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卡玛
,转载请告之并注明以上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一个家庭中,
最核心的关心是夫妻关系,
只有把夫妻关系捋顺了,
家庭才会幸福。
人到中年,潘涛常常觉得很累。
这累,来自于上有老、下有小,更来自于他总觉得老婆师洋不理解自己,很多事儿都不和他站在同一战线上。
比如潘涛的母亲长期和他们住一起。老人和年轻人有很多生活方式不一样,每晚老太太雷打不动地喜欢听京剧催眠,因为耳背,把收音机的音量开得很高。
婆婆的房间和儿子儿媳的房间相邻,师洋为此经常不堪其扰,不止一次让潘涛去劝婆婆把音量调低一点。可是潘涛说了几次都不见效,就对师洋说:“老太太说了,耳背,音调低了听不见,就起不到催眠的效果。”
师洋听了更生气:“她想睡觉?那我们这上了一天班的人还想睡觉呢!音量调低一点怎么了?她作为长辈就不能体谅小辈一点儿?”
潘涛劝她:“行了行了,老太太就这么点儿爱好,你就不能忍耐点?”不劝还好,这一劝师洋立马炸了:“忍耐?我在自己家里还忍耐?这忍耐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再比如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潘涛的意思是什么都先紧着孩子,大人受一点委屈没啥,孩子是一家人的希望和未来啊!
这样的事情多了,师洋觉得自己在潘涛的心里一点儿地位都没有,有时候难免自怜起来:我在这个家里,就是保姆厨师兼保洁,还没“牛牛”活得舒坦呢!“牛牛”是他们家的宠物狗。
师洋的不满,潘涛看在眼里,但他总觉得是师洋太不懂事了:你和老人孩子计较什么?在咱们这个家里,就咱俩是中年人,尊老爱幼不是应当的吗?老婆不待见,老妈不敢得罪,女儿更是不能委屈,潘涛成了受气包。
师洋一不高兴就爱回娘家,且一回去就不想回来。
她说:“我们家气氛好,住着舒心。”
潘涛暗想:你们家不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和我们家差不多吗?趁着休年假,潘涛将老妈和女儿送去了郊区亲戚家,自己去接师洋。
他倒想看看,究竟是什么魔力让师洋连家都不想回了。
去的那天正好是师洋嫂子的生日,一家人正商议着去哪个餐厅吃饭,商议半天,师洋哥哥发话了:“还是寿星定吧,今天是你的生日,你想吃什么,我们都陪你!”
结果师洋嫂子选了自己爱吃的西餐。在西餐厅里,师洋悄悄和潘涛嘀咕:“这要在咱们家,肯定是你妈或者女儿来定,他们想吃啥我们就得跟着吃啥。”
潘涛想:这不是应该的吗!这顿西餐吃得大家都很开心,尤其是师洋的嫂子,满脸幸福洋溢,举起酒杯,先谢谢婆婆,再谢谢老公和儿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潘涛仔细观察师洋的母亲,虽然吃不惯西餐,但是老太太看起来也挺高兴的。
潘涛原本想把师洋接回家就行了,但现在起了好奇心,决定在岳母家多住几天。这一住就发现,师洋家对很多事情的处理方式都和自己家不同。
比如师洋的侄子周末要去上钢琴课,去老师家得转好几趟车,潘涛心想这么远,到底还是个孩子,家长怎么也得负责接送吧?可是没有。
师洋的哥哥说:“周末是属于我和老婆的时间,我们有我们的活动,他从来都是自己去自己回。”
又比如吃完晚饭,师洋的哥哥嫂子就手拉手出门散步去了,将老妈和儿子都丢在了家里。
潘涛想:这上了一天班,还不得陪老妈聊聊天?陪儿子谈谈心,了解一下一天的学习情况啊?可是看看老太太,一个人怡然自得地看着电视。再看看那儿子,自己乖乖做作业。
潘涛心想:好家伙,这不顾老不管小,就顾着自己两口子恩爱,我可做不来。但他又觉得不解:这家人,不但是这两口子恩爱,老的小的,也都生活得很开心,并没觉得自己受了什么委屈啊!
看着潘涛一头雾水的样子,师洋的哥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是不是觉得我们特别自私啊?其实不然,只有这家里最主要的两口子开心了,爱的需求得到满足了,才会有心情去满足家中其他人爱的需求啊,这样大家才能都感受到幸福—不信你试试。”
潘涛想看来真得试试了,一直以来我在家里尊老爱幼,委曲求全,却落得一身的不是。这倒也罢了,问题是家中的其他人也没觉得怎么幸福。
潘涛对师洋说:“和我回家吧,我要改变观念,向你哥哥嫂子学习,让咱们家也像你娘家气氛这么好,让你在家里过得心里舒坦,再也不用惦记着回娘家了!”
一个家庭中,最核心的关心是夫妻关系,只有把夫妻关系捋顺了,其他关系才能捋顺,家庭才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