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玄圭
,转载请告之并注明以上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你知道吗,
所有的家庭关系,
无非都是信任、
接纳与尊重。
没有人会否认,王菲的真性情总能让我们感受她人生的传奇。而作为她的女儿,窦靖童的明星气场也日渐强大。
不论是在音乐上的出众才华,还是在情感生活里的率真、勇敢,同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19岁女孩与众不同的奇幻世界。
19岁的窦靖童最近接受采访,被问到如何看待妈妈王菲和谢霆锋的感情。
这孩子淡定应答:“我尊重妈妈的选择,她开心就好。”
又被问到会不会对父亲窦唯失望?因为2015年,有人在地铁里发现他发了福、秃了顶,往日英俊倜傥的形象全无。
窦靖童依然笑着回应:“我觉得挺好的,只要他开心就好。”
据说看到这个访问的人,不再只是觉得王菲是个好妈妈,而是羡慕了她生了个好女儿!
羡慕归羡慕,如果你的父母也像王菲一样敢爱敢恨,结婚、离婚再恋爱,你会像窦靖童一样,选择尊重他们的个人选择,觉得只要父母开心就好吗?
这是个容易听懂,但不太可能做对的问题。
父母要尊重孩子,但是当孩子长大,有了独立思考和行事能力时,是否也要尊重父母?
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孝顺与反哺?恐怕很多人没想过,或者想得过于简单。
抚养之恩当然得反哺;我们独立了、能赚钱了,当然要给父母好吃好喝,就像小时候我们从父母那里获得的那样。
但是,父母要的,可能不止这么多。他们也会“贪心”,也会明知道我们反对却偏要一意孤行。
我爸55岁那年,我妈去世了。
各种考虑商量后,我决定把他接到北京来。
但话没说完,他大手一挥:“不去!哪儿都不去!就在这里陪你妈!”
我劝他,家里冷冷清清,没人给你做饭,医疗条件也一般。
但人家就是不领情,死活都不来我这里享清福。
然后不出一年,这老头,竟然要给我找个后妈!我真跟他急了。
守在故土,原来不是为了陪我妈!
“也不结婚,就搭伙过日子。人本分善良,跟你妈一样……”他没敢打电话给我,发了这样的一条短信。
我直接打电话过去:“我!不!同!意!你现在马上、必须来我这里!。”
老爸找来了托儿,让亲威替他质问我:“你凭什么管大人的事儿?而且这样对你和他都好啊!”
我凭自己是他闺女,凭我每个月还要给他生活费,凭我不搭理他的话,他晚年就会无依无靠!
托儿说:那是你的自以为是。
然后,老爸也自以为是了一回,让那阿姨进了门。
气愤难平!伤心透顶!太不听话了!
之后半年,我一个电话都没给老爸打,老爸打来的电话,统统拒接。春节不回家,年货甭想!红包没有!电话照样不打!
终于,这老头儿扛不住了。
我舅转告我的:我老爸大过年的竟然哭了。因为我不高兴,有“新欢”陪伴他的这个年,他竟然过得一点都不开心。
“但是……”我舅话锋一转说:“你爸前几天生了场大病,幸好那个阿姨及时送医……”
“为啥不告诉我?”
你不接电话啊,再说告诉你有什么用,隔了1200公里地!
“你爸连饭都不会做,不找个人没法儿过!”“在北京他人生地不熟的,去你那儿也没法儿过!”
我无言以对,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我们是父女没错,但是他是他,我是我,我们两个人,是各自生长的独立个体。
想了些日子,如果我的接纳与尊重,会让老爸过得开心,那就这样吧!
不然呢?非要等到失去(或者差点失去),才会猛然醒悟:其实当我们成年,也应该把一直以来向父母要的尊重,多少得还点回去吧。
比如他们其实更喜欢老家的幽静与闭塞,不愿意住在你大城市的家里;比如他们更喜欢吃清淡简单的饭菜,不愿意动不动就下馆子大鱼大肉;比如他们辛苦了大半辈子,真的不想再受累给你带孩子;比如他们中的一位先行辞世,剩下的那一位想再想找个人过余生,不是老不正经,而是真的生活所需……
一位家境优渥的朋友,母亲离世时,父亲70岁。父亲不愿意来她家,她依了,花钱给老人请了保姆;父亲想带两个妹妹出国旅游,费用不菲,她二话不说就包了;父亲被一家科研机构返聘,要到外地工作两年,她竟然,也答应了。
然后父亲说,他想再婚。
她立马警惕:女方啥情况?
小父亲15岁,来自小城市,有个上大学的儿子……
不可能!分明是图您钱财来的。
父亲说,我马上立遗嘱,把两套房子都给你,存折也给你。
“丢不丢人?!”她第一次对父亲发飙。
“当年你爱上有妇之夫,我让你三思,但你说只是通知我,让我尊重你的选择;那时家里人都说你丢脸,但我从来不这么认为,因为我想做个尊重孩子的父亲!”
父亲的话,让这位朋友震惊又伤心。
但她还是丢下一句话:“要她还是要我?”
父亲就是父亲,他当然要女儿。选择放弃自尊,成全女儿的尊严的,这也是父亲。
不久之后,老头儿突然走了。一个人走的,第三天才被邻居发现。
几乎与此同时,这位朋友接纳了她20岁的儿子爱上一个31岁的离异女人。
她想时光倒回,当父亲告诉她想再婚时,她不假思索地回答:“太好了!您开心就好!”
因为,她终于知道:存款、房子和所谓的尊严,都远没有父母开心(健在)来得珍贵。
可是,一切都太迟了。
所以,别等到失去后才幡然悔悟,别思前想后了才觉得孝顺父母要把“尊重”二字放首位。
其实,父母之于子女,夫妻双方之间,子女之于父母,所有的家庭关系,无非都是信任、接纳与尊重。
《论语·为政》中的两则孔子语录: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之?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大意是:没有仁爱只有物质的孝顺是虚假的,与牲畜没有差别。
孔老先生有点言重了。只有那些连父母都不供养的子女,才和牲畜没有区别。但是老夫子这句话,却直指孝顺的终极目的: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尊重父母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选择!