饭穿衣要花钱都得经过小雅同意。现在,小钟要求收回财政大权。
为此,两人吵架无数,最后实在没辙,干脆写了协议:工资各自管好,家中开销对半承担。
无论大吵还是小闹,两个人都打成了平手。
小雅开始“拉拢”儿子:“你喜欢妈妈还是喜欢爸爸?”“爸爸有什么好,天天就知道欺负妈妈,妈妈给你买好吃的好玩的,宝贝最喜欢妈妈了是不是?”
见妈妈不开心,儿子立即改了口:“我最喜欢妈妈了!”小雅这才开心地笑了,直夸儿子懂事。此外,小雅还引导儿子少去爷爷奶奶家。
这可把小钟给惹恼了,他觉得什么事都可以忍,孩子和父母的事绝不能忍。一次同学聚会前,小钟终于爆发了。
小雅要求小钟按照她的着装要求出席,可小钟却坚持本色出场。
“你穿得这么寒酸多丢人啊!你为什么不肯听我的?”
“我就是太听你的了,才活得这么没尊严!”
“你这次必须听我的,否则,我就带着孩子回娘家,你别后悔!”
小钟也撂了狠话:“你走可以,孩子给我留下!”
原本幸福甜蜜的一对,如今天天都是吵吵吵,结果孩子也被吵出了问题。
在家里,小跃越来越爱哭,偶尔还会对姥姥姥爷说:“这日子没法过了。”在学校,小跃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说什么根本就听不到,而且情绪很容易失控。
其实,小雅原生家庭里就存在很多问题。
小雅的父亲很强势,母亲被迫放弃了工作和很多爱好。见母亲这般牺牲、失去自我,小雅很难过。可是,父亲却对自己百依百顺,这让小雅对他又爱又恨。
直到小雅遇见了小钟,他的温文尔雅和追求完美像极了父亲,尤其是对自己细致入微的讨好和百般呵护的顺从,让她熟悉而感动。最关键的是小钟并不强势,她坚信,小钟是安全、可信赖的,是自己可以把控住的。
婚后,小雅很强势,总是命令丈夫,小钟一开始很配合,但母亲节的争吵是一个标志性的转变,小钟的忍耐到了极限,他开始反抗。
他的感受是妻子对自己的要求、依赖,一开始感觉是关心、支持,后来越来越多地变成了苛求和命令,怎么跟自己妈似的,让人难受之外还觉得没有尊严。
而小雅也非常不适应,丈夫不再那么顺从她了,她好像不再能控制丈夫了。
如果丈夫一旦强势起来,那她会像她妈妈一样,失去自我,失去在家里的地位。于是,小雅会反过来压制丈夫的反抗,甚至去“拉拢”孩子,这是不折不扣地在寻求权力。
其实,婚姻中,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夫妻双方都期待自己拿到更多的权力。虽然争夺权力的方式和表现不同,但背后所隐藏的诉求却有相同之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诉求1.“谁更正确”
当一方在证明“谁更正确”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强调一种观点:我的价值体系和世界观要优于你的,我比你更有价值。
家庭条件优越或自身条件好的人特别容易陷入这样的争夺,一些骨子里觉得自我价值感低或者不确定自我价值感的人,也会希望通过“我更正确”来保障自己拿到更多的权力,让自己更有价值感。
实际上,一个人的价值感和父亲有很大的关系。父亲和孩子的互动会让孩子感到被关心和被认可,感觉在父亲眼里我是最棒的。而父亲最具社会功能,被父亲认可就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可。
同时,父亲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如果父亲在家里被认可和被支持,孩子进而投射到自己身上,认为自己也是最有价值的。
诉求2.“谁更有资格”
生活中很多小的争吵都和“谁更有资格”有关。
一心要去确认“我有没有资格”的人往往是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满足,希望在亲密关系中获得补偿。
而一个人的资格感和妈妈有直接关系,一个低资格感的妈妈很容易塑造资格感不够的孩子。这时候,当事人需要明确一点,资格感不是别人给的,而要靠自己,要通过不断的自我成长获得和提高。
只有跳出这件事和资格感的关系后,才有机会真正面对问题。
诉求3.“谁更重要”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在别人心中很重要,因为这是对一个人尊严的重要支撑。渴望确认“我更重要”的人往往有被忽视的感觉和经历。被忽视的感觉让伴侣觉得,自己不够重要,需要在关系中得到补偿。
这时候,需要当事人先转变“我更重要”的误区,可以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聊一聊,看看自己在他们眼里是什么样子的,去确认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可有可无?
找到一个自己存在的、很重要的理由,知道我可以做什么,可以为别人提供什么。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会质疑自己。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自我保护,觉得自己很重要,你觉得自己最重要,别人也会觉得自己最重要,所以要学会换位思考。
理清这些问题之后,才会有更多的选择。
诉求4. “谁更好”
这种情况大多和家庭教养的方式有关,比如因为得不到父母的爱,觉得自己不够好,需要证明;比如家里面兄弟姐妹多,认为不能得到无条件的爱,只有努力让对方觉得对不起自己才能换得关注和爱。
这时候,非常需要他的伴侣给予认同:“你很好”“我很感谢你”;如果是被动攻击,则需要同伴给予回应,告诉他:“你这么做,让我很内疚。”其实就是将把戏捅破,告诉他:“你不用让我内疚,你本来就很好。”
最后,当事人要打破限制,不一定要如此牺牲自己让别人不好意思,才能证明自己的好,要相信自己已足够好。
实际上,斗争就是要让对方认同自己,看到自己的价值,认可自己的资格,证明自己存在的重要,心底里要喊出的话是:“你要通过你的行动,让我相信我是值得的!”
夫妻间争斗的意义在于,让我们体验从较量走向理解的一个过程。
在权力斗争的过程中,相互了解,看到对方真实的存在,并爱上那个真实的他,这样才能够顺利度过权力斗争期,进入亲密关系的下一个阶段—伙伴期,大家相互帮衬、共同创造爱,将蜜月期的想象以更实际的形式实现,让彼此的爱更加稳重踏实,更加长久绵延。
小婚家还为你准备了更多好文章哦,点点看↙↙↙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对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